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应对策略

2018-01-14高飞管晶王雅辉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建设策略双一流高校图书馆

高飞 管晶 王雅辉

关键词: “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建设策略

摘 要: “双一流”建设是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项战略性工程。随着“双一流”建设的不断推进,高校图书馆在“双一流”建设中的地位及在新背景下如何应对新要求、发挥新作用等问题受到图书馆界的广泛关注。文章分析了高校图书馆的职能,并以“双一流”建设的内容为纲,阐释了高校图书馆在“双一流”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应对策略,以期高校图书馆能够应对新要求,为高校的“双一流”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1 高校图书馆与“双一流”建设的关系

世 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以下简称“双一流”)建设是党和政府的长期战略目标。2015年11月,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各高校纷纷将“双一流”建设上升到战略高度,全面规划布局“双一流”建设。2017年1月,《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以下简称《实施办法》)的正 式印发,又进一步将各高校的“双一流”建设工作推向了新的高度。各高校不约而同地将注意力聚焦到《实施办法》提到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文化傳承创新”及“国际合作”等内容,而曾经作为高校三大支柱之一的图书馆几乎成了“净土”,似乎置身于“双一流”建设之外。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作为与学校教学、科研密切相关的重要文献保障部门,应积极参与“双一流”建设,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提供资源保障。

1.1 高校图书馆在学校发展中的定位决定了其必须积极参与“双一流”建设

2015年12月31日,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该规程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在学校发展中的定位及其发展目标。如:该规程第二条指出,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是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应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其水平是学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该条款不仅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在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文化建设工作中的作用,还明确了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水平可直接反映学校的总体水平,这意味着一流的大学、一流的学科也必须有一流的图书馆作保障。可见,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在学校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双一流”建设需要高校图书馆的支持。

1.2 高校图书馆的职能决定了其必须积极参与“双一流”建设

图书馆的职能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在传统纸质图书馆时代,高校图书馆是以收藏、传递纸质资源供读者进行学习和参考研究为主要目的的有型图书馆。随着科技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目前高校图书馆已经发展成与学校人才培养、教学、科研、文化建设等密切相关的机构,具体体现在:首先,高校图书馆有为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提供文献信息保障的功能,是学科建设的重要资源保障。其次,高校图书馆一直肩负着“第二课堂”的职责,具有教育职能,与学生的培养工作密不可分。再次,高校图书馆通过对信息的专业化加工,可以为读者提供增值服务, 具有信息服务职能,已经成为教学、科研的重要参与者。最后,高校图书馆是传播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具有校园文化建设的职能,在文化传承创新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的新角色、新职能决定了其必须积极参与“双一流”建设。

1.3 一流学科的评价指标要求高校图书馆必须积极参与“双一流”建设

“双一流”建设的核心是学科建设,只有学科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才有可能成为世界一流。我国高校要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就要对照一流学科的评价指标,找出差距。学者刘瑞儒等人通过梳理、分析目前国际上影响力较大的五个学科评价机构采用的考核评价指标,指出了资源情况(包括图书馆及图书文献资料)是一流学科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是学科建设的基本条件和基础。高校要夯实学科建设的基础,就需要建设一流的图书馆、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及购买门类齐全的图书文献资料和各种数据库等。可见,新形势下图书馆仍是考核评价学科、大学的重要指标,“双一流”建设离不开高校图书馆的有力支撑。

2 高校图书馆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应对策略

高校图书馆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参与者,积极参与“双一流”建设是其不可推卸的使命和责任。笔者根据高校图书馆的职能,以《实施办法》中提到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创新”“国际合作”等重要建设内容为纲,归纳了一些应对策略,以期为图书馆界同仁提供参考。

2.1 立足于学科建设,以重点学科为重心,为一流学科建设提供有效的文献保障

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水平成为衡量高校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信息资源是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基础,也是重点学科建设的文献保障,更是一流学科建设的基础。高校图书馆应加强信息资源建设,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1 高校图书馆应转变观念,积极主动关注“双一流”建设方案中筛选出来的重点学科,跟踪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制订与时俱进的重点学科文献资源建设方案,加大对重点学科文献资源建设的力度。

2.1.2 高校图书馆应建立完善的重点学科文献保障制度,从经费投入、建设目标、建设范围等方面加以规范,保证重点学科文献资源建设的完整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2.1.3 高校图书馆应加大重点学科外文文献的经费投入和选订比例。一流的学科必定是国际知名度高的学科,必定需要了解专业领域的国际发展动态。外文文献尤其是外文期刊(数据库)具有时效性强、参考价值高等优点,能够及时反映学科前沿和发展动态,在科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

2.2 发挥好教育职能,积极参与学生的培养工作

目前,高校图书馆不仅要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还要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工作,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2.1 高校图书馆应继续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高校图书馆历来凭借其丰富的文献资源,成为“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肩负着帮助学生巩固专业知识,拓展学术视野,提高自学能力的职责。信息时代,信息资源的获取途径更加多样化,高校图书馆要通过优化阅读环境、创新服务内容的方式,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

2.2.2 高校图书馆应积极主动承担起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使命。信息时代,信息素养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综合能力素质之一。信息素养教育已成为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终身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可能仅仅依靠一两门课程或几次培训讲座就能完成。高校图书馆要充分发挥自身的馆藏资源优势、专业的人才资源优势、信息技术优势和学习环境优势,肩负起信息素养教育的使命,通过图书馆利用课、文献检索课、数据库平台检索技巧讲座、嵌入式教学、学科参考咨询及在线答疑等方式,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2.2.3 高校图书馆要主动融入学生的创新实践活动,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挥助力作用。高校图书馆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环境优势,创造具有感召力的科技文化环境,如创客空间、IC空间等,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空间和设施,同时发挥图书馆员的情报专业优势,融入学生的创新实践活动,助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3 深化学科服务,成为教学、科研活动的真正参与者

学科服务是高校图书馆近年来的新兴服务,是高校图书馆主动参与教学科研的重要表现。然而受学科馆员数量、人员素质及学校对学科服务的重视程度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大部分高校图书馆开展的学科服务还没有真正深入教学科研过程。“双一流”建设对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提出了新要求,也为其提供了新机遇,高校图书馆要立足于服务创新,抓住机遇,修炼“内功”,使其在“双一流”建设中起到更为关键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2.3.1 高校图书馆应突出重点,围绕学校的优势学科有针对性地开展面向学科的嵌入式服务。高校图书馆应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主动与相关学科的科研人员联络沟通,开展深入的学科服务,如:利用自身科技查新的技能,帮助科研人员跟踪学科的最新国际动态,分析学科领域的发展趋势,查找新的科研切入点,同时深入科研活动中,通过对信息的专业化加工,为科研人员提供增值服务,从而推动生成一批世界一流的科研成果等。

2.3.2 高校图书馆应主动跟踪学科动态,分析学校重点建设学科的优势与不足,为重点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高校图书馆通过分析ESI学科排名及《期刊引证报告(JCR)》,整理学科团队的论文产出量、ESI学科排名、高被引论文篇数等客观数据。一方面,高校图书馆提供的客观数据可以使学科研究人员对自身的科研能力进行准确判断,为其下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通过对相同领域的研究热点、领军人物的关注、跟踪,也能对学科建设的发展定位及人才引进等起到决策支撑的作用。

2.4 “软硬兼施”,成为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阵地

文化传承是图书馆与生俱来的神圣使命,早在1975年,国际图联(IFLA)就提出了现代图书馆的四项社会基本职能,并将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职能列于首位。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作为保存、传承、传播和创造先进文化的重要场所,要充分发挥这一职能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2.4.1 营造良好的阅读、学习环境。高校图书馆是学生参与公共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阵地。因此,高校图书馆要时刻牢记环境育人、文化育人的理念,从馆藏结构的优化、典籍的保护、文献的组织到阅读环境的营造、活动场所的设置等方面,全方位打造适合学生阅读、学习的硬件环境。高校图书馆可通过主题书展、专题报告、读书沙龙等方式传播经典传统文化、营造书香氛围,进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化效果。

2.4.2 提升软实力,以服务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信息时代改变了传统图书馆存储、传播文化知识的方法、方式和途径,高校图书馆要与时俱进,利用新技术、采用新形式传承和推广先进文化、拓展文化空间,做文化传承创新的践行者。如:高校图书馆可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介推介经典;通过微电影大赛、经典名著话剧表演大赛等活动搭建文化传承新平台,启发学生将生活与文学相融合,提高阅读效果,达到传播经典的目的。 同时,高校图书馆还应不断提高图书馆员的文学素养、艺术素养及沟通交流能力等,让他们当好新时期的知识领航员和文化传播者。

2.5 推进国际化战略的实施,成为校园国际化软环境的积极建设者

国际化是我国高校提升国际竞争能力、加快迈向世界一流水平的必经之路。高校图书馆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高校图书馆在环境、设施、服务等方面的国际化程度是高校校园软环境国际化程度的重要体现,代表着高校的国际化水平。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要全方位推进国际化战略的实施,为提升学校的国际化水平、打造国际化校园软环境做出应有的贡献,具体体现在以下幾个方面。

2.5.1 树立国际化服务意识。高校图书馆要以全球化的眼光重新审视其服务和定位,预见高校国际化为其带来的变化,如:留学生及外教数量的增多带来多语种需求的变化,科研国际化带来国外文献需求的增长等。高校图书馆只有树立国际化服务意识,才能提前做好应对国际化的准备,以及真正实现国际化办馆的目标。

2.5.2 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国际化。文献资源建设除要加大重点学科专业外文文献的经费投入和选订比例外,高校图书馆还要将留学生、外籍教师的文献资源需求纳入建设计划,拓展馆藏资源的建设范围,如:有针对性地采购一些汉语学习及汉语水平考试(HSK)的参考书、词典及中外文对照读物等,适当增加一些留学生及外籍教师国家的报刊及多媒体资料等,营造国际化氛围,吸引外籍优秀教师到校任教及高水平留学生到校学习。

2.5.3 服务国际化。服务是图书馆的永恒主题,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做好服务工作要从线下、线上两方面着手。线下服务包括做好文献分类编目等基础性工作,为文献的国际馆际互借奠定基础;做好馆内标识、导航系统的国际化改造,营造国际化氛围;按图书类别进行多语言图书混合排架,方便读者获取同领域不同国别的文献资料,提高读者使用文献的国际化意识;提升图书馆员的多语言服务能力等。线上服务包括建设多语言门户网站;引进具有多语言功能的书目管理系统及文献的统一发现获取系统,提供国际化文献资源揭示途径;做好网上信息咨询服务工作,保障国外用户沟通渠道的畅通。

2.5.4 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合作。高校图书馆通过参与国际交流合作,既可以了解国外高校图书馆的发展现状、汲取先进的管理经验,又能通过馆际互借的方式解决资源的不足。

3 结语

高校的“双一流”建设离不开高校图书馆的支持和保障,高校图书馆的发展也与高校的“双一流”建设密不可分。积极参与“双一流”建设是高校图书馆不可推卸的使命和责任,因此,高校图书馆只有主动参与、积极应对、不断更新观念、树立国际化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模式及深化服务内容,才能更好地适应“双一流”建设的要求,在高校的学科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的通知 [EB/OL]. [2018-09-24].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moe_736/s388 6/201601/t20160120_228487.html.

[2] 刘瑞儒,何海燕,李勇,等.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学科实施路线图:基于世界一流学科评价指标 [J].教育发展研究,2016(21):1-7.

[3] 刘佩华,韩小汀.数字图书馆与研究型大学学生信息素养培养 [J].图书情报工作,2010(S1):71-74.

[4] 涂文菠.“雙一流”政策下的国内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探讨 [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7(3):62-64.

[5] 周刚,李艳.论图书馆文化承传与服务创新的融合 [J].蚌埠学院学报,2016(6):169-171.

猜你喜欢

建设策略双一流高校图书馆
论高职院校保卫工作信息化建设
高校医学科研机构综合管理系统建设策略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农村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