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MRV)在静脉性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2018-01-14

关键词:脑部磁共振病症

曹 琼

(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静脉性脑梗死是一种脑血管性疾病的特殊病症,该病是由于患者脑部静脉栓塞或供血功能障碍,导致的患者脑部因缺氧和缺血出现的坏死、软化等症状。该病的病因复杂,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征,且由于常规的影像诊断技术的局限,有效的诊出静脉性脑梗死称为临床治疗的一大难点。为了提高我院接受治疗的患有静脉脑梗死的患者的诊出率,因此本实验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患有静脉脑梗死患者作为实验的研究对象,并将30例患者均分为两组实施不同的检查诊断方式,希望给予临床诊断静脉性脑梗死提供一些参考价值。以下为本实验的研究结果汇报。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患有静脉脑梗死的患者,所有患者的入院例行检测情况均符合本实验的纳入标准。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其中,对照组:男10例,女5例,年龄20~55岁,平均年龄为(35.53±7.47)岁,患者临床病症诊断:上下肢活动不便:9例、间歇性头痛:6例、恶心:7例,发病时间在2小时~5天内,平均发病时间为(2.0±0.3)天;观察组:男9例,女6例,年龄21~56岁,平均(36.14±5.72)岁,患者临床病症诊断:上下肢活动不便:10例、抽搐:5例、间歇性头痛:5例,发病时间在2小时~5天内,平均发病时间为(2.1±0.3)天。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症状以及发病时间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该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影像检查方式进行诊断检测。诊断操作:本实验采用的检查方式为颅脑平扫CT检查。患者采取常规仰卧位,保持正常呼吸状态,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脑部CT扫描操作。

观察组:给予该组患者采用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进行诊断检测。诊断操作要求为:患者进行扫描诊断前2~3小时内根据医嘱进行禁食,诊断前1小时,医护人员对患者机体指标进行常规检测记录,患者检查期间采取仰卧位,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完成一次性脑部扫描,增加扫描程度对患者脑部矢状面以及冠状面进行二次扫描。整个采集时间为大约为30分钟,采集人员采用MRV方式对患者所采集到的脑部静脉血管情况进行三维图像合成。

1.3 观察指标

观察者应同副教授以上的影像医学医师共同为各个患者进行阅片,分析患者病症的范围以及特征等基本诊断情况,详细记录下各个患者的病症情况,方便实验结果统计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接受检查后病症的临床检出率进行比较。

对照组患者:良性病灶:3(20%)、恶性病灶:5(33.3%)、未检测出:7(46.7%)、总有效率为53.3%。

观察组患者:良性病灶:6(40%)、恶性病灶:8(53.3%)、未检测出:1(6.7%)、总有效率为93.3%。

2.2 两组患者具体诊断情况进行分析

根据患者的CT以及MRV图像采集情况可知,MRV组患者的病症准确情况明显优于CT组患者。且研究观察组患者的病症情况可知,患者脑部病灶分布情况基本分为五类:单侧额叶:2例、单侧顶叶:3例、单侧颞叶:2例、双侧额叶:5例、双侧顶叶:3例。且增加观察组患者检查强度可发现,患者病变的静脉出现空三角征,而对照组检出情况则为实心三角征。

3 讨 论

本实验通过研究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MRV)在静脉性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可知,观察组的临床病症检出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53.3%,对两组患者阅片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的病症检出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对病症分布的敏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在静脉性脑梗死中的临床诊断应用价值高,该种诊断方式相对比常规的影像学诊断方式具有无需造影、无创以及辐射小等特点,有效的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适合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1] 张秋实,曾小松,赵 耀.MRI及MRV在脑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中的诊断价值[J].安徽医学,2014,11.

[2] 于平年,王文甲,崔 原,靳云凤,祖景世.头颈部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研究[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2,04.

猜你喜欢

脑部磁共振病症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一种磁共振成像谱仪数字化发射系统设计
炙甘草汤,适用于哪些病症
磁共振成像不同扫描序列诊断肛瘘诊断价值
青春期病症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脑部三维核磁共振图像分析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12400年前“木乃伊狗”
俄国现12400年前“木乃伊狗” 大脑保存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