地方高校留学生英文教学的文化维度解析及优化
2018-01-15,
,
(浙江工业大学 环境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4)
在地方高校专业课英语教学遭遇跨文化困境和阻碍,难以适应跨国际发展新形势要求的前提下,从霍夫斯泰德(Hofstede)文化维度出发,采用先进科学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创立优化专业课英文教学的理论和原则非常重要。如何适应留学生的专业课教学、改善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地方高校留学生教育的发展理念和国际影响力。基于对区别不同价值观模式的文化尺度、文化维度理论特点的分析和理解,需要提出新的教学思路,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上着手改进,以达到有效提高留学生专业课英文教学水平,稳步推进留学生教学事业向前发展。
一、理路与方法: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
荷兰心理学家吉尔特·霍夫斯泰德(Hofstede)是最早运用大量统计数据对价值观进行研究的学者。2001年他创建了文化维度理论模型,来自其基本文化价值观取向的五个指标,被认为是可以刻画并区分不同国家的文化,也构成了文化维度的全部内容[1]。其中关于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权力距离、不确定性规避为文化维度的主要内容。事实上,文化维度理论也更切合于进行高等教育方向留学生英文教学方面关于多元文化差异问题的研究。
(1)关于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认为世界上的大多数文化属于集体主义文化,传统的农业化国家大多是集体主义文化,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国家大都居有集体主义的文化特点。在集体主义文化中,人们尽量寻求与别人的一致性、不突出自己,以中庸为美德,愿意获得社会和团体内更高程度的认同;而现代工业化国家更多体现了个体主义文化,美国、加拿大以及西欧国家等具有鲜明的个体主义文化倾向,在具体的环境空间里具有个体主义价值观,乐于尽力表现自己的能力、创造性和竞争意识,注重提高自身的能力和价值[1]。(2)关于权力距离。高权利距离意味着社会一般倾向于遵从层级制度体系。低权利距离则不强调层级差异,而更加强调人与人之间地位、机会的平等。在权力距离大的文化中,人们对于等级非常敏感,年龄、学识等都构成等级关系。在权力小的文化中,虽然权力不平等现象存在,但是这种不平等被淡化。在组织中,上下级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尊重[1]。(3)不确定性规避。不确定性回避是指一种文化中人们对不可预测的情况感到紧张的程度。不确定性回避程度高的文化倾向于建立更多的规章制度,寻求群体的共识和统一性。比如日本,希腊,葡萄牙等,日本人的疏远和拘谨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对模糊性的担心。而回避程度低的文化比较容易接受生活中的不确定因素,比如美国和北欧国家[1],能够容忍违反常规的人和事,喜欢随意,灵活,不喜欢规章制度约束。
文化维度理论成果占据着全世界跨文化研究的巨大空间,在今天依然有着重要学术地位,“他是真正的跨文化研究”[2]。首先是他的研究方法没有借助于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但却提出了具有具体的调查数据、有大规模抽样调查作其支撑的理论框架,是基础的文化价值观对比研究。因此他的文化维度理论被广泛地运用在跨学科理论研究和跨文化交际实践中。其次,他的文化差异维度理论把文化分解成易于辨识的要素特质,为人们提供了观察不同文化差异性的坐标系,使人们可以按照不同文化纬度来认识不同国家文化差异,处理文化冲突,转变成文化融合和发展。再次,由于文化差异使跨国贸易和经营产生了矛盾和冲突,然而因为有效地探析文化差异,化解了跨文化冲突,然后利用跨文化优势,顺利实现了跨国经营管理和发展。他的研究告诉我们,即使在处理最基本的工作学习交际问题时,不同文化人的思想、感受和行为都会有差异利用跨文化优势[2]。立足于改革发展的我国地方高校留学生英语教学无疑会获得最有价值意义的引导和启示。
二、困境与导向:地方高校留学生英语教学的文化维度影响
(一)地方高校留学生英语教学文化维度困境
目前中国已先期成为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国,而来华留学规模仍将持续扩大,层次、结构、类别不断优化,呈现全新发展态势,从过去的亚洲国家扩展到非洲、欧洲、美洲,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的比重只升不降;来华留学生打破以汉语学习为主的格局,加强学科合理分布,西医、工科、经济和管理等学科,成为就读人数最多的学科。然而作为最基础的专业英语课教学却存在地方性特殊困难。
(1)与国家重点高校比,地方高校存在难以吸引优秀留学生劣势。首先是地方留学生学历生人数少。根据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国际教育研究中心发布的《2015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显示[3],2015年地方高校的外国留学生人数平均为225人,仅占在校生的1.3%,其中学历生人数105人,占全日制在校生的0.8%。其次与国内重点高校相比,所招收的留学生汉语相对基础偏弱,汉语水平往往不高,导致难以有效完成汉语教学。近年来拉美来华留学生数量呈现大幅度增长趋势,但留学生层次普遍偏低。主要为本科生和语言进修生,硕士、博士研究生数量较少,汉语和英语的交流能力较差,接受专业高层次教育有很大障碍。因此,专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必然面临和应对全英文授课的被动现实。(2)与国家重点高校比,地方高校主要采用传统教学模式。首先,地方高校基本参照90年代留学生培养模式[4],没有结合实际情况来制定教学方案。对留学生教学仍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方式能让教师在短时间内尽可能多的讲授理论知识,作为中国学生能适应这种教育模式,但对留学生并不适合。其次,个体语言差异性影响对留学生知识的传导,导致留学生接受知识的效果不明显,也使留学生学习能力收到严重制约。再次,地方高校专职师资力量单薄。国家重点院校教师专业课专业性教学能力强,理论水平高,这对地方教师专业水平和英语水平提出挑战的同时,对教学效果教学质量也提出严格挑战。
(二)地方高校留学生英语教学的文化维度影响
1.维护多元文化差异的融合,可以达到教学氛围的平等、和谐
留学生学习本来就是跨文化活动,而跨文化过程里却始终有文化差异和文化迁移活动的表现,不同层次的文化差异会导致不同层次的文化迁移。文化迁移一般指由于价值观、环境、语言引起的见解不统一、不和谐、不流畅,甚至于阻塞、恶化情形。比如当低落的、质疑的、没有安全感的情绪、语言、行为,在某个地方接触、碰撞、相遇,甚至是相互冲击时,这样一定会影响英语教学,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就难以完成,使得留学生学业受到影响。但是在文化维度理论影响下,在国际化发展的时代背景,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相聚在一起学习与生活,可以先懂得要了解文化差异,因为了解了文化差异,获得了有效沟通就会消除障碍,就会保证他们和睦相处,四海为邻,保障学业顺利完成,达成观点的一致和获得情感的亲和。
2.维护多元文化差异的存在,可以推举人才的特点、独立的标志
在广泛适应留学生不同方面、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需求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的具体目标和目的也越来越细化。可以适应多元化文化中复杂多变甚至是互相矛盾的过程,教学内外结构会趋向多元。逐渐成为一个具有若干个中心和“灵魂”的松散结合系统,但是每个事件上会同样保持它自己的特点或某种逻辑上的独立的标志[5]。“比如美国的乔布斯,比尔·盖茨都是敢于挑战常规、具有创新思维的人”[1]。所以松散结构允许同一时刻针对不同的问题,从若干不同的方向进行适应性运动,从而可能出现一些颇有创新之举[5]。
3.维护多元文化差异的转化发展,可以保护教学实践性、地域性优势
首先留学生可以了解所在地方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变化状况,地方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各个方面也会回应给留学生一个学习探索、拓展视野的机会;其次地方高校留学生英语教学活动可以主动接受和接近本地区、本高校优质物资和人文资源供给,也就是说留学生所在地一般均为经济发达、文化积淀深厚区域,在拥有较好物质资源享用空间的基础上,会受到较多在区域经济、政治、科技和社会各领域宏大人才队伍中的领军人才、核心人才和骨干人才的激励和影响,那么地方高校留学生英语教学基于地方高校的有特色高水平发展会具有创造跨文化人才培养优势,会有众多的优秀跨文化留学生人才产生。
三、对策与方案:地方高校留学生英文教学的文化维度优化
(一)拓展跨文化视野,树立地方高校留学生英语教学的目标
一是树立为地方经济社会跨文化发展的目标。地方高校留学生英语教学需要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及时设置地方发展需要的教材、英语专业和课程,加强地方和学校发展的文化互动教学活动,学术交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跨文化的有用人才,让留学生英语教学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全球化发展贡献力量。二是树立为地方高等学校跨文化发展的目标。比如,2018年浙江工业大学环境学院已与美国、德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西班牙、比利时、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在学生联合培养、科研合作、教师互访、引进海外智力、国际学术交流等方面进行对接、融合和服务。21世纪人类对生态、环境密切关注,陈建孟教授牵头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重点专项——“精细化工园区大气污染全过程控制与技术集成示范”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杭州召开。项目咨询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等专家学者参与论证。这些地方性、国际性发展平台都无疑给留学生跨文化发展拓展了视野,同时留学生教学也应利用学校国际化发展优势树立文化自信,勇敢地进行深入的跨文化教学实践,培养留学生跨全球跨文化发展的核心能力。
(二)探索跨文化内涵,优化地方高校留学生英语教学的环境
1.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标的高校留学生英语教学,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使用体验型实践性学习模式。因为传统的教学方法大多是教师讲授、观看影像资料、讨论等教学方法,已经难以产生良好的学习氛围;而采用小组协同、采访调查扮演、提问引导教学、案例分析、跨文化互动等方法,却有明显的体验性和参与性所产生透彻、具体,扎实的学习效果。比如提问引导教学主要指教师通过围绕教学中的知识难点,精心设计问题,以提问的方式、互动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6]。普遍来说留学生从教育背景到文化基础存在着差异,留学生中文基础相对较弱,但英文基础普遍较好。留学生有来自巴基斯坦、津巴布韦等发展中国家,教育基础却是纯英文教学,接近西方模式,不能很好适应中文课堂,但在英文教学课堂上却思维活跃,乐于在课堂上与老师展开互动[7],那么就多给他们发表意见的机会。还有,提问也可以使两种语言进行比较,寻找差异性。可涉及文化的习俗、产品、观念等跨文化差异问题,同时进行文化的比较。另外,运用词语联想。词语不仅有概念意义,而且还有内涵意义,培养留学生自己探索和发现文化特点的能力[8]。
2.留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的差异,他们多思想自由,不受约束。因此,确立留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充分理解、尊重差异的前提下,做到纪律和情感相结合[9],与他们建立起一种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和谐共处的关系。教师应不断提高业务素质,特别是外语水平、跨文化沟通的能力,有效保障留学生专业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此外,从专业教学内容看,留学生的专业课英文教学教材基本采用国外体系,与国内教材相比内容更详细,篇幅更长,因此教师在讲课时为了保证内容的完整性、连贯性,一般选择最重要的“框架”知识,这对传统教学模式本身就是一个冲击。因此,留学生教学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导向,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同时增强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可以让学生在教师讲授重点的基础上,主动学习完善知识点。比如在介绍东西方对待环境问题的态度时,比较东方的“天人合一”和西方“科技优先”精神在环境治理中的不同表现。教学内容可以突出东西文化的对比。对比分析能突出特性与共性,有利于彼此间的理解,达到跨文化交际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