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剂量阿司匹林用于预防高危孕妇子痫前期的疗效观察

2018-01-15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年24期
关键词:子痫小剂量妇产科

子痫前期是导致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发病率在全球占2% ~ 8%[1]。对现代产科学而言,主要的挑战在于早期发现具有高度子痫前期早产风险的孕妇,同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此类疾病的发病率。目前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指南建议给予小剂量阿司匹林的时间窗为孕12周~28周,剂量范围(60~150)mg/d[1-2]。2015年我国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推荐[3],对存在子痫前期复发风险者,可以在孕12周~16周开始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50~100)mg,至孕28周停用。本研究观察小剂量阿司匹林用于预防高危孕妇子痫前期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6 年10月就诊于我院产科门诊,存在子痫前期高危因素的早孕妇女(孕11周~13+6周)122 例,随机分为试验组(64 例)和对照组(58 例),随访至分娩后两周。入选标准:具有≥1 项高危因素或合并几项中危因素,即为发生子痫前期的高风险孕妇[2]。高危因素包括: 既往子痫前期或妊娠期高血压病史、慢性高血压疾病、多胎妊娠、肾脏疾病、1 型或2 型糖尿病、自身免疫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抗磷脂综合征等。中危因素包括: 初产妇、年龄≥35岁、体重指数(BMI)≥30 kg/m2、子痫前期家族史、社会经济状况差、个人史( 多囊卵巢综合征、低出生体质量儿或小于孕龄儿、与前次妊娠间隔10 年以上、曾有不良妊娠结局) 等。两组孕妇年龄、产次、BMI、孕周、既往病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两组孕妇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研究组除常规孕期检查外,自孕12周~16周开始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78),100 mg,睡前服药,至孕28周停药,对照组只做常规孕期检查。

1.3 诊断标准 参照《妇产科学》[4]子痫前期的诊断标准。 妊娠20 周后出现收缩压≥140 mmHg 和(或)舒张压≥90 mmHg 伴蛋白尿≥0.3 g/24 h,或随机尿蛋白( + ) 。产后出血的诊断标准: 胎儿娩出后24 h 内失血量超过500 mL,剖宫产时超过1 000 mL。

1.4 观察指标 随访至产后2 周。 两组孕妇孕期子痫前期发生情况。 两组孕妇分娩孕周、分娩方式及新生儿出生体重。两组胎盘早剥、产后出血,胎儿颅内出血,围生儿死亡情况。

2 结 果

试验组子痫前期发生率、早产发生率、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剖宫产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胎盘早剥、产后出血发生率、胎儿颅内出血率、围生儿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2。

表2 两组妊娠结局比较 例(%)

3 讨 论

子痫前期是一种由于滋养细胞侵袭不良,母体螺旋动脉重铸不足而导致的妊娠期特有疾病,发病率为2%~8%[1],是母儿围生期死亡以及医源性早产的重要原因,疾病中胎盘受损的程度以及母儿的近远期预后与发病孕周密切相关[5]。

子痫前期发病机制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绒毛滋养细胞侵蚀不良以及螺旋小动脉重铸不足导致胎盘形成不良,致胎盘浅着床,并使合体滋养细胞及细胞滋养细胞长期处于慢性缺血、缺氧状态。胎盘缺血缺氧后释放的炎性因子等可导致氧化应激和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前列环素(prostacyclin,PGI2)分泌减少,由血小板分泌的血栓素A2(thombinxone,TXA2)增加,导致PGI2/TXA2比例下降,功能失衡,促使血液呈高凝状态,进一步加重微循环障碍和内皮细胞损害,造成胎盘组织缺血缺氧,凝血功能亢进以及纤溶活性降低,更易促进血栓形成,加重微循环淤积,损害肝、肾、脑、心等重要器官,以致母体发生严重并发症,胎盘病理中可见胎盘梗死及纤维蛋白沉积。子痫前期病人的血液高凝状态以及血栓形成倾向为抗凝治疗提供了基础[6-7]。

阿司匹林能诱导血栓素A2和前列环素之间的平衡转换,抑制血栓素形成、减少血小板的激活和聚集,但不影响内皮细胞生成前列环素,从而在平衡血管舒缩、抑制血小板聚集中起到了积极作用[8-9],改善血液高凝状态,促进胎盘正常形成和功能,达到预防子痫前期的作用[10]。

本研究观察到,孕12周~16周预防性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可显著降低子痫前期发生风险,不增加胎儿及产妇的出血风险,目前已被多个指南推荐。小剂量阿司匹林使用的时间、剂量、适用人群等还有很多的争议,针对中国孕妇人群开展有关小剂量阿司匹林防治子痫前期的大样本多中心研究,评估小剂量阿司匹林的合适剂量、用药时机、作用机制、安全性及风险效益等,将有益于指导临床实践[11]。

[1] Voelker R. USPSTF:low-dose aspirin may help reduce risk of preeclampsia[J].Jama,2014,311(20):2055.

[2] Lefevre ML.Low-dose aspirin use for the prevention of morbidity andmortality from preeclampsia: U.S.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recommendation statement[J].Ann Intern Med,2014,161(11):819-826.

[3]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学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15版)[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5,50(10):721-728.

[4] 谢幸,苟文丽. 妇产科学[M]. 第8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67- 68.

[5] Roberge S,Villa P,Nicolaides K,et al. Early administration of low- dose aspirin for the prevention of preterm and term pre-eclampsia: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Fetal Di-agn Therapy,2012,31(3):141-146.

[6] Askie LM,Duley L,Henderson- Smart DJ,et al. Antiplatelet agents for prevention of pre-eclampsia:a meta-analysis of indi-vidual patient data[J].Lancet,2007,369(9575):1791-1798.

[7] Friedman AM,Cleary KL. Prediction and prevention of ischemic placental disease[J]. Semin Perinatol,2014,38(3):177-182.

[8] Redman CW.Hypertension in pregnancy:the NICE guidelines[J].Heart,2011,97(23):1967-1969.

[9] Grandone E,Villani M,Tiscia GL.Aspirin and heparin in pregnancy[J].Expert Opin Pharmacother,2015,16(12):1793-1803.

[10] 沙晓燕,刘慧姝. 阿司匹林对子痫前期的预防作用[J]. 中华产科急救电子杂志,2015,4(3):182 - 185.

[11] 龙伟,刘兴会. 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子痫前期的循证医学意义[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7,33(6):417-419.

猜你喜欢

子痫小剂量妇产科
小剂量喹硫平对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增效作用的比较研究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对全麻拔管期呛咳的影响
超声在妇产科急诊疾病中的价值
水囊联合小剂量催产素应用于足月引产的临床疗效观察
阿司匹林配合钙剂和叶酸预防子痫前期的效果观察
中医护理在妇产科的临床研究
GDFT联合小剂量甲氧明在胸腹联合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的预防和处理对策
子痫前期是什么病?
如何防范子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