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视域中的地方高校学生国际交流对策
2018-01-15
(浙江工业大学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浙江 杭州 310014)
大学生国际交流作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一直受到了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高度重视。美国政府从1946年起,先后推出了富布莱特计划(Fulbright U.S. Student Program),吉尔曼本科生奖学金计划(Gilman Scholarship for Undergraduate with Financial Need)等多项政策,以鼓励学生赴海外学习。欧盟也于1987年颁布了著名的“伊拉斯莫斯计划(Erasmus)”,以欧盟指令的形式大力推进学生国际交流。这些计划的实施加速了欧美国家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进一步巩固了欧美国家高等教育的世界领先地位。我国也于2010年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化竞争的国际化人才”[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在《高等教育专题规划》中进一步明确指出高校学生国际交流的工作目标是“扩大在校生海外校际交流规模,让更多学生获得海外学习、研究经历,提高学生跨文化学习研究能力。到2020年,高水平大学实现具有海外学习经历在校生比例的阶段性目标”[1]。可以说,培养高素质、“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①的国际化人才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也是高校提升自身实力的迫切需要。
一、跨文化背景下学生国际交流项目类型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国际化的推进,高校学生赴海外交流项目日益增多,人数每年大幅度的增长,学生国际交流的形式也在不断创新发展。项目按照交流内容、时间、学分等因素来分,主要有以下三类。
1.长期项目。长期项目是符合选拔条件的学生可以在常规学期中赴海外高校进行为期一个学期及以上的课程学习。在国外高校获得的学分或学位可以按照相关规定转换或认定。此类项目有国家/地区层面、校级层面、院级层面的交换交流。这类项目特点是根据协议操作,管理相对规范。对学生的学术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和语言要求都比较高。与此同时,在海外大学较长时间的学习和生活,使得学生外语能力、学术水平和视野等方面都有显著提升,并为日后学生申请出国深造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由于交流交换的时间长,花费比较多。
2.短期体验类项目。短期项目一般是学生利用假期时间赴境外参加暑期学校、夏令营活动、进修、培训等一些专题项目。派出高校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认定学分。这类项目的特点是体验内容丰富,既有学术讲座,又有教学观摩,还有实践参与和当地的文化体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对国外的研究和学习生活有一个初步了解,开拓学生的眼界,也有助于学生更加明确的规划自己的未来。
3.会议、短期学术交流项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鼓励在校生出国参加不定期的竞赛、国际会议、学术交流项目。这类项目一般时间较短,没有学分,而且通常在学期中举行,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尤其是本科生的正常学业进程。但是由于主题固定,信息量大,学生能通过参会获取最新最前沿的信息、技术,因此深受研究生的欢迎。另外还有其他一些项目,如学生海外实习项目,因尚不成规模,在此暂不作讨论。然而,“大学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艰巨使命”[2]。因此,在跨文化背景下如何培养既通晓国际规则,具有国际竞争力又能为实现伟大的中华民族复兴梦奋斗的人才,是摆在各高校面前重要的命题。一方面学校要帮助学生开拓国际视野,引导学生感知异国文化,增强跨文化沟通技能,培养学生国际交流意识;另一方面,在国际交流中,学校要始终坚持“求同存异”的基本理念,积极弘扬中华文化,让学生能够领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从而潜移默化地加强学生对祖国的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学生国际交流的跨文化困境
当前,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国际交流以促进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理念已经普遍得到地方高校的重视,但是与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国内高水平大学相比,地方高校学生参与国际交流的积极性以及学校推进国际化的力度还是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还有许多问题亟需解决。
1.国际化意识淡薄。相比国内高水平大学学生的志存高远,地方高校的大部分学生学习动机相对比较现实,仅满足于毕业以后找一份工作。对海外学习经历对个人今后发展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同时,由于地方高校中拥有海外学习或工作背景的教师比例不高,他们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的机会也很少,因此他们无法对教育国际化有深刻的理解,更不能将其转化为国际化研究与教学行为[3],来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国际化意识。另外,部分学生往往对世界名校项目趋之若鹜,但却对一些可能更符合自身交流层次和需求的一般性院校项目不屑一顾。然而,地方高校真正能与世界名校签署的交流项目少之又少。因此校园里难以形成学生争相出国学习交流的氛围。
3.经费和语言因素制约。学生参加国际交流项目需要支付学费、书费、生活费、国际旅费等[5],相比国内学习,开支较大。而地方高校一般不可能投入大量资金来资助学生参与出国留学项目。因此,除了少数项目学生可以拿到奖学金资助以外,多数情况下,出国留学的费用主要还需由学生个人承担。一些品学兼优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往往会因此望而却步。另外,多数外方高校对于参加交流项目的学生有英语能力的要求。而在地方高校有出国学习意愿的学生中,很大一部分托福、雅思未考,或者即使考了,也未达到外方院校的要求。还有一部分学生勉强达到要求,出国参加了交流项目,但由于本身英语基础较弱,外加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不愿主动开口,导致在国外遭遇到极大的文化冲突,学习生活不适应而提前回国。
三、新形势下推进学生国际交流的创新举措
(一)营造国际化氛围
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地方高校必须积极转变观念,要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国际化人才”[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理念,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宣传,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交流观,让学生意识到参加国际交流的重要性。
与此同时,学校要努力营造校园的国际化氛围,帮助学生开拓国际视野,引导学生感知异国文化。比如,学校可以利用自身在读留学生资源,开展诸如中外学生论坛、国际文化节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使学生不出国门就能领略异国风情,激发学生对异国文化的兴趣和对走出去“看一看”的向往。也可以开设跨文化课程,使学生能够对国外的风俗、礼仪、文化、教育等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同时还可以通过召开国际会议、国际科技合作等方式邀请国外著名的专家学者来学校访问、讲学,与学生开展面对面的交流,这样既能推动校内的国际交流,又使学生能够不出国门就能接受到最新、最前沿的科技信息。
(二)建立健全体制机制
学校在推进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要始终秉持“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理念,为培养人才服务。而课程互认和学分转换是参加国际交流的学生最为关注的事情。学校应当根据学生所赴高校的学术水平、学生实际的交流成果、本校成绩标准等作为参照,灵活性和原则性相结合,建立学校独立的学分认证体系,消除学生对于学分转换的后顾之忧。另外,相关学院可以指定有经验的老师参与到学生行前的课程对接环节,帮助学生把握在国外交流学习的合理课程/课时数。同时,为了鼓励更多学生参加国际交流项目,“学校不但要保障参与国际交流学生在评奖评优、推荐免试研究生等方面的利益,还应提供更多优惠”[6]。总之,学校应该就出国交流学生的项目申请流程、课程衔接、学分转换、评奖评优、学籍学位管理等相关事宜及时出台相关政策文件,不断优化办事流程,完善各项配套服务,给想参与国际交流的学生创造一个相对宽松的氛围,最大可能的消除学生各方面的顾虑,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7]。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成立学生国际交流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领导牵头,国际处、教务处、学工部、研究生院/研工部等相关职能处室负责人组成,通力配合,不定期召开会议,以统筹协调学生出国交流的相关重大、跨部门事宜,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同时明确各部门的具体分工。如国际处负责与外方院校的联络、交流交换项目的开发与宣传、协议的签订、学生的行前安全教育、相关证件办理的指导协助等;教务处和研究生院/研工部联合相关学院负责学生出国前的资格审核、学习目标的制定、出国期间的课程衔接及回国后的学分学历互认等;学工部负责交流学生的安全、奖学金评定、保研等工作。各职能部门及相关学院必须既各司其职、又互相配合,通力协作,才能将学生的国际交流工作做的有声有色。同时,也可把学生的国际交流情况作为相关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的年终业绩指标之一加以考核,并建立相关的长效激励机制,对工作开展的好的部门/学院及时给予表扬、奖励,对推进不力的部门进行通报批评,并要求其在规定时间内整改,以确保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够切实有效地开展。学生回国后,学校应该进行项目的后续跟踪,了解项目运作的实际情况,进而对项目的有效性进行客观评估。加大力度推进交流效果明显、成果突出的项目;坚决整改、终止反馈差、执行不力的低质量项目。在推进学生国际交流的过程中,只有既重视量的发展,又重视质的提高,才能让更多的学生受益,真正实现学生参与国际交流活动的目的。
(三)减轻学生经济负担
学生参加出国交流项目,要承受不菲的费用,尤其是参加长期项目的学生,经济负担更重。因此,学校一方面要加大力度拓展校际合作,争取更多减免学费、住宿费、提供国际旅费或者生活补助的交流交换项目;另一方面学校应该在财政上加大对学生国际交流支持力度,设立专项学生海外交流基金,替学生报销部分交流费用,并逐年加大经费投入。这样不仅可以缓解学生因昂贵出国交流费用所引起的焦虑,又能增强学生对于学校的归属感。同时,学校还可以联系杰出校友、国内外企业、社会团体等多渠道筹措资金,为学生交流设立专项奖学金或助学金,缓解学生经济压力。对于品学兼优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适当给予政策倾斜。比如可以向校方申请访学贷款,并允许其顺利完成学业后分期偿还。尽可能降低由于经济因素而无奈放弃交流机会的学生比例。
(四)推进外语课程建设
外语是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而英语是学生进行国际交流主要目的国的通行语言。因此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是推进国际交流的前提。学校一方面可以调整并优化原有的课程内容,在教学中积极引进优秀的原版英文教材,努力与国际接轨。同时也要修炼内功,以国内培训和国外交流的方式相结合,加大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建设,提高教师的英语授课水平,大力推进全英文课程/双语课程建设,进而为学生能够顺利参加并完成国际交流项目夯实语言基础。另外,学校可以将各类国际交流项目及相应要求放到招生简章和始业教育中,使有出国交流意向的学生可以提前做相关的规划,并有意识地参加一些如托福/雅思等语言培训课程,尽早达到参加外方高校交流的相关语言和专业上的要求。同时学校也可以增开托福、雅思等语言培训类选修课以及学术英语课程(EAP)等,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择,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技能和学术英语写作能力,为他们出国交流做准备。
“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6],要想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冲击国家“双一流”,必须对标国内一流大学,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真正重视学生的国际化培养。针对在学生国际交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挑战,地方高校应该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健全相应的体制机制,同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多部门联动,互相配合,通力合作,开拓创新,进而使地方高校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向纵深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