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分类和湿地景观分类研究进展
2018-01-14贾铭宇
贾铭宇,王 慧,高 欣,杨 洋,张 瑜
(黑龙江七台河桃山湖国家湿地公园,黑龙江七台河 150040)
现如今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以及技术都在飞速的发展,由于它新颖的发展方向而被应用到很多学科中,近年来它在湿地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水陆之间彼此作用而形成了湿地这个独特的自然综合体,它对于自然生态环境有很重要的作用,既可以对洪水与气候进行调节,又可以对生物的多样性以及区域的生态安全进行维护,还可以净化水质,区域以及地区甚至全球气候的变化都受到它的影响,不仅如此,它作为人类的生存环境之一,对经济的发展乃至人类的生存环境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现如今的地理学与生态学以及其他资源环境科学的研究都逐渐的向湿地靠拢。
1 对湿地景观进行分类研究的进程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湿地生态学得到大力的发展,由此步入了对湿地景观生态分类的研究,该研究的依据是综合考量其内部因素如:物质与能量、水热的分布情况以及信息的交换形式等对湿地景观的生态功能、空间结构、自然属性以及人类活动等对它产生的干扰,然后将这些研究数据按照相应的原则以及指标对其差异性进行描述,以此来对湿地景观生态的类型进行有效的划分,进而构建出相对完善的湿地景观分类体系。至今为止专门对湿地景观分类进行的研究寥寥无几,绝大多数对湿地景观的研究仅仅是在湿地研究中稍稍提及。在湿地分类的基础上利用遥感影像的空间数据结合研究区域的具体特征对湿地类型进一步细化就可以得到湿地景观分类体系。研究湿地景观的分类可以从其结构的变化与驱动力、湿地过程受其变化的影响、旅游开发管理与其空间格局的关系等方面展开的,对湿地景观分类的研究是对其景观研究的一个深化,而湿地景观的分类又会因为研究区域特征的不同而存在很大的差异。
1.1 湿地景观生态分类研究在国外的发展
国外对湿地景观生态分类的研究不管是理论体系还是运用方法相对来说都已趋近于成熟。Brinson,M.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对于湿地景观分类所提出的HydrogeomorphicMethod,HGM(水文地貌分类法)是现如今国外最具代表性的分类方法,它是将湿地的水文特征与水动力以及地貌作为分类的依据,该方法分类的本质是湿地的生态功能以及过程,此分类系统是对性与量以及层次与模块的结合,对于湿地的水文以及水动力特征能够通过水文地貌分类法很好地展现出来,还能够对湿地景观动态的变化状况进行有效的鉴别,但它的定量化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湿地景观的特征属性很难在总体上通过水文地貌分类法来进行全面的描述。Kim,K.G.等在HydrogeomorphicMethod的基础上提出的“混合分类法”这种全新的分类法可以鉴别湿地的水文、水成土以及水生植物。
1.2 湿地景观生态分类研究在国内的发展
国内对湿地景观分类的研究还是比较多的,近15年内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有关湿地景观的研究论文平均一年就有33篇,但是在这近500篇的文章中专门研究湿地景观分类的文章仅占4%,由此看来到目前为止我国的湿地研究还是倾向于其结构与功能,对于湿地景观分类的研究相对来说还是缺乏一定的关注度。我国最开始对于湿地的研究是对于沼泽以及沿海滩涂进行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都没有将湿地作为一整体景观来进行研究的意识,我国对湿地景观的研究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由于国内外景观生态学的迅猛发展下进行的,主要的研究案例集中在若尔盖高原、江汉与三江等平原、黄河与辽河等三角洲以及盐城滨海等地,研究湿地景观分类的数据主要是依赖于Land-sat,T.M.遥感摄像以及现场调查等。我国近几年来对高寒与高原等湿地的研究力度在不断的增强,其中对若尔盖高原格局变化的研究在高原湿地中很具有代表性,但它仅仅是将若尔盖高原湿地分为河流、湖泊、水田、水库、沼泽以及坑塘等,相对来说它的湿地景观分类还是过于简单。
2 我国在研究湿地景观分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现如今国内对于湿地景观的研究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且在理论与方法上所取得的进展都很可观,在湿地景观分类实际的研究过程中首先应该解决其基础性问题,但到目前为止国内的研究者在探讨湿地景观分类的问题上还没有取得显著的研究成果。湿地景观的分类不仅能够将特定尺度下的研究需要很好地展现出来,还能够展示出湿地的结构以及功能等方面的特征,在对湿地景观分类进行尺度研究的时候由于更加倾向于它的空间特异性,因此空间结构的复杂性以及独特性都应该得以充分的展示,我国现阶段在湿地景观分类的研究过程中或多或少都还存在一些不足。
2.1 对湿地景观进行分类研究的尺度问题
从本质上来讲,湿地景观的分类与国家甚至国际的湿地分类系统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不管是国际公认的《湿地公约》,还是我国的《中国湿地分类系统》,它们对湿地的分类标准与体系在湿地景观分类的研究都有涉及到,另外,由于地理条件的不同在湿地景观分类的实际研究过程中,要结合研究湿地区域的特点对其独特性以及空间异质性的分布规律展开研究。由于我国对湿地景观分类的基础性研究还不够透彻,因此在对湿地景观进行实际研究的时候所参照的不是全球尺度《湿地公约》就是国家尺度来进行,所以目前景观尺度下湿地的区域特点还不是能够完全地显现出来,因此,湿地景观分类系统在今后的研究中对于级别以及尺度等问题应该加大重视力度。景观水平的湿地在结构与功能上与过程的时空跨度相对来说都比较大,所以在对该类湿地进行分类的时候,就算是同一块湿地由于研究时所选取的尺度有所不同,所以它在该尺度下显示为同质,但在另一尺度下就可能显示出异质,所以在研究湿地景观的时候不仅要加强对尺度相关性的研究,还要加强对时空尺度转换角度前后的注意力度。
2.2 湿地景观分类的依据相对比较单一
研究区域的气候、地貌、气候乃至土壤与植被等都会影响到湿地景观,除此之外,它还受特殊的国家政策、土地利用、人为管理、旅游开发以及法规等众多社会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对湿地景观进行分类的时候主要是参照土地的利用情况来进行的,但这样的分类依据相对来说过于单一,它既无法对其他的湿地因素进行有效的识别,又不能全面的将湿地的质异性表现出来,从而在进一步对湿地景观进行分析的时候大受影响,所以在对湿地景观进行分类研究的时候应该尽可能多的从不同的角度对湿地景观的概念进行了解,进而确保能够对其基本属性进行准确的辨识。对湿地景观进行分类的时候不仅要对它的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进行全面的考虑,对于它的生态功能以及使用价值也不容忽视,除此之外,在今后湿地的分类研究中对于分类依据应该结合所研究的地区进行合理的选择。
2.3 湿地景观的分类体系有待完善
从湿地景观分类的现有成果来看,绝大部分的湿地景观分类都是根据研究区域的自然条件特征来进行的,在国际公认的尺度《湿地公约》的基础上简单的对湿地进行划分,我国对城市生态保护的重视程度在城市的大力发展下得以提升,因此最近几年社会各界对城市湿地的关注力度也在不断的上升,相关的学者也随之加大了对它的研究力度。与非城市湿地景观的研究相比城市湿地景观的研究在结构特征上还是比较薄弱的,但它的研究目标与内容是实现了紧密结合的。城市湿地景观不管是在独特性上还是在结构特征上都更加的突出,从生态功能上来看城市湿地景观与湿地并没有很大的差异,而且城市湿地景观比湿地景观更具有使用价值,因此我国在接下来的湿地景观研究过程中有必要加大对城市景观的研究,并且在对湿地景观的分类方法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可以着重从功能角度入手。
3 湿地景观分类研究的有效措施
我国在对湿地景观分类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了很多有待改进的问题,在结合国外对其的研究来看,今后对于湿地景观分类研究的重点与方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3.1 规范分类的原则
为了确保在不同尺度下湿地景观的分类都能够使用,有必要对其基本概念以及相关的原则进行相应的规范,进而不管是从上到下还是从下到上的组合都能够确保其结果的统一。
3.2 统一分类的依据以及指标
在对湿地景观进行分类研究的时候不仅要突破现如今只是依据土地利用这一个因素的限制,还要在研究过程中将多个学科结合在一起。湿地景观的分类研究不仅要全面的考虑土壤、植被、地质、地貌、水文、气候等自然因素以及国家政策、土地利用、人为管理、旅游开发以及法规等社会因素,还要考虑到湿地的生态功能以及使用价值,再结合所研究区域的特点,最终选择最合适的因素作为该湿地的分类依据,这样的分类结果更能直观的反映出湿地景观的特征,以便制定出科学的保护以及恢复湿地的决策。
3.3 探索新的湿地景观分类的指标
为了提高湿地景观分类的可靠性有必要结合遥感技术来探索自动获取湿地分类指标的方法,与此同时对于湿地景观分类研究的后续工作也需要进一步的深化,湿地景观的分类研究不管是对于湿地资源的评价还是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都很有意义。
4 结束语
对湿地景观分类的研究随着湿地生态功能与价值的显现而不断的增加,近年来源于不同的目的与背景,多国的学者对其进行的不同层面与程度的研究,并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但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还不是很显著,由于我国的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与其他国家还是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国际上关于湿地分类以及湿地景观的分类不一定适用于我国,所以研究我国湿地分类以及湿地景观的分类的重任还需要国内学者来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