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教育法学研究的困境及对策
2018-01-14李雪姣
李雪姣
【摘要】随着“依法治国、依法治教”的理念深入人心,人民群众学习法学的意识也被日渐唤醒,法律成为了人们维护自身教育权利的重要手段。作为一门新兴的教育学与法学相关的二级学科,教育法学自成立以来就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通过对于文献的整理,发现教育法学上依然存在许多研究困境,如:完整的教育法学理论体系尚未形成;本土化教育法学内容缺乏;缺乏多元化和标准化的教育法学方法。未来,教育法研究应着重于学科基础理论研究,整合教育学要素,完善学术交流与发展平台。自教育法学出现后,其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学科理论体系都备受外界广泛关注。本文对我国教育法学研究的困境及对策进行了梳理分析与总结。
【关键词】教育法学 研究回溯 研究困境 研究展望
【中图分类号】G4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1-0010-02
教育法学是一门年轻有活力的新学科,他是法学与教育学之间互相所交叉的学科。自从教育法学问世以来,学术界相关研究的重点逐步从以往的外部法律教育转移到了内部教育规范管理,获得了累累硕果。学者们研究了学校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学校内部管理规范等。教育法学的基本问题范围广泛,内容复杂。纵观学术界的研究,我们不禁要问:研究文献的重点在哪里?什么是基本研究观点?问题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在哪里?使用的研究方法有什么区别?教育法学界在这些问题领域也缺乏相关研究。澄清这些问题不仅有助于我们反思和回顾学术界对教育法学相关问题的研究,而且可以为教育法这一新兴学科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一、教育法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中国整体教育法学研究偏向于理论性,造成了法学教育培养体系单一,灵活性较少的问题,不能应对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教育法学是一个独立的学科,教育法学应该有其自身的基本问题。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教育法学的形成和建立主要是借鉴行政法的概念及其学术范式。如果教育法能够成为独立的法律研究内容,那么它应该有其独特的话语体系。这样来说,教育法所研究的对象特征具备独有性,因此它属于教育合法性的基础性内容。
外国是将法律关系作为权利的下属概念的,因此教育法律方面的研究在国外来说是不受重视的,其所研究的重点内容在于教育权利方面,教育权利由教育权利和受教育权组成。受教育权大体是关于私立学校的资助、弱势群体的资助与教育、学生人权保障、学习自由与学习权的研究。教育权利的研究集中在家庭教育权、社会教育权、学术自由权、教育自由权,通常情况下教育自由权所研究的重点在于教育行政权力方面的配置。
目前我国教育法现存的研究实际之中还存在着较多的基本问题,并且在学术界也出现了较多的争议,研究的分派一般分为教育法现象说教育法、教育法问题论、教育法关系论和近年来教育权的上升等。相比之下,教育法现象或者是问题其实是教育法研究之中的根本性问题,也无法将教育法特有的情况进行阐述。实际上,中国现行的教育法律工作,无论是对教育法律现象的研究还是对教育法律问题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建立在行政法或民商法上。教育与受教育权利之间的法律关系是教育法学研究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具有较强的合理性和较高的研究价值。
受教育的人、国家、社会和家庭形成了教育法律关系学。教育法研究的基本框架的构成是根据各种基础课题所发生的的各种教育关系来确定的,而教育法律关系指的是一种综合性的法律方面的关系,组成部分包括教育宪法法律关系、教育行政法律关系和教育民事法律关系。
教育行政法律关系的构成部分包括教育中介组织、政府与学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育行政關系,同时也包含作为授权行政主体的学校与教师、学生与职员之间的教育行政关系。其中的救济制度包括行政赔偿制度、行政复议制度、教育投诉制度和行政诉讼制度。
教育民事法律关系救济制度包括民事诉讼制度和调解制度。这是教育领域平等主体之前的社会关系的法律代表。所说的关系之中有教师与私立学校的教育民事法律关系、学生、家长与私立学校之间的教育民事法律关系、以及公立学校与学生在物流服务中的教育民事法律关系[1]。
教育宪法关系的主要内容以权利关系为代表。学术自由与国家教育权力、社会教育权力与国家教育权力、国家教育权力与公民受教育权力的关系。它主要体现在宪法教育中,关系救济制度主要包括审查程序和宪法诉讼制度的非诉讼程序。
二、我国教育法研究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一)教育法学缺乏完整的结构体系
伴随着我国进入法制化的时代,法学教育已经成为了我国法制建设的重要方式,这对于法治社会的实现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21世纪中国教育法在理论上得到了深化和丰富,但并不是完美无缺的,我国教育法研究依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它也是为教育法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相应的参考标准,这些都促使教育法的研究与发展更加的完善。
教育法是一种介于教育学与法学之间的学科,其发展的理论支持包括宪法学、行政法学、民法学以及其他相关法学。与此同时,将教育法作为一种学科,在其基础研究方面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研究的内容与方法上。
首先,在内容上,法学教育的目标存在模糊性。法学教育本身应该同西方国家一样具备相应的专业性。并且教育法律应该在其自身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自身的话语方法与理论知识内容,以此来反应出宪法、行政法学以及法理学方面的内容。但是在实际的发展之中,对于教育领域中的能够普遍推行的法学问题,教育法方面也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对其知识的改进程度也不够。
其次,在探究方法方面,理论与实践存在不匹配的现象。目前社会中需要大量的法学理论专业人才来进行事物的处理,但是这一社会需求与法学教育之间存在较多的差距。我国的教育法学一般都是重视理论轻视实践。除此之外,教育法目前没有形成自身的具有独立批判的精神,只是一种教育法的解释者。相关的研究学者说明,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法不应该仅仅是提供口译与宣传,而是重视实践的成果[2]。
根据以上的分析来说,在教育法学学科的体系构建之中,教育法学也并没有形成自身独有的较为完整的结构体系。
(二)教育法学的本土生成性研究不足
对于教育法的研究来说,最主要的方法是比较法。目前现有的比较法研究案例的实践证明,还存在着一些法律规范比较问题,并且也存在着一些缺乏国家教育法治的功能、文化背景分析的缺失以及实际操作条件的分析缺失等,这也是对中国教育体制的一种适应性方面的缺失。与此同时,我国的教育法学的研究比较晚,经过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进行研究与分析能够得出一些方法,以此来促进自身教育法的进步,这对于教育法的研究具备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一个国家的法律法规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该国教育管理经验的成果来制定的,所决定的因素在于自己的教育实践、立法体系、司法体系以及国家教育法律体系等。以上这些特点说明,由于教育法学不仅仅是涉及国家教育主权问题,还设计本地化的教育法律与科学问题等,因此都需要教育法学应该重视本土的教育,还要注重研究成果的生成性与有效性。
(三)教育法实践研究的操作性不强
虽然近年来教育法所研究的重点在于基础理论方面、比较研究以及案例研究方面,但是所取得的成果远不足以满足教育立法与教育司法实践对教育法理论方面的要求。换言之,目前我国的教育法之中存在的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起诉性”问题。法律的规范性还包括规范的有效性与合理性以及公众遵守的价值等方面的问题。所以说,教育法学的规范性应用同时备受关注。
目前我国的学者所研究的重点内容在于教育法的强制性内容与合法性内容。实施教育法的困境与可能性都会减少。但是实施的可行性与操作性都是目前教育法相关性的关键性因素。如果缺乏相关的可行性,就会造成教育规定的即使是有效也是没有实际价值的。所以说,不管是对教育法可诉性方面的研究还是对执行诉讼方面的讨论,都是目前教育法研究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三、我国教育法学研究的未来展望
对于教育法学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我国需要及时的审视与特破相关的理论限制,构建新的价值取向与内容框架。
首先是关注教育法的基本理论,这对于教育法学的教育是一种积极的促进作用。由于我国教育法学处于发展初级阶段,未来的教育法学研究目的与价值、教育法律的完整解释以及教学法学的逻辑等都是学科发展的基础起点内容,教育法的理论与教育法的基本研究方法、理论问题都应该得到明确的回答。
其次,在研究的价值取向方面,我国应该更加的注重对于公民应该具备的教育权利方面的内容。由于我国教育法的研究一般都着重于法律方面,但是立法与实践却存在不完善的问题,因此在今后的教育法学研究之中,需要通过“教育价值合法化”和“教育价值”等方式,实现教育法学的静态与动态方面的研究,并且要将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进行相应的融合发展。
最后,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对实践水平方面的关注,并且要不断地解决教育實践之中存在的具体的问题。在新形势的发展之下,市场化与法制化的进程不断的加快,因此社会各界对于法律人才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升,这就需要我国教育法学的培养单位更加要摆正自己的心态,不断地去探索新的发展策略。根据目前的发展现状,由于我国正处于一个发展的转型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因素不断地渗入到教育领域之中,使得教育法学的关系更加的复杂多变。所以说,对于政府、社会以及学校之间的关系,学校与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如何进行调整,应该进行有秩序与良性的发展,这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黄欣.我国教育法学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展望[J].教育发展研究,2012(19):70-75.
[2]谭晓玉.关于中国教育法学研究与发展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 当代教育论坛,2013(06):2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