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8-01-15樊建勇李新红孙国才赵旭锐徐艳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35期
关键词:生长抑素奥美拉唑食管

秦 燕 樊建勇 刘 娟 李新红 孙国才 赵旭锐 徐艳丽

(兵器工业卫生研究所,陕西 西安 710065)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消化道疾病,一般作为疾病并发症多件,比如肝硬化[1],消化道溃疡等,临床表现大量呕出暗红色血,并且可见黑便等,因为患者失血导致体内内环境紊乱,比如代写性碱中毒,以及血细胞减少、血压降低等,严重者可能导致周围循环衰竭[2],危及生命。但是如果发及时,并且对症治疗,患者病情缓解后,患者危险性就会降低。目前临床上开始将生长抑素作为临床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的首选药,相关类似研究同样发现效果显著,但是也存在一定的相反的结论[3],本文通过收集我院收治的80例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相关资料以及相关参考文献,研究生长抑素在上消化道出血中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1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患者原始疾病经过明确诊断为肝硬化,并且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出血,患者统一编号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17~81岁,平均(52.94±5.67)岁;病程1~20 h,平均(9.71±10.82)h,出血量1000~2000 mL,平均(1390.24±500.18)mL;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17~76岁,平均(51.89±4.79)岁;病程1~18 h,平均(9.15±2.25)h,出血量1000~1800 mL,平均(1233.78±121.41)mL,两组基本资料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措施,主要包括:补液、补充血容量以及给予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胃镜上安装套扎器,把需要进行结扎的曲张静脉显示出来,全方位连通透明帽,持续负压进行吸引,把曲张静脉吸入到透明帽内,吸入的静脉有红色征后继续进行负压吸引,把转轴的手柄进行顺时针转动,直到提示结扎完成。结扎完成后退镜,卸去套扎器,进镜把食管内的积血。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生长抑素(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3482,2010-09-12)0.5μg/h治疗,将生长激素加入0.9%氯化钠溶液中静脉滴注,两组均治疗5 d。

1.3 观察指标:随访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间(12、24、48、72 h)止血率,肉眼观察无出血症状,并且检验血红蛋白稳定;上消化道出血量判断:大便隐血试验阳性、柏油样便、呕血、出现全身症状。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取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不同时间止血率比较:观察组止血12、24、48 h止血率均高于对照组相应止血率(P<0.05),止血72 h止血率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不同入院时间止血率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及住院时间比较:治疗前血红蛋白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红蛋白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小于对照组,两组血红蛋白水平比较(t=3.998,P=0.000),住院时间比较(t=4.362,P=0.000),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及住院时间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及住院时间比较(±s)

组别 例数 血红蛋白(g/L) 住院时间(d)治疗前 治疗72 h观察组 40 72.32±10.01 47.51±7.61 7.09±2.90对照组 40 73.39±11.56 32.74±10.55 12.26±2.91 t - 0.897 3.998 4.362 P - 0.125 0.000 0.000

3 讨 论

肝硬化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慢性疾病,并发症较多,最为常见和严重的就是上消化道出血,病死率较高,主要因为肝脏功能损害以及门脉高压,导致多系统或者器受到影响,晚期肝硬化具有较高概率转化成为肝癌,影响极大,因此需要尽早对肝硬化患者进行治疗,防止疾病恶变,病情加重,上消化道出血是较早出现的并发症,因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导致,临床常用的止血药物为垂体后叶素,具有一定效果,大量研究和临床实践发现[4-5],具有作用时间长,用药量大等缺点,并且不适合孕妇、高血压病等患者,还有就是可以同时给予含硝酸甘油或硝酸异山梨醇酯治疗,但是药物费用较高,不符合大众患者要求,从80年代开始使用生长抑素,对消化道出血效果较好,并且价格合适,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医师和患者青睐。本文研究显示观察组止血12、24、48 h止血率均高于对照组相应止血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红蛋白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小于对照组,两组血红蛋白水平比较(t=3.998,P=0.000),住院时间比较(t=4.362,P=0.000),说明生长抑素治疗效果较好,在生理和心理均对患者具重要作用,与临床其他常见研究结果相似[6]。

总之,生长抑素可以有效的控制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符合大多数患者治疗要求,值得临床推荐,但是该药任然不适合哺乳期或者孕妇使用,因此还需要更加再次研究开发新型药物。

[1] 王俊,孔伟.泮托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3,15(9):81-82.

[2] 康海燕.生长抑素辅助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0,29(8):77.

[3] 吴彦彦,李丽平.生长抑素及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20):142-143.

[4] 何秋仙,王秋莲,张桂侠.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及护理分析[J].海峡药学,2015,27(5):211-212.

[5] 张翠禄,李艳,李睿,等.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33):90-92.

[6] 闫美云.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3):160-161.

猜你喜欢

生长抑素奥美拉唑食管
泮托拉唑与生长抑素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当中的治疗有效性及不良反应探讨
奥美拉唑、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奥曲肽联合生长抑素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中的治疗效果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
食管异物不可掉以轻心
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及对止血成功率的影响
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研究
胃食管反流中的胃蛋白酶对食管外鳞状上皮细胞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