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教育改革研究
2018-01-14项丽
项丽
【摘要】我国高职教育面临着人才培养与市场需要的偏差,高职学生的就业问题突出。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应用型人才,使高职教育生能够适应岗位,早日就业。
【关键词】高职教育 教育改革 就业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1-0250-01
国家开办高职教育的目标是为当地的基层经济组织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要与当地的区域经济发展,就要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和课程改革、实验等方面以就业为导向。
一、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职教育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大众化进程和就业制度改革不断加快,解决高职毕业生遇到的就业问题也提上日程。高职院校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培育学生的职业能力,深化教育课程改革,调整课程结构和内容,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实现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对接。解决学生就业难题,符合市场要求,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并且适应市场需求的毕业生,保证学生的就业质量。
二、现今高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教育改革没有深入到学生课堂
长期以来,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改革大多停留在文字层面。高职教育改革实施时间短,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没有解决的经验,毕业生追踪机制时间短,难以挖掘课程设置和内容上的不足,毕业生和学校缺少真正有效的深层次、多方位互动,教育改革难度较大。
(二)部分高职教育的教师观念落后
教师在高职教育改革中注重对课程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对现代高职教育思想、课程的改革等问题缺乏研究。
(三)学科本位课程与教材体系制约了教学方法的创新
高职学校虽然改革力度较大,但还没有完全摆脱学科体系,在课程内容和结构上仍然带有学科课程的特征,高职院校课程基本视为本科课程的压缩和再现,高职改革难以取得进展。
(四)课程设置缺乏高职教育的亮点和特色
长期以来,高职教育课程以学科为中心,重理论轻实践,不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单纯强调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缺乏高职教育的特色,使得人才培养质量下降。
(五)毕业生职业能力不足
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各行业的内容、用人要求也不断发生变化。现今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内容和结构难以满足社会发展和行业需要,与用人单位的要求不易吻合。
三、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教育改革的具体实施措施
(一)优化课程体系方案,使之符合岗位变动要求
高职院校要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为依据,按照岗位对高等技术人才的要求,对行业内进行调研,从而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合理选择课程,按照职业能力构建专业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
(二)改进教学方法,选择合适的教材
使毕业生实现零距离上岗,院校与企业实现零距离,就要在改进理论教学方法的同时加强实践教育,使教学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加强对学生应用技能、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大力发展校内外实训基地,帮助学生在工作环境中锻炼才能,提高学生的竞争力。
(三)注重学生多智能开发,使学生主动学习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高职学生具有思維活跃,参与度高的特点,同时也有学习目标不明确,动力不足和稳定性差的特点。在课程结构中可以加入多元智能开发的课程,使用与学科教育不同的教学方式组织课程内容,从而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四)院校要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基地教学是高职教育的教育特色,也是高职教育的教学优势。在课程结构中加大实训基地教学的比重,开发实践教学项目,建立现场教学机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素养,实现学生与岗位零距离。开展有针对性的教研活动,将实际问题化为课堂问题和教学内容,实现就业与岗前培训的结合。通过扎实有效的第二课堂教学,开展学生科技活动和职业技能比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五)推进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综合化和模块化改革
现今的职业教育是单一的学科教程,很难满足职业教育教学的需要。高职教育是使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各项生产任务,要完成生产任务,需要一组学科知识的支持。高职教育改革要注重课程结构的模块化,基础知识、通用技能和具体岗位技能三者要有机结合,将原有的单一学科的课程整合,实现课程综合化。
四、结语
面对就业形势愈加严峻的现状,高职教育要大力开展实践和应用教学,基于就业导向,深入课程改革,紧紧围绕促进学生就业这一主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李蓓蓓.基于就业导向下高职院校金融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3(6):38-39.
[2]赵礼华.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4):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