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栓通胶囊对进展性脑梗死病人临床疗效和神经功能的影响

2018-01-15,,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年24期
关键词:进展神经功能血栓

,, ,

进展性脑梗死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类型,可占全部缺血性脑卒中的20%~40%[1-2],相比一般的脑梗死,其在治疗过程中病情仍呈进行性加重,易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遗留明显的后遗症。其发病机制复杂,影响因素众多,早期预判比较困难,多数治疗效果不佳,极易造成医患纠纷。本研究观察血栓通胶囊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住院的急性脑梗死病人86例,均符合2010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发布的缺血性卒中诊断标准[3]。进展性脑梗死符合Philipps等的标准[4]:发生脑梗死后虽经常规治疗,但在一周内神经功能缺损仍进行性或阶梯式加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增加2分或以上。排除标准:心源性或其他原因所致的脑梗死,有意识障碍或不能完成检查及神经功能评定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严重凝血机制障碍者,存在明显精神疾患或病后合并精神症状者。观察组42例,男性25例,女性17例;年龄(67.4±6.6)岁;入院NIHSS评分(14.58±3.44)分。对照组44例,男性27例,女性17例;年龄(65.6±6.3)岁;入院NIHSS评分(15.21±3.32)分。两组性别、年龄及入院NIHS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所有入组病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对照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阿司匹林)、抗动脉粥样硬化(阿托伐他汀)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或鼻饲血栓通胶囊2粒/次,3次/日,黑龙江珍宝岛制药,国药准字Z20025972。

1.2.2 神经功能评估和临床疗效判断标准 神经功能评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用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进行[7]。所有入组病人在入院时进行NIHSS神经功能评分,进展后每天进行NIHSS评分,记录神经缺损达高峰时NIHSS量表分数以及治疗15 d、30 d后NIHSS评分。为保证评定的准确性,所有疗效评分均由同一名神经内科医师完成。

1.2.3 临床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NIHSS评分降低≥90%,临床症状消失,意识完全得到恢复,各项实验室指标和影像学结果基本正常,肌力为Ⅳ级~Ⅴ级;有效:NIHSS评分降低30%~89%,临床症状改善,意识基本上得到恢复,生命体征得到恢复,局灶性神经功能轻度障碍;无效:与上述标准不符者,临床症状与生命体征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肌力低于Ⅱ级,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较为严重[9]。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经过30 d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70.45%比88.10%,χ2=4.04,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病人NIHSS评分比较 观察组在治疗30 d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3 讨 论

进展性脑梗死是指梗死后的一段时间内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在医学干预后仍逐渐加重的一种临床过程,但国内外对这段时间认定尚不统一,多数学者认为在病后6 h至7 d神经功能进行性恶化,且NIHSS评分增加2分或以上者为进展性脑梗死[4-7]。国内外学者已对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发病机制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其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高血压病、颅内大动脉狭窄或闭塞、动脉易损斑块、发热以及感染等[8-11]。脑梗死急性期时应激反应可使糖尿病血糖进一步增高,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无氧酵解增加,酸性代谢产物堆积,细胞内外酸中毒,病情进展。血压的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疾病恢复,收缩压大于180 mmHg或舒张压小于100 mmHg均可能导致卒中进展[12-13]。脑梗死急性期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下降,机体通过动脉血压升高维持脑灌注及挽救缺血半暗带,如人为过度降低血压,会引起脑灌注不足及缺血半暗带损伤加重,从而导致卒中进展;而血压过高会使脑血管调节功能崩溃,脑血管痉挛,血流量明显降低,亦会引起卒中进展。颅内大动脉狭窄后颅内血流动力学改变,在血管狭窄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血栓及易损斑块破溃发生动脉-动脉源性栓塞,血管狭窄程度加重或完全闭塞,导致脑缺血范围增加,神经功能缺损加重[14]。发热、感染及其他全身因素使病人的心肺功能,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干扰脑细胞代谢,导致神经功能缺损加重。

脑梗死属中医学“中风病-痹症”范畴,多因血液瘀滞、情志郁结等导致脑脉痹阻,出现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症状。治则多以“活血通络”为法,而三七是方剂中的重要组成,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效。血栓通胶囊是以三七为原料提取制成,其主要活性成分是三七总皂苷。现代医学表明,三七总皂苷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血黏度等作用。许军等[15]研究发现,三七总皂苷是一种非特异性钙通道阻断剂,通过阻止细胞外钙离子内流和细胞内钙离子释放,抑制血管内皮收缩,改善微循环,增加缺血半暗带区血供,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并防止缺血-再灌注损伤。有研究表明[16-17],三七总皂苷能抑制凝血酶诱导的从纤维蛋白原至纤维蛋白的转化,并能激活尿激酶,促进纤维蛋白的溶解,改善血液流变性,解除血液高凝状态,起到防止血栓形成及进展的作用。

本研究显示,进展性脑梗死病人给予血栓通胶囊治疗后,相对于对照组,治疗30 d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更高。结果证实血栓通胶囊能明显改善进展性脑梗死病人的神经功能缺损,疗效良好。

[1] 王占峰.阿司匹林联合羟乙基淀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15):29-30.

[2] Kate M,Asdaghi N,Buck B,et al.Abstract W P60:blood pressure reduction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 does not affect ischemic core tissue perfusion[J]. Stroke International Stroke Conference,2015,23:137-146.

[3] 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4] Philipps J,Thomalla G,Glahn J,et al.Treatment of progressive stroke with tirofiban-experience in 35 patients [J].Cerebrovascular Disseases,2009,28(5):435-438.

[5] Liu L,Wang D,Wong K S,et al.Stroke and stroke care in China:huge bueden,significant workload,and a national priority [J]. Stroke,2011,42(12):3651-3654.

[6] 李荣.动脉粥样硬化的部分危险因素与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性分析[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6,11(4):299-301.

[7] 易兴阳,张顺开.低分子肝素对SIP预防作用的探讨[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1,14:203-205.

[8] 宋彦,丁旭萌,李旭,等.大脑中动脉的易损斑块与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性分析[J].重庆医学,2016,45(33):4700-4702.

[9] 杨国旗.导致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因素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5,36(12):2501-2502.

[10] 任旭,赵常宝.进展性脑梗死相关因素临床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5(11):1149-1150.

[11] 翟志永,孙宜南,冯娟.脑血管储备对重度大脑中动脉狭窄所致内分水岭梗死患者发展转归的影响[J].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5,28(3):218-220.

[12] 魏义兰,邵国富,刘明玲,等. 脑梗死急性期血压与预后的相关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1,28(4):321-323.

[13] Leonardi-Bee J,Bath PM,Philipps SJ,et al.Bloodpressure and clinical outcomes in the international stroke trial[J].Stroke,2006,33(5):1315-1320.

[14] 贾丽君,迟鲁梅,范佳.进展性卒中临床分析[J].卒中与神经疾病杂志,2008,25(2):191-193.

[15] 许军,王阶,温林军.三七总皂苷干预血栓形成研究概况[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3,24(5):46-47.

[16] 华裕鹏.血塞通联合拜阿斯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学杂志,2014,28(9):56-58.

[17] 甘雨,徐惠波,孙晓波.三七总皂苷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5):1251-1252.

猜你喜欢

进展神经功能血栓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晚期痴呆患者治疗及照护进展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Micro-SPECT/CT应用进展
扁平苔藓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阿司匹林对“红血栓”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