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棉花春播保苗技术
2018-01-14
(东营市棉花管理站,山东东营257091)
推广棉花轻简化栽培技术,实现棉花绿色生产,很大程度上依赖播种阶段打下良好基础。因此,加强棉花春播技术指导,提高播种、棉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 提高播种质量
在做好播种准备(选优良棉花品种、种子;播前晒种、灌溉;精细整地)的基础上,利用播种、施肥、喷药、覆膜一体化播种机,全面落实“八个适当”的技术要求,实现“行匀、穴均、苗匀、苗齐”的目标。
1.1 墒情适当
土壤含水量过高,则因水多气少,播种后遇不良天气条件,易烂种;土壤含水量过低,则种子吸水困难,不利于棉种发芽、出苗。因此,要在适当墒情下播种。一般棉田,0~20 cm土层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的70%时播种较适宜;含盐量较高的棉田,达到80%时播种较适宜。
1.2 播期适当
播种过早,温度较低,棉花发芽、出苗慢,早播而不早发,则会增加烂种的风险。播种过晚,则会缩短有效现蕾期,降低单株产量潜力。因此,生产上要适期播种。一般在4月20日以后,5 cm地温稳定达到14℃时开始播种,至5月5日结束。
1.3 播深适当
棉花为双子叶植物,发芽后顶土出苗不易。播种过深,则会造成出土困难甚至出不了土,即使出土棉苗发育也较弱;播种过浅,子叶带壳出土,阻碍棉苗光合作用,影响棉苗生长。因此,棉花播种深度要适宜,一般以2~3 cm最好。
1.4 播量适当
播种量大了,既增加了种子成本,又增加间苗、定苗用工;反之,不顾棉田、种子、播种机具等实际状况,盲目降低播种量,则会造成缺苗断垄。因此,提倡采用与生产条件相适应的精量播种技术。在当前生产条件下,轻、中度盐碱地,脱绒包衣棉种的播种量为15 kg·hm-2;重度盐碱地,播种量为18.75 kg·hm-2。
1.5 施用化肥适当
为节省棉花施肥用工,提高肥料利用率,提倡选用控释化肥,利用播种施肥一体化机械,随播种将棉花全生育期所需化肥一次性深施入15 cm以下土壤。一般化肥用量为施磷酸二铵450 kg·hm-2、控释尿素 300 kg·hm-2、硫酸钾 150 kg·hm-2。
1.6 杂草封闭技术适当
为提高除草效果,节省除草用工,在播种后覆膜前,均匀喷施33%(质量分数,下同)二甲戊灵乳油 1500 mL·hm-2+50%乙草胺乳油 1 500 mL·hm-2,全面封闭棉田。
1.7 播种规格适当
为适应棉花机械化采摘的要求,播种机的幅宽应与采棉机的幅宽一致,推荐76 cm等行距播种。
1.8 地膜规格适当
地膜宽120 cm,一膜盖双行。采用的地膜质量应符合GB 13735―2017《聚乙烯吹塑型农用地面覆盖薄膜》的规定。
2 抓好苗期管理
2.1 及时打孔放苗
为预防高温天气造成“烧苗”现象,棉花出苗期间,要密切关注棉花出苗情况,特别是播种5 d后,要做到天天到地观察,待棉花出苗70%左右时,要及时根据计划穴距打孔放苗,每穴放1~2株。
2.2 及时中耕
棉花出苗后,及时对棉田裸露部分进行中耕划锄,以提温保墒,促进棉苗健壮生长。中耕深度以6~10 cm为宜。
2.3 及时防治棉花病虫害
棉花苗期害虫主要是棉蚜、棉蓟马、棉盲蝽等,可选用吡虫啉、丁硫克百威、噻虫螓等药剂喷雾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