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元智能理论对地方音乐融入音乐课堂的作用
2018-01-13王晓晨
王晓晨
摘 要:霍华德·加德纳曾经倡导应当要尊重个性的差异性与人的多样性,即“多元智能理论”。这与新课程改革所要求的“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主观能动性”的理念相契合。笔者将以多元智能理念为依据,从“接受音乐的地方性差别,接纳学生兴趣的多样化”“尊重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差异,促进其个性发展”“促进不同地方音乐的碰撞,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等方面入手,对地方音乐融入音乐课堂的作用展开浅显的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 地方音乐 融入 尊重差异 因材施教
中圖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1-0111-01
多元智能理论贯彻了“以人为本,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和多样性”的理念,为时下的高中音乐教学做出了有效的方向指导,亦给我们呈现了一个崭新的教学视野。其终极目的是: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潜能,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促进其音乐素养的提升。下面笔者将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对如何把地方音乐更好地融入高中音乐课堂以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展开论述,望能引起众读者的深思。
1 尊重音乐的地方性差异,接纳学生兴趣的多样化
现今的世界是一个充满不同音乐元素、多姿多彩的世界,地方文化的差异于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音乐文化的差异,地区拥有区别于其他地域的特色曲风,甚至于同一地域的曲风也差别巨大。如极具浓厚地方色彩与独特艺术风格的温州鼓词,便是使用温州方言演唱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其最主要的演奏乐器为颇具特色的牛筋琴。然而温州各地语音与方言的不同,造就了温州鼓词多种多样的特色唱腔。这也就要求教师在授课时做到尊重音乐的地方性差异,根据现有资源为学生讲述更为精确、细致的音乐知识。笔者在为学生讲授温州鼓词时,便请来自温州不同地区的同学上台进行了不同唱腔的表演,并于课余时间组织大家前往温州当地欣赏各具地方特色的温州鼓词。
同学们因为个人鉴赏能力、人生阅历等因素的差异,对不同种类音乐的兴趣程度往往也不尽相同。例如,有的学生对舒缓婉转的古典音乐感兴趣;有的同学则喜欢激烈昂扬的摇滚乐。笔者认为教师要做的便是接纳学生兴趣的多样化和差异性,尊重学生个人的爱好和选择,在授课过程中为音乐课堂融入更多的元素,为同学们展现不同音乐的魅力,以激发其对音乐的学习热情。
2 尊重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差异,因材施教
来自不同地域的学生,从小沐浴在具有地方特点的音乐文化中,其本身具备的音乐基础和音乐素养也各不相同。如,有的学生出生在小提琴世家,有扎实的音乐基础知识,自小便练习小提琴且对西方音乐有浓厚兴趣;有的同学来自深山,天赋异禀天生有一口好嗓子,喜爱音乐而且悟性极高,但是基础知识较差;有的同学则是自幼在家长的要求下学习音乐,拥有一定的音乐知识,但本身对学习音乐没有特别大的天分和兴趣。针对这类情况,笔者认为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身心发展规律,因材施教,帮助其制定适合他们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为其音乐发展创造更为广阔的提升空间。
同时,教师也应当做到公平公正,教育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制定合理高效的教学方案,不可过于偏袒或关注个别学生而忽视了对全班同学的培养。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亦经常引导学生要根据个人情况设定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和目标,鼓励其坚持自己的音乐爱好和追求。与此同时,笔者也倡导学生多接触、学习不同种类的音乐,为自己熟知的地方音乐融入不同的音乐元素,在开拓创新的同时,拓宽自己的音乐领域促进自己个性的全面发展。
3 促进不同地方音乐的碰撞,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不同的地域文化衍生出各具地方特点的音乐,如陕西人民在历代生产和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或豪放奔放,或婉转柔美的陕西民歌;河北人民在劳动中创造出极具当地特色的河北梆子。而正是这些音乐形式千差万别的地方性音乐,使我们的民族音乐变得丰富多彩、魅力无穷。而不同地方音乐的结合、碰撞往往会产生让人惊叹的视听效果。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时常将不同的地方音乐融入课堂,请同学领略不同地方的音乐魅力,同时将两者进行比较和判断,想象若是两者结合将会产生怎样的音乐效果,希望能够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与创作热情。
在音乐作业布置上,笔者亦时常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勇于把地方音乐同不同的音乐元素相结合起来,大胆创造。如,用钢琴弹奏“二泉映月”;把江南小调与古风音乐进行融合创造;在民谣中加入时下的流行元素等。
4 结语
总之,多元智能理论所强调的理念,与将地方音乐融入高中音乐课堂的教学目标相得益彰,且二者均与我国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以人为本,突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理念相呼应。笔者认为应当将二者结合起来,促进学生音乐综合素质的提升,进一步促进我国地方音乐乃至民族音乐的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 梁侠宾.音乐教学要重视学生个性兴趣的培养[J].广西教育, 2007,(34).
[2] 冯长春.关于高中音乐欣赏课的几点调查与思考[J].音乐天地,1995,(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