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论与现实研究
2018-01-13伍茜溪
伍茜溪
(楚雄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云南 楚雄 675000)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下行通道,2011―2016年GDP增长率分别为9.5%、7.7%、7.7%、7.3%、6.9%、6.7%,研究表明生产要素配置扭曲、有效供给不足是阻碍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为了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2015年中央确定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引导经济发展的方向,2016年以去库存、去产能、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目标;2017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企业作为经济运行的主体,作为振兴实体经济的中坚力量,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角,面对复杂多变的营商环境,企业的变革和发展也面临严峻挑战。所以,企业必须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才能具有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有学者研究企业能力在企业竞争优势中的作用。以能力为基础的竞争范式日益兴起,并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卓有成效,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强大生命力。而在战略管理领域提出核心竞争力这一概念,是普拉哈拉德与哈默在1990年首次提出,至此,核心竞争力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源泉。企业要保持在行业中的持续优势,就应该有效地培育核心竞争力。于是,我们首先在理论方面综述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成果;其次,探讨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如何培育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综述
1990年,普拉哈拉德与哈默在美国《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企业核心竞争力》,首次提出企业核心竞争力这一概念,掀起了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的变革和研究热潮。在最近的几十年,资源、技术能力、核心竞争力等术语不断出现在经济学和企业管理文献之中,表明以能力为基础的竞争范式日益兴起,企业核心竞争力日益被管理理论界和企业界重视。
(一)核心竞争力与企业战略管理理论
企业核心竞争力源于战略管理理论的不断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过程中,钱德勒、安索夫和安德鲁斯是经典战略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波特是现代战略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提出核心竞争力概念的普拉哈拉德和哈默是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他俩明确了核心竞争力是保持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引导理论研究者和企业家致力于寻求动态环境中的新型战略管理方法。
1.经典战略管理理论:基于环境、市场分析的视角
当以生产者为中心的生产方式转变为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生产方式,企业管理理念也发生了重大转变,那就是企业必须按市场的需求来生产产品,于是,战略管理就研究企业对环境、市场的适应性,钱德勒的研究强调战略决定结构,安索夫的研究强调战略计划,安德鲁斯的研究强调战略设计。SWOT分析模型就是安德鲁斯的重要贡献之一,其主要构架为:公司能够做的方面,包括内部优势和劣势,与公司可能做的方面,包括环境机会与威胁,几个部分之间的匹配得出综合分析结果,从而挖掘企业自身的优势,抓住外部环境所给予的机遇,制定较长时期的发展战略。
2.现代战略管理理论:基于产业结构、竞争优势分析的视角
20世纪80年代后,市场中的竞争因素越来越强,由于经典战略管理理论缺乏对竞争因素的分析,被以波特为代表的竞争战略理论取而代之。波特教授将产业经济学应用于企业战略研究领域,竞争战略理论建立在产业结构分析的基础之上。
企业选择何种竞争战略是成败的关键。竞争战略的选择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进入产业的选择。波特认为各个产业并非提供同等的利润机会,企业应该选择具有高吸引力的、高潜在利润的产业。第二,在产业中竞争地位的确立。在一个产业中处于优势地位的企业比处于劣势地位的企业更有利可图。波特在制定企业竞争战略之前分析的重点是产业结构、市场、竞争对手,这些都属于企业的外部环境,没有分析企业的内部差异。在企业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衰退的行业中仍然有经营得很好的企业,高吸引力的行业中也有经营状况糟糕的企业,即使是低吸引力的产业也需要保持一定数量的企业以满足人们的需求,而企业也不能一窝蜂地进入高吸引力的产业。然而波特却没有对这些做出解释。
3.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基于核心竞争力的视角
美国著名学者普拉哈拉德与哈默提出了以资源、能力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理论,掀起了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的变革和新一轮的研究热潮。两位学者对美国和日本的一些大公司的盛衰进行分析,还对日本许多小企业能够战胜规模与财力比它大很多的大企业的案例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成败的关键。
企业确定竞争战略的程序可以通过图1[1](P52)表示:
图1普拉哈拉德与哈默确定竞争战略的程序
可见,核心竞争力更多的是强调整个价值链上各点的技术或生产专长,涵盖整条价值链。竞争力是具有战略意义的一组业务流程,是每个公司把价值传递给顾客的业务流程。基于能力的竞争者会意识到它们的关键业务流程,并集中管理它们,对它们进行大力投入,以获得长期回报。把核心竞争力拓展到整个价值链,是价值创造过程的完整体现,是从战略内容创新这一角度丰富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
(二)从本质上甄别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性质
1.西方学者对核心竞争力的研究
(1)从要素整合的角度研究核心竞争力
普拉哈拉德和哈默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2](P84)企业生产过程涉及技能不同的部门,这些部门以及各业务单位之间技术整合能力和协调能力的大小,决定了产品供给的有效性,也包含了一件产品提供给消费者的价值和消费者感受到的效用水平。所以,整合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突出特征。
普拉哈拉德和哈默用图2[3](P81)所示的树形理论表达企业核心竞争力:
图2 核心竞争力树形图
(2)从企业知识体系的角度研究核心竞争力
以巴顿(Leonard Barton)为代表人物,认为企业独有的、难以通过市场交易获得的专有知识和信息,这是企业所拥有的知识体系,可以为企业创造竞争活力,学习是提高企业竞争活力的根本途径。通过学习,组织内部的成员掌握了必要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使得学习能力不断提高,并内化为自己的技能和知识流,成为企业价值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核心竞争力的构建起到重要的作用。
(3)从企业文化的角度研究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是独特的、不可模仿的,它根植于组织内部,是企业的灵魂。企业的员工在企业文化的引领下,自觉或不自觉地将文化渗透于企业生产运作和管理的各个环节,所以,组织内达成共识的文化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是培育企业核心力的坚实基础。
(4)从多种能力组合的角度研究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不仅在于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还涉及到生产制造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这是梅约(M. H. Meger)和厄特巴克(J. M. Utterback)的观点。他们认为产品创新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动力。企业通过研究开发,并将研发成果应用于生产过程中,实现技术能力和制造能力两者的融合,不但提高了产品的供给层次,也符合顾客的消费需求,这是多种能力组合的核心竞争力。
2.国内学者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解
在国内,徐二明把核心竞争力理解为由核心技术能力和核心组织能力组成;宁建新把核心竞争力理解为由市场运作能力和系统制度能力组成;鲁开垠把核心竞争力理解为由技术能力和知识能力组成;陈佳贵把核心竞争力理解为由积累性知识和协调能力组成;刘世锦把核心竞争力理解为在企业长期发展过程中,具有稳定并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收益;战略学家管益忻把核心竞争力理解为在企业核心价值观的主导下,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消费者剩余”;芮明杰教授把核心竞争力理解为企业通过产品系列化和服务能力而获得的关键性能力;黄津孚教授把核心竞争力理解为是企业在市场中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资源。
综上,企业核心竞争力可以概括为:核心竞争力是一种根植于企业每一个管理环节和每一个员工身上的价值观、技能、管理和技术诀窍,是以企业资源为依托,以知识和技能为平台整合而成的一种具有竞争性的合力,这种力量将成为企业的内部动力,使各种分散的技能或知识黏合在一起,提高对外部经营环境的适应性,从而整合成一种竞争对手偷不走的能力。
(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企业内部资源的分配,确定了每种资源的特定用途,一旦实施经营决策,资源配置很难在短期内改变。特别是知识积累是一个过程,只有不断地注入存量,才能保证流量与时间呈正向增长。能力是指企业各种能力的综合体系,但并非所有资源、知识和能力都能使企业具有持续的竞争优势,只有能够协调和整合知识与技能的那类知识与技能才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通常来说,核心竞争力必须具备显著增值性、领先性(竞争性)、延展性、整合性。上述四个特性,领先性是从竞争角度来描述核心竞争力,延展性则描述核心竞争力显著的功能,整合性是从构成角度来描述核心竞争力,而唯有显著增值性才是核心竞争力最本质的特性,核心与非核心竞争力的区别就在于它们对实现顾客价值能否有显著贡献。
(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企业具备一定的竞争能力并不表示企业具备持续的竞争优势。为了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企业还需要将各种竞争能力进行整合,聚合成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要经过管理整合,在内向整合上,注重企业内部现有的资源、能力、技能、技术、知识以及组织结构、管理体制等;在内外整合上,当企业内部资源、能力等薄弱时,企业需要通过并购、联盟等方式引入外部的资源、能力,这样,内外资源、能力共生共长,两者的协调整合内化成企业自身的能力;在战略整合上,注重环境动态变化与战略发展方向的协调。
企业的发展是全面提升竞争能力的过程。例如,通用汽车公司将提升质量核心竞争力作为战略重点。通用增加了质量检验人员、严格了质量检验程序,然而通用发现自己耗费了巨大的成本,在这方面却总是没有丰田公司做得好。通过学习丰田公司,通用发现是因为自己不具备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于是学习了丰田先进的企业文化,从而全面提升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包括质量核心竞争力。
综合以上的分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确定过程如图3所示:
图3 企业核心竞争力确定过程
二、新常态下必须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2016年以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紧抓住“三去一降一补”这一战术关键点持续发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传递出中国经济的向好态势,也凸显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积极作用。2017年全国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初步确立了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经济政策框架”,这个框架包括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确认了新常态是今后做好经济工作的大逻辑;强调了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继续优化经济结构,增强创新对发展的支撑作用;贯彻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同时会议还指出,经济运行中产能过剩和需求结构升级矛盾突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必须通过深化创新驱动,全方位做好增长稳定、改革深化、结构优化,从根源上解决重大结构性失衡的突出问题,畅通经济循环系统,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
振兴实体经济是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国家富强的根本,人民富裕的基础。实体经济的发展能够使我国从低收入国家迈向中等收入国家,还将跨越高收入国家行列。由此,提高企业的供给质量,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关键环节,是提振实体经济的重中之重。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从以下几方面阐述。
(一)营造公平市场竞争环境是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1.完善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体制
重大结构性失衡,根本原因是体制机制的障碍,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没有起到决定性作用,导致资源错配,提供了较多的无效供给,致使生产企业产能严重过剩,失去活力。如果让市场机制真正引导资源配置,企业就会深入研究市场变化,发现现实需求,挖掘潜在需求,按消费者的需求结构来配置生产要素和资源,就能达到提高产品供给质量、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的目的,同时提高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率,为我国潜在增长率的提高作出贡献。
2.公平竞争是市场制度的灵魂
竞争是企业改善其产品和服务的动力。通过公平竞争才能发现价格,促使企业努力创新,让传统企业要么自然淘汰,要么转型成为新的产业,使得新兴的、更有活力的、更有效率的、更具生产力的企业能够不断替代效率下降的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才能激发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去寻找新的投资机会,创造新的产业。战后德国“经济奇迹”的实质,乃是“来自竞争的繁荣”。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在市场体系建设中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意见》,为确立竞争的基础性地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3.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
俗话说“放水养鱼”,企业如何做强做大,发展的道路能走多远,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国家给予企业家的市场平台和空间的大小。空间越大,企业家去创造有效供给的积极性越高,开拓消费市场的热情也越高。市场是企业家创造的,例如手机市场、微信市场等,打破当前地方保护、区域封锁、行业壁垒、企业垄断等障碍,有利于增强企业主体地位,保持企业家的信心,有利于建设全国统一市场。
(二)创新是培育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原动力
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强有力支撑,是企业发展的新引擎,是企业结构调整的新动力,创新能力的提高可以不断提升产业的技术含量,保持企业持续的竞争力。企业技术创新可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换代。企业通过技术攻关,形成持续的、系统的创新能力,是企业提高要素生产率的推手,是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企业生产的产品或服务必须与买方需求有效对接,才能提高消费者的价值体验,获得消费者的认可。而企业面对的营商环境是快速变化的,所以必须对环境进行准确分析,企业才能快速行动,在维持原有核心竞争力的同时,持续地获得新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在战略上的创新,可以整合企业内部各种资源和能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产品供给质量,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在战略管理领域,企业跨越不同市场或产业之间的界限,将关键竞争元素重新协调和整合,提升买方价值,从而扩展老市场、开创新市场。在战略管理下,企业以打造核心竞争力作为竞争基础,公司构架侧重竞争力、核心产品和业务的组合,在分配资源时,以业务和核心竞争力为分析单位,每一个战略业务单元都是企业可以大力挖掘的核心竞争力,企业高层管理者在战略构架下分配资金和人员,可以确保公司未来发展。
社会体制机制创新表现为调整一切不适应创新驱动发展的生产关系,建立国家创新体系。在这个系统中,各类创新主体可以协同互动,各种创新要素流动顺畅,实现创新要素的高效配置,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实践载体、制度安排和环境保障。改进创新治理方式,明确政府和企业的界限,才能提高创新资源配置的有效性,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在这样的体制下,企业家们会更愿意创新,而不是套利。
(三)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是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内在推手
企业家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一个企业有没有创新精神,是由企业家主导的。企业家通过要素重组,使创新成果通过产业化进入市场,满足消费者的有效需求,保持企业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企业家站在企业发展的制高点,将整个公司的技术和生产能力整合到核心竞争力中,获得竞争优势。在企业家的行为和精神的感召下,员工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组织内形成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在行为上,员工会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这种认同感在企业内产生亲和力、感召力、吸引力、凝聚力、学习力、创新力和竞争力,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深层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帮助企业适应动态的环境条件,整合资源优势,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铸造符合全员共同利益的团队精神,培育积极向上的企业团队,以创新发展的理念引领企业发展的方向。这些内生的企业元素与企业发展战略深度融合,可以让企业家具有坚定的信念,在企业遭遇挫折的时候,能够矢志不移地坚持下去,最终取得成功。华为的成功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优秀的企业家是企业的中流砥柱,是企业的灵魂人物。保护企业家精神需要加强产权保护制度建设,着力营造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的法治环境,依法对各种所有制组织和自然人财产权的有力保护,使企业家专心于创新创业的伟大事业。
(四)稳定的政策取向是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积极因素
稳定的经济制度和政策取向是稳定市场预期的保障条件。制度供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简政放权是制度供给的关键。稳定的政策取向可以释放生产力、提高生产要素的贡献率。在简政放权理念指引下,许多地区已取得实质性的成效,企业效益的“加法”和市场活力的“乘法”对实现保增长的目标具有积极作用。在稳定的经济制度下,政府界定和明确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游戏规则透明了,每一个人的权利得到有效保证的时候,企业家才可能真正花时间去进行创新。所以补齐发展的短板、制度的短板,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体制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打破垄断,健全要素市场,使价格机制真正引导资源配置。
三、结论
目前,我国经济运行进入下行通道,在某种程度上,受周期性、总量性因素的影响,但根本途径仍然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质量,减少无效供给,增加有效需求,实现这些目标要依靠企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通过资源、要素的重新组合,使得创新成为驱动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从而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一部分具有优质资源和良好基础的企业,需要培育核心竞争力,通过改变产品层次低、结构不合理的现状,使企业重新获得竞争地位。苹果公司能够识别企业发展的关键资源,发现客户的价值需求,把企业资源和客户需求很好地对接,构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得不承认它是很成功的。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步入现代化进程的关键阶段,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认为,经济发展进入“三期叠加”阶段,即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2017年,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引领下,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是自身立足和发展的根本。企业只有具有了核心竞争力,才能围绕“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实现优化存量、引导增量、主动减量,提高盈利能力,提高供给质量,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潜在增长率,从而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1]谢科范,魏珊,桂萍.竞争大战略[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2](丹)尼古莱·J·福斯.企业万能:名家谈企业能力[M].李东红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3] C. K. Prahalad,G. Hamel.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J].HarvardBusinessReview, 1990,(May-June):7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