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 “五环联动”补齐基层短板
2018-01-15聂东平
江西基层“五环联动”改革是指:制定一纲要三规划,确保医疗卫生资源向基层和薄弱领域倾斜,并通过多种形式医联体建设推进基层医疗体系协同发展。累计投入438.72亿元,加强基层建设。重建医疗机构补偿机制、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和人事分配制度,激发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生机活力。逐步实现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管理、综合管理等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为大数据分析奠定基础。制定健康精准扶贫策略,兜底贫困人口大病保障。
截至2017年年底,江西省县域内就诊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标率分别提高到86.56%、79.64%。这组漂亮的数字背后,是江西省通过“五环联动”系列举措,发力供给侧和需求侧改革,着力破解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一环:规划引领 共建共享
江西省实施的“一纲要三规划”是指:推进“健康江西”建设规划纲要、“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医疗服务体系规划和深化医改规划,这3个纲领性文件明确了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标准,即新增医疗卫生资源重点投向基层,重点支持县级医院和薄弱专科建设,合理控制城市公立医院床位规模、建设标准和大型设备配置。
此外,江西省共组建多层次、多形式的医联体372个,其中71家三级医院全部参与并发挥引领作用。同时,在全省13个县推进以县乡一体化为核心的医共体建设,实行内部医保打包付费机制,并组建医学检查检验中心,探索区域医疗资源共建、共管、共享机制。
二环:能力建设 优化资源
近5年来,全省各级财政累计投入438.72亿元,重点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首先,做强县级。支持建设603个县级临床重点专科,全面提升县级公立医院综合能力,所需资金由省财政全额保障。
其次,做活乡级。在全国率先启动“农村医学生订单定向培养项目”,初步实现每家乡镇卫生院平均有两个以上全科医生的目标。允许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医保药品目录中配备30%~40%的非基本药物。明确在核定年度绩效工资总量的基础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支结余的50%,可用于增发奖励性绩效工资。
同时,做稳村级。2017年实现全省75%的行政村要有1个公有产权村卫生室。提高乡村医生一般诊疗费标准,乡村医生养老待遇提高到每月300元。建立村卫生室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制度,2016年~2018年将免费培训乡村医生8000名。
三环:机制创新 激发活力
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后,在全国率先按20%计算药品综合加成率,政策性亏损由政府财政兜底。将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权限下放到设区市和部分县,利用取消药品加成等腾出的空间,“小步快走”同步理顺市、县、乡三级医疗服务价格体系。
在全国率先创新公立医院岗位管理,按服务人口核定床位数、按床位数核定岗位。在核定工资总额基础上,允许县级公立医院收支差额的50%作为奖励性绩效工资。优化基层人才评价机制,对申报乡镇类资格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侧重考核评价常见病诊治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水平,对论文、科研不再做要求。
四环:信息支撑 提高效率
所有县市逐步实现公共卫生、医疗服务等应用系统的业务协同、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80%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接入卫生计生专网,95%的乡镇卫生院可在线开展基本诊疗、绩效管理等服务活动。在此基础上,采集基层医疗卫生数据近40亿条,为各类人群建档5000多万份,为利用大数据分析实现个性化、精准化医疗奠定基础。
五环:民生保障 释放红利
2017年,按每人每年不低于90元的标准,为全省34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购买大病补充保险,贫困患者个人自付比例控制在10%以下。对食道癌、胃癌等15种大病实施集中定点救治。同时,严控不合理医疗费用,县域医疗费用增幅由2012年的19.5%降至现在的9.9%。全省县级公立医院、乡镇卫生院的门诊次均费用分别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92.6%和93.6%,平均住院费用分别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90.85%和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