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弟子规》中“孝道”思想及其在家庭教育中的意义

2018-01-13吕飞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孝道弟子规家庭教育

摘 要:伦理本位的中国社会,家庭教育首要解决的是“孝道”的培育和践行问题。然而,当下中国家庭教育缺失的现状导致了“孝道”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弟子规》中蕴含着丰富的“孝道”思想,阐发其中优秀的文化思想,进行科学的教育解读,对儿童健全品格的塑造,家庭关系的维系,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弟子规》 孝道 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1-0047-02

梁漱溟先生指出中国社会自古以来始终立足于伦理本位。所谓伦理,人与人相与之间,就有了伦理关系。人一生下来,便有与他人相关系之人(父母、兄弟等)。[1]伦理始于家庭,是父母子女间形成的最天然的基本关系,主要靠“孝”维持。在儒家思想中,“孝”构成了伦理思想的核心,成为千百年来中国家庭、社会、国家得以维系的道德准则。家庭,人生最初之学校也。对于子女而言,同父母的关系是要面对和处理的首要关系。这一关系的处理,核心在于“孝道”的培育和践行。纵观当下中国社会,不难发现社会上出现了一个普遍的教育误识,即:学校教育往往成为儿童教育失败的主要责任者,家庭教育几乎逃脱了所有责任。理性审视家庭教育,或许可以唤起社会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回归家庭教育,“孝道”的培育和践行是首要的命题。本文以《弟子规》为例,简述其中的“孝道”思想及其对当下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

1 《弟子规》中“孝道”思想简述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开篇首提圣人教育首先应培养“孝悌”的观点,“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指明了“孝悌”的重要性。《弟子规》“入则孝”首篇,语言虽简,其理甚深,蕴含着丰富的“孝道”思想。

1.1 表明子女对待父母应有的正确态度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子女对于父母的呼唤,应及时地回应;对待父母交代的任务,应及时行动;对于父母的教导,应耐心倾听;对于父母的批评,应虚心接受。

1.2 教育子女应时常反思自己的思想行为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对于子女而言,心智还未成熟,处理问题的能力显然不足,因而不能随心所欲,肆意妄为。不计后果地做了错事,往往会让父母担忧。

1.3 指出子女要尊重父母,不能过分自己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现在家庭独生子女多,孩子往往被过分溺爱,造成了他们过于自我的性格。孙东宇认为这一思想有助于孩子戒除以自己为中心的利己主义,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2]

1.4 提出了子女指正父母错误的适当方法

“亲有过,谏使更。”为人父母,不可能时时事事都对。我们不能因为他们是父母,就不指出来。但也要认识到指出错误,需要适当的方法。要“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也就是说,指出父母错误,劝导父母改正,要做到和颜悦色,态度诚恳。如果父母为此不高兴,就等到他们高兴时再劝谏。父母不听劝,我们虽然会伤心难过,但还是要进行劝诫,即使遭到责打,也是无怨无悔的。

2 家庭教育中“孝道”培育和践行的重要意义

所谓“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3]从老的一辈做起,传到子的一辈,子继承老一辈的孝,代代相传,便衍生出“孝”。当代社会家庭教育中“孝道”普遍缺失,“孝道”的培育和践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1 “孝道”的培育和踐行有助于塑造儿童健全的品格

儿童正确处理同父母的关系,对于他们自身品格发展大有裨益。儿童从尊敬父母开始,推及开来,有助于形成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社交能力。此外,也有助于自身道德的提升。冯文全认为《弟子规》不但提倡“孝”,还强调“悌”,儿童从尊重父母、兄弟姐妹开始,逐渐能够对周遭的所有人都恭敬有礼,那么他的道德修养水平一定会很高了。[4]“孝道”意识的培养、行为的训练,假以时日,必定能帮助儿童塑造健全的品格。

2.2 “孝道”的培育和践行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家庭关系

在中国的伦理社会中,社会的各种关系可以一概家庭化之。中国人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齐家”是整个社会最终和谐有序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所谓的“齐家”,简单来说,就是组织家庭,家庭和睦。家庭和睦的核心在于父母子女关系的和谐,父母子女关系的和谐,其根本在于“孝道”的培育和践行。

2.3 “孝道”的培育和践行有助于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

近些年,子女同父母发生矛盾的事件时有发生,有些事件甚至造成较为恶劣的社会影响。现象的背后,可以看到子女对父母缺乏最基本的尊敬,长幼尊卑的观念完全丧失。《弟子规》教导我们要有尊敬父母的“孝道”意识,尔后才可能在行为上践行。这样,当盾产生时,子女才会懂得“克己”,同父母展开冷静交流和对话,采取恰当的方式解决矛问题。“孝道”意识的培育和践行,有助于家庭良好关系的维持,对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结语

不可否认,《弟子规》确实存在着消极腐朽部分。如,其中“愚孝”的消极思想就常遭人诟病,“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在现行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父母去世,守孝三年的行为显然是不合理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传达出一个重要的思想:学习认识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要深入阐发文化精髓。对于《弟子规》中的思想,我们应深入学习其精髓,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家庭“孝道”培育和践行中,应发扬其中积极健康的思想,舍弃消极腐朽的思想,进行符合现代化家庭教育要求的解读。“孝道”的培育和践行有助于塑造儿童健全人格,营造和睦的家庭氛围,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梁漱溟.中国文化的命运[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146.

[2] 孙东宇.《弟子规》对小学生品行发展的影响和对策[J].基础教育研究,2016(03):23.

[3] 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4:171.

[4] 冯文全 王馨兰.论《弟子规》中“孝”文化的弘扬[J].现代教育科学,2016(11):39

作者简介:吕飞(1993-),男,湖北潜江人,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文化。endprint

猜你喜欢

孝道弟子规家庭教育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尽孝而亲不待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弟子规
绝对“孝道”有悖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