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翻译的二度性过滤阐释
——以《马桥词典》英译为例
2018-01-14焦婷婷李建军
焦婷婷 李建军
(浙江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浙江 金华 320000)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和“走出去”战略实施以来,中国文学的外译日趋频繁。然而,长期以来日益增多的中国作品并没有引起西方读者的重视,中国文学作品在西方国家仍处于边缘位置。当代著名汉学家蓝诗玲曾在采访中指出,中国人可能无法想象中国文学作品在西方国家的边缘位置,西方读者认为中国的文学作品没有价值和可读性,导致中国外译的很多文学作品无人问津。[1]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中国文学翻译的可读性不高,大多数翻译就是对原作的文字转换,导致一系列的文化冲突和困扰。西方新生代汉学家葛浩文、蓝诗玲等在翻译中国文学作品时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介入了译者的理解和阐释,对原文进行了二度性阐释,采取一定的翻译策略来提高译文的可接受性。因此,他们所翻译的文学作品受到西方读者的青睐。其实,在翻译过程中,无论在理解阶段或是表达阶段,译者的主观介入是不可避免的。从事中国文学和文化的对外传译,关键要做到在翻译中既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又保留中国文化的特点,使外国读者更易于接受,这才能使翻译作品真正“走出去”。[2]
《马桥词典》是著名作家韩少功1996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它以词典的形式收录了马桥人的日常用词,总计一百一十五个词条,以这些词条为引子,讲述了古往今来丰富的故事,这些故事基本都是作家韩少功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作为知青在湖南的一个乡下生活的经历,里面涉及当代很多民间方言和文化词。所以说这部小说不仅正面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也从侧面揭示了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乡村面貌。《马桥词典》于1996年在上海文艺出版社的《小说界》发表,后由作家出版社出版;1999年被《亚洲周刊》评为“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之一;2003年8月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英译本“A Dictionary of Maqiao”。自英译本出版以来受到英语读者的青睐。我们从译者的二度性过滤阐释出发,分析《马桥词典》英译中蓝诗玲在理解阶段和表达阶段所采取的翻译策略,探究《马桥词典》英译本在英语读者群中受欢迎的深层次原因,并以此为例探讨中国文学作品翻译策略,以推进中国文学在西方的接受度和影响力。
一、中国文学翻译与二度性过滤阐释
党的十七大以来,国家着力实施“走出去”战略,中国文学正以新的面貌出现在世界的舞台。然而由于地域环境、历史背景、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差异性导致文学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文化缺位和词语的假性等值现象。因此,文学作品的翻译要保持原作的文学魅力,就应遵守以下基本原则:首先,要保证所传递文学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由于中西方巨大的文化差异,文学翻译首先要对原文有深刻的理解,即对原文的解码。其次,保证文学作品宏观上的“原味”。保持宏观上的原味就是在翻译时要追求原作的整体意蕴,写作风格等等,而不是斤斤计较字面表达。最后,保证读者的可接受性。文学作品的翻译最终目的是在西方国家传播,如果翻译的接受度低,文化传播就是失败的。所以要让目的语读者正确理解原作的文化内涵,译者往往需要站在西方读者的立场考虑问题,对文化冲突或不解的文化符号进行再阐释,即对原文的再编码过程。而这三个基本原则的遵守都需要译者的主观介入和过滤性阐释。
译者的过滤性阐释是指译者在两种语言系统下完成释码和再编码的翻译转换过程,即从原文本符号的信息解读到意义阐释,再从意义的阐释到译文本符号创设的二度过滤性转换。[3]154任何一部作品的翻译首先都需要对原作的理解和阐释,完成文化的解码。其次,需要译者根据原作的文化特色以及读者的接受能力和阅读习惯,对已经解码的文化信息再次编码,传递给目的语读者,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文学翻译其实和跨文化交际的模式是一样的,都要经过解码和编码的过程。文学翻译中的解码和阐释过程就是译者的第一次介入,完成了原文本信息的解读到意义的阐释,再编码就是译者的第二次介入,在原文本信息解读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完成了信息的输出性再编码。
译者的二度性过滤包括理解性过滤和表达性过滤。理解性过滤是指译者对原文本要有正确的理解,如果理解不恰当,会导致信息传递错误,对文学作品的传播是一种损失。理解性过滤还要求译者理清文本的字面意思与深层内涵的关系,为后面的再编码奠定基础。例如,中国过年长辈一般会给晚辈发红包,这个“红包”一词目前还有人会译为“red pocket”,其实这一翻译在西方国家是理解不通的,因此应该翻译为“money gift”,这样目的语读者才能真正理解这一中国习俗。表达性过滤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消除文化冲突,对原文信息再编码,其目的是让目的语读者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接受原文化,促进中国文学有效传播。例如,英语国家的一个俗语“Many kiss to the baby for the nurse’s sake”。这个俗语的意思在中国有一个对应的俗语“醉翁之意不在酒”,所以这两个俗语在翻译时可以相互转换,通俗易懂,可读性较强。
二、《马桥词典》英译中译者的二度性过滤阐释
《马桥词典》是一部中国典型的乡土小说,涵盖了大量地方方言和文化负载词。阅读中我们统计出蓝诗玲在翻译的过程中70%以上采用了异化的翻译策略,忠实于原文以此来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而由于中西文化的巨大差异,小说中出现的文化负载词和地方方言超出了西方读者的理解范畴,因此蓝诗玲在翻译时还使用了归化的翻译策略,对原文文化信息进行二度性过滤阐释,以提高译本的接受性。
(一)译者的理解性过滤
由于中西方历史文化存在巨大差异,中国文学作品外译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文化因素需要译者在理解的过程中介入。译者对原文本的理解是阐释的前提,也是确保中国文化传播的正确性和合理性的必要条件。
《马桥词典》是“寻根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其特点就是语言的特殊性和叙事模式的非传统性。《马桥词典》中的一些负载词以及地方方言对于蓝诗玲来说很陌生,为了精确地传播中国文化,蓝诗玲在语言转换之前对原文有正确的理解。如果对原文文化的理解不到位,势必会导致文化信息的错误传递。
[例1]原语:他觉得自己无脸面见人,更无法向婆娘交代,慌慌跑到屋后的坡上,躲进了草丛里。[4]14
译语:He felt that he could not face a soul, let alone tell his wife, and ran panic-stricken to the slope behind the house where he hid in the clumps of grass.[5]25
原语中“婆娘”一词在中国文学作品中有三层意思,《西厢记》中“我虽是个婆娘,有志气”,是对妇女的俗称;《儒林外史》中“那日进房来搜,家人、婆娘又帮着,图出气”,是指女仆;而在四川或陕西地区,婆娘特指自己的妻子。原语是《马桥词典》中“老表”这一词条中的内容,江西老表从食堂领回的包谷浆是全家的晚饭。前文已经明确指出这是老婆和孩子的晚饭,后来包谷浆不见了,无法向婆娘交代。所以根据上下文可以很明确的判断出这里的“婆娘”是自己妻子的意思,应该翻译为wife。
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不仅要正确理解原文意思,也要理清字面含义与深层内涵的关系,根据对原语文化的理解,透过字面来传递其深层含义。[3]155
[例2]原语:这个“吃”做去声,以奔放浩大的开口音节,配上斩决干脆的去声调,最能表现言者的激情。吃鸡肉鸭肉牛肉羊肉狗肉鱼肉,还有肉——这是对猪肉的简称。[4]12
译语:Qia was pronounced in a falling tone: the bold “a”sound of the syllable in combination with a light,crisply percussive falling tone displayed to the maximum the speaker's intensity of feeling. Qia chicken duck beef mutton fish dog, and meat-this last was the abbreviation for pork.[5]23
这是词条“老表”里的一句话,描述了马桥村民很爱吃。在马桥村,吃一般读作“Qia”,而中文普通话读作“chi”。这里译者蓝诗玲在理解马桥方言“Qia”的基础上采用了异化的翻译策略,用拼音的形式原汁原味地保留了原语文化,这样不仅向目标语读者传达了原文意思,而且促进了原语文化在西方的传播。译文中使用拼音翻译的例子还有很多,蓝诗玲在采访中解释道她喜欢在翻译中使用拼音是因为她想要把马桥村的方言原汁原味地展现给目标语读者,使读者透过文字就能感受到马桥村的本土文化。[6]
[例3]原语:歌手们往往要相互揭短,指责对方没有给高堂大人弹棉絮,或者没有给逢生干爹买寿木,或者没有在正月十五给伯伯或小伯送腊肉,或者那腊肉的膘不够两寸,肉里面还有蛆虫拱,如此等等。[4]47
译语:The singers often find fault with each other, blaming their opponent for failing to fluff cotton wadding for their beloved parents, or for not having bought a coffin for their godfather when he died, or for not having sent cured meat over to their uncles on the fifteenth day of the first month, or saying that the fat on the meat wasn't even two inches thick, or even that the meat was swarming with maggots, and so on.[5]48
这是词条“发歌”里的内容。湖南省有一个习俗,就是刚出生的孩子要认第一个来拜访的人为逢生干爹。而西方国家并没有这个习俗,所以“逢生干爹”这个词对于西方读者来说非常陌生。如果把这一陌生的意象直接展现给读者,一定需要额外的注释帮助读者理解这一词的含义。蓝诗玲在A Dictionary of Maqiao中的translator’s note中指出,在她的译文中她不喜欢加入脚注或尾注,因为她认为这样会给读者造成阅读麻烦,同时充满脚注的文学作品看起来很像政治性的文章。因此,在翻译这些文化缺位的意象时,如果原语承载着特定的文化内涵,蓝诗玲更倾向于使用归化的策略,对原语充分理解后进行文化转换。[5]同样,蓝诗玲在理解“逢生干爹”这一词的基础上采用了归化的翻译策略,翻译成“godfather”, 意思是为孩子施洗礼的人,这样西方读者更容易理解原文的内容。
蓝诗玲在翻译鲁迅作品时提出了翻译的忠实再创造性原则。她指出翻译的最基本原则就是忠实于原文。[7]忠实原文的翻译原则要求译者不仅要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还需再现原文的语言和风格。[8]从蓝诗玲的翻译原则我们可以看出,她在《马桥词典》翻译中大多采用的是异化策略,主要想原汁原味地传播中国文化。但是在翻译中对于文化缺位现象,译者还需要采取归化的翻译策略保证译文的可接受性。
(二)译者的表达性过滤
译者的表达性过滤是指在对原文本理解的前提下,谋求恰当的表达。如果表达不当,超出目的语读者的文化认知,这样的文化传播也是失败的。由此可见,表达性的过滤的目的就是让译文读者更好地理解、接受原文化。[3]157
《马桥词典》中有些地方方言以及文化负载词对于译文读者来说是陌生的,如果在翻译中没有译者的表达过滤性处理,读者很难理解其真实的文化含义。所以蓝诗玲在处理文化词的时候,为了更有效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采用了适当的翻译方法进行了微观性的归化处理。
[例4]原语:我喊你做菩萨,喊你做爷老子,快点让我去讨饭。[4]99
译语 :I’m begging for mercy, begging you to be kind masters, please, quickly, let me go and beg.[5]61这是词条“九袋”里的一句话,九袋爷恳求看守所的人放他出去讨饭。“菩萨”一词是佛教词汇,它对应的英文表达应该是“bodhi-sattva”.由于中西方宗教信仰等文化差异,蓝诗玲在翻译时并没有把“菩萨”一词直译出来,而是根据原文的意思解释为for mercy,表现出了九袋爷恳求看守所人的怜悯之心。同样,“老子”一词也是中国民间的表达方式,一般我们中国人口中的“老子”是指父亲或者长辈,显示出地位比别人高,以求得尊重。如果蓝诗玲采用拼音的方式翻译,则需要加一些额外的解释。而这里并不会对作品的大意造成影响,所以译者采用了异化的方式,对此进行解释性翻译,不会给读者带来阅读的困扰和负担。
[例5]原语:你雄狮这一走,一点苦都没轮上,甘蔗咬了一头甜的,骨头啃了一头有肉的,一声喊去了,面前还有爹疼,有娘疼,有这么多叔子伯子热热闹闹送,真真是值得—你要往宽处想呵。[4]78
译语:Your Xiongshi left before trouble came knocking at his door, he was the
cat that had all the cream, then went out with a bang. He’s still got his dad to weep, his mom to wail,so many uncles to give him a good send-off, it's really better this way- you’ve got to think of the bigger picture.[5]71
这句话是当时水水因儿子雄师去世而难过,村里人过来劝他,说雄师这么一走也好,不用承受以后生活中的痛苦了。原语中“甘蔗咬了一头甜的,骨头啃了一头有肉的”是民间的地方方言,用来形容一个人一生中享受生活的一面。译者蓝诗玲基于对这一表达正确理解的前提下,运用了替代转换的翻译方法,把原语中的方言转换成意思相近且西方人熟知的表达方式,这样表达性的过滤弥补了目的语读者的文化认知,更利于文学作品的有效传播。
[例6]原语:有人见此情形有点同情,说全村人的井,就少了你的一口水?他咬紧牙恨恨地说:“多劳多得,少劳少得。”[4]35
译语:When they witnessed this, people did manage a little sympathy: the well was for all the villagers,how could we grudge you a mouthful of water? He would grind his teeth ferociously and say “as ye sow, so shall ye reap”.[5]35
这是词条“神仙府”里的内容。村民在村里打了一口井供村里人生活,马鸣并没有为这口井做出任何贡献,所以他往往去很远的地方挑水,当地村民看到后就劝他用村里的井水,他说他从不接受嗟来之食,自己没有做劳动,就没有资格用这口井。所以“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是中国民间的俗语,译者蓝诗玲对此俗语有了深入理解,在翻译时对此进行了再编码,改译成了西方读者熟悉的俗语,即“as you sow, so shall you reap”.蓝诗玲在再编码的过程中并没有忘记这是村民说的话,带有乡土气息,所以她在翻译时把you换成了ye,这样可以让目标语读者意识到原作的口语化的乡土气息。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译者蓝诗玲由于自己深厚的汉语文化知识,以及频繁的与原作韩少功的交流,对充满中国传统文化的《马桥词典》有了深入的理解,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原作的整体韵味。此外,蓝诗玲在翻译时考虑到了目的语读者的接受性,在翻译的过程中采用了宏观的归化策略,对原作中一些文化符号进行了再次编码输出,消除译文中可能出现的中西文化冲突,提高了中国文学传播的有效性。《马桥词典》的成功翻译不仅让西方读者从侧面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对中国文学走出去具有推动作用,对中国文学外译具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