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急诊介入 促进学科发展
2018-01-14施海彬
施海彬
近年来介入医学获得了快速发展,急诊医学与介入医学有着天然的学科间合作关系,许多危重的急诊科患者可以通过微创、快速、有效的介入技术得到及时救治,而介入科通过急诊患者的快速救治获得价值体现。在改革的新时代,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对临床疑难危重疾病的诊疗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尤其是在卒中与创伤等危重患者的急症救治流程中,介入技术是急诊救治的核心技术,这既是对介入技术与人才队伍建设的一个严峻考验,也是介入学科发展的一个重大机遇。因此,做好急诊介入,可以提升介入学科的影响力,从而促进介入学科的发展。
一、急诊介入的现状
介入医学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集医学影像诊断和临床治疗为一体的新兴学科,在疾病诊疗方面有着内、外科所不具备的优势,在临床各系统已经得到非常广泛和深入的应用,1994年卫生部已将其列为与内科、外科并列的第三大治疗学科。
危重症急救医学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创建的新兴学科。急性危重症患者在病程演变过程中,常常是多器官系统级联式或同时发生功能异常,且病情瞬息多变,需要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医生协同确定诊断、制定抢救方案,如不能快速有效地救治患者,便会贻误最佳抢救时机。随着疾病的复杂化程度提高和对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单就急性危重症患者抢救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而言,原有的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已经远不能满足临床需求。
介入医学的优点是微创、快速、精确、并发症少且疗效确切,在许多情况下可以成为外科手术和内科治疗的替代性手段,针对急性危重症患者病情瞬息多变、创伤性手术治疗存在禁忌证或有较大盲目性和危险性等特点,采用介入诊疗手段救治急性危重症患者已成为现代医学不可阻挡的潮流。在这种救治优化需求的前提下,急诊介入诊治成为临床急诊救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方法。
国际上急诊介入诊治萌芽于1968年,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急诊介入诊疗进入快速发展期,各种介入技术不断涌现,治疗范围不断扩大,由呼吸、消化系统出血扩展到头颈部、泌尿生殖系统及创伤性疾病的介入诊疗,由出血性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扩展到闭塞性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再扩展至非血管性急危重疾病的介入诊疗。目前,介入诊疗已逐渐成为很多急诊危重症疾病的首选治疗手段之一。
相比国内,急诊介入这门学科的发展与其国际上的地位较不平衡。国外在急症医学中提及较多的介入诊疗相关的内容,国内近年也有学者提及急诊介入的概念,但尚没有明确的定义。在大多数诊疗机构,急诊介入诊疗体系尚不规范,急诊科室、临床相关科室与介入科室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导致许多急症不能及时、有效地得到介入诊疗。急危重疾病发生或创伤发生以后,有效救治措施开始得越早,抢救成功率就越高。不少有条件的大中型医院,因为缺乏学科间的相互沟通与合作,急诊会诊的范围、参与专业、各学科间的责任以及患者应收治的科室等不明确,导致急危重症介入诊疗仍处于萌芽甚至空白状态,同时学科的诊疗技术、适应证、并发症的防治等规范细则尚未统一和健全。
在急症诊疗过程中,介入技术同时发挥着诊断和治疗两种功能,加快急危重患者介入诊疗的参与度,保障患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安全,是对急危重症介入治疗工作流程的基本要求,也是决定预后的关键。因此,在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在对急危重病进行救治时,应该让急诊医师考虑到介入治疗的可能性,尽早实施介入治疗。这就需要我们从事介入医学的人员加强宣教力度,让患者接受到最佳的微创诊疗,同时对介入学科的发展也会起到促进作用。
二、急诊介入的发展趋势
随着国家大健康概念的提出与医改的深入,对医疗机构的诊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对于疑难危重疾病的救治能力要求更高,危重疾病的救治能力直接体现了医疗机构的临床救治能力。例如国家卫生计生委成立了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建立了卒中中心体系,对于急诊脑卒中救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2016年11月,江苏省卫生计生委出台了《江苏省胸痛、创伤及卒中救治中心建设指南》,对于卒中救治中心建设的功能定位、基本条件、组织管理、建设要求以及服务要求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急诊危重患者的急诊救治提供了政策与制度上的保障。2017年10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了《胸痛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在这些急危重症的救治中,各级医疗机构的介入学科或相应的介入技术是流程化救治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充分发挥急诊介入的临床救治作用。
分级诊疗体系建设是国家医改政策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中加强县市级医疗机构的诊疗能力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尽管疑难危重患者可以向上一级医院转诊,但转运本身的风险与救治时间的延误,都会影响患者的预后。大力提升县市级医疗机构的救治能力,接得住绝大多数患者,也是医改的重点内容。所以,县市级医疗机构同样需要大力发展急诊介入等核心技术与人才队伍建设,以及急危重疾病的流程管理,让更多的急症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规范的诊疗服务。
三、急诊介入对介入学科发展的价值
从学科之间关系而言,急诊医学与介入医学有着天然的学科间合作关系,许多危重的急诊科患者可以通过微创、快速、有效的介入技术得到及时救治,而介入科通过急诊患者的救治获得价值体现。在多数医院内,介入科与急诊科通常有很好的工作配合,但科室层面的战略合作并不多,全面合作的更少。
国家与各级地方政府对临床疑难危重疾病的诊疗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尤其对于急症救治能力的提升,更是医疗水平与质量的核心。对于各级医疗机构的急诊介入技术提出了刚性需求,是对介入技术与人才队伍建设的一个严峻考验,这更是介入学科发展的一个重大机遇。
在所有急危重症的救治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急诊救治最具代表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急诊救治,具有起病急、时间依赖性、技术依赖性与多学科合作依赖性都很强的特点,可以充分体现各个学科的专业技术能力,更能体现救治的组织管理能力,是反映医疗机构急危重症救治能力的一个标志。随着支架取栓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救治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非常能够体现介入技术在其中的价值,是“以患者为中心”,考验团队技术、团队流程管理与团队战斗力的集中体现。其中,介入技术是急诊救治的核心,多学科之间的密切合作与高效的流程管理是急诊救治的关键。我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诊救治绿色通道”于2014年11月正式开始运行,急诊科、放射科、介入科、神经内科、康复科与心脏科等多个学科紧密合作,确保了绿色通道的高效运行。介入科团队具有强大的急诊取栓团队力量,确保不因配备的值班人员强弱而影响患者的诊疗结果,甚至可以满足多个患者同时就诊接受相应的急诊取栓治疗的能力,充分体现了介入科在急诊救治团队中的价值。
我院介入科在急诊救治流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以及与急诊科在学科建设层面的密切合作关系,极大提升了介入学科在临床的影响力,相信对兄弟医院两个学科间的合作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