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市水稻机械收割稻草还田技术措施
2018-01-14祝金虹
祝金虹
(福建省武夷山市土肥技术站,福建武夷山 354300)
关健词:水稻;机械收割;稻草还田技术
水稻机械收割稻草还田技术是以机械粉碎、破茬、深耕翻埋、耙压等机械作业为主,通过利用机械粉碎的方式将水稻秸秆粉碎,然后将粉碎的水稻秸秆通过直接翻埋的方式埋到土壤中,使得土壤中可以富含大量的营养物质,因此,水稻机械收割稻草还田技术不仅作业质量好、效率高,而且相比较人工沤制积肥还田技术作业的效率,水稻机械收割稻草还田技术效率更高,所以水稻机械收割稻草还田技术是目前还田技术中最有效的途径之一[1]。武夷山市现有耕地面积30.92万亩,在粮食产能区实现全程机械化服务面积20余万亩,实现了水稻秸秆还田的最终目标。秸秆还田,由于秸秆中富含的营养养分比较多,在通过水稻机械收割还田技术之后,不仅使得土壤中有机物质的增加,改善了土壤的养分,还有效的改善了农田生态环境,秸秆还田弥补了过去收割方法将磷、钾等十分重要的营养物质丢失的缺陷,使得土壤中氮、磷、钾肥比例失调的情况得到控制[2]。
2016~2017年武夷山市岚谷乡开展整乡推进,建立百亩示范片5片,通过试验示范和测产验收,稻草还田平均亩产568.4kg,较常规施肥区平均亩产511.2kg,亩增产57.2kg,增幅为11.19%。根据二年的示范结果,提出机械收割稻草全量还田技术如下。
1 机械收割稻草还田的技术
1.1 留茬高度和粉碎的长度
9月下旬至10月中旬,示范片水稻9成熟时,示范片全部用收割机进行收割,秸秆粉碎直接回田,为不影响后茬作物的生产建议留茬高度10cm;粉碎的秸秆长度建议为8~10cm。稻草粉碎的过长不利于稻草的腐解,不利于后茬作物的耕作;粉碎的过短,腐解速度太快,而且短时间内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较多热量,会造成烧苗等现象。
1.2 配施腐熟剂
机械收割稻草还田后,每亩选用厌氧性秸秆腐熟剂2.5kg,拌土撒施,后灌水泡田,水的深度为3~5cm,泡田时间4~6d,然后进行翻耕。通过泡田的方式,将土壤中的稻草加快腐烂,使得营养物质可以充分的分解出来,并且更有效地是通过泡田方式,还可以将稻草中的一些有毒物质排出,从而避免水稻的根部遭受破坏[3]。
1.3 科学施用速效肥
机械收割稻草还田后,水稻秸秆还田碳氮比高,秸秆在腐烂过程中容易产生微生物,微生物的活动与稻苗容易产生争氮的现象,容易缺氮肥,影响水稻生长。为缓解微生物活动耗氮和稻苗生长需氮矛盾,在稻草还田的田块,每亩增施碳酸氢铵5~10kg,这样既能中和秸秆分解产生的有机酸,合理分配土壤碳和氮,促进土壤中生物的运动,减少土壤中稻草分解的时间,又可以将土壤中的钾和氮得到合理的控制,保证水稻返青生长所需氮素。
1.4 合理控制水分
为促进稻草秸秆的腐解,稻草还田后需要保持一定水分,同时秸秆在分解过程中会产生甲烷、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水分过多气体会产生积累,会对水稻根系产生毒害。因此要控制水分,稻草还田时要灌水泡田,水的深度为3~5cm,泡田时间4~6d,然后进行翻耕,保持饱和持水量的 50%~70%,3~5d后实行平整大田,促进秸秆腐解。若土壤水分不足,应及时灌溉补水。
1.5 控制病害植株不还田
由于秸秆是病虫害主要传染源之一,因此,在秸秆还田后,种植人员应该时刻的注意田间病虫害的具体情况,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其中,在稻田中,常见的病害有三种:稻瘟病、纹枯病和小球菌核病,所以种植人员对于这些病害的地方,应该及时的隔绝病原体,并且将病原体运送出田地,进行烧毁,不可还田。发现病害、虫害后立即喷药防治。此外,稻草还田后,种植人员还应注意稻草放置的均匀性,在收拾田地的过程中,种植人员对于田地需要整合平整,然后等田地收拾完毕之后泡田,以免将稻草浮起。
2 机械化收割稻草还田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
2.1 机械化稻草还田的优点
2.1.1 省工省时
机械化稻草还田能够减少劳动投入。相比较人工还田的成本,机械化秸秆还田作业成本更加低,并且机械化秸秆还田的工作效率也更高,并且还有提高产量、质量的作用。该方式有效地解决了收获季节劳动力短缺的矛盾,为节本、高产、高效稻作生产的有效途径。
2.1.2 减少环境污染
机械化稻草还田避免了长期以来农民大量焚烧秸秆、抛入河塘所造成的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有利于生态农业和环保农业的发展,为一种水稻洁净化生产的好方式。
2.1.3 增加土壤养分
作为农业生产中重要的有机肥来源之一,稻草相比较其他的有机肥料,其中富含的微元素不仅种类多,而且全部是天然的营养物质,所以稻草还田对于土壤有着重要的意义。每100kg干稻草含有机质22kg、纯氮0.6kg、五氧化二磷0.1kg、氧化钾2.4kg,相当于尿素1.06kg、钙镁磷0.83kg、氯化钾4kg。稻草还田后,可使养分循环利用,增加土壤养分,从而减少化肥投入,降低农业成本[4]。因此,稻草还田为化肥零增长、减量化的有机手段之一。
2.1.4 土壤理化性状的改良
由于稻草还田能够改良土壤物理性状,优化升级土壤的结构,使得土壤透气性能、渗水性能得到改善,并且还使得土壤蓄水能力在一定的程度上得到提高,为土壤保持耕层蓄水量提供基础,为土壤的抗旱和抗寒能力提升奠定了基础[3]。
2.1.5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发展,养分平衡性发展
由于稻草还田的过程中,分解可以引来增多的微生物,所以对于土壤而言,不仅微生物的种类可以得到增加,还可以使得土壤中的养分得到平衡发展,为提高土壤的肥沃度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进而为实现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化的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稻草还田不仅是发展生态农业的一项重要进步,同时是发展我国农业、改善低产量的一项重要的举措。
2.2 机械化稻草还田存在的问题
2.2.1 稻草的腐解速度,影响作物生长
机械化稻草还田后,因稻草数量较大,秸秆中碳氮比值较高,引发土壤中稻草分解过慢,微生物过快增长,土壤中营养物质不足,致使土壤中的微元素含量过低,造成种植稻田晚种植过程中,土壤中富含的营养成分过少、造成返青时间的延误、推迟发棵时间而影响产量。同时,因为土壤中大量稻草存在,会影响下季水稻栽插或其他作物播种质量,尤其以早稻稻草还田对下季作物的影响最大。
2.2.2 带菌的稻草还田增加了病虫害风险
带菌的稻草还田后,虽然土壤得到了改良,但是同时也增加了土壤的温度,稻草所带的病菌及虫害也得以保存。因此,在对于农作物生长的过程中,病虫害发生概率也随之增加。
2.2.3 腐解产生大量还原性气体污染环境
稻草全量还田虽能够避免焚烧对大气造成的污染,但是因为稻草在腐解过程中易产生甲烷、硫化氢等还原性物质,而且稻草全量还田使一些金属离子处于还原状态,容易造成对农作物的毒害。
2.2.4 晚稻收割时对种植的绿肥有一定的影响
在种植紫云英等绿肥的田块,采用机械化收割时,机械的碾压使一部分紫云英等损伤或死亡,影响绿肥的种植效果。
3 机械收割稻草还田技术措施
3.1 可持续农业生态发展
对于机械收割稻草还田技术发展的过程中,立足于生态发展以及持续化发展的角度,政府加强投资力度,推广机械收割稻草还田技术,进而保证农业的生态化发展。
3.2 重点解决秸秆还田中腐解速度等方面的问题
在机械收割稻草还田技术中存在秸秆腐解快慢、带菌稻草还田、还原性气体产生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稻草还田的进一步推广,因此,农业技术人员必须加强实用性的研究、检测,通过多次试验检测从而保证技术措施的合理性。
3.3 积极搞好示范推广工作
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选准切入点,推动全市做好机械收割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应用,重点做好秸秆全量还田技术,减少稻草的焚烧,培肥地力,减少化肥的施肥量,减轻面源污染,达到化肥零增产减量化的目的,节本增效,对农产品质量和产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