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苗族织锦技艺传承的式微及数字化保护策略
2018-01-13尹婧安勇
尹 婧 安 勇
(长沙师范学院,湖南 长沙410100)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凝聚了人们数千年的生存智慧和精神追求,是民族的血脉。苗族织锦作为中国著名的少数民族织锦艺术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后汉书·南蛮传》中便有关于苗族先民通过染线织布制作衣服的纪录。通过大量的历史文献可以发现,苗族织锦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种民间艺术世代相传,它随着民间民俗的产生、发展、流传,至今仍保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和艺术风格。
1 湘西苗族织锦艺术特征
湘西苗族织锦分为彩锦与素锦,彩锦一般以本色细棉纱或丝纱为经,以彩色粗棉、毛或丝纱为纬,多用通经断纬法,织出的锦有菱形、几何纹、字纹、团花等。素锦是以细彩丝线为经纬纱按通经通纬法进行织造,仅有经线和纬线两种颜色,常用于手帕、头巾等。
1.1 湘西苗锦的制作工艺
织锦方法有挑织、机织、编织3种[1]。3种方法及工具各有优劣,都体现了苗族妇女智慧的结晶。挑织主要用于宽锦,牵经-上筘-引综线-挑花—穿纬-拉筘-提综线-再穿纬,通过8道工序完成一组。编织和机织主要用于织造苗族服饰中的装饰物比如方巾、腰带、绑腿、背带等。锦带宽幅不大,利用编织的方法,操作简单、便于携带,将经线牵好,上筘,再将一端系于固定物上,另一端系于腰间,用脚绷撑经线手提综线,即可开始编织(见图1)。机织的工序相对较多,可织的宽幅更大。
1.2 湘西苗锦的色与形
苗锦多采用绚丽的色彩,包括红、绿、蓝、黄、紫、橙、白、黑等,尤其偏爱桃红色、玫瑰红色等艳丽的色彩。织锦的配色大胆强烈且独具特色,常见对比色搭配,如红与绿、橙与蓝、黄与紫、黑与白等;有的以某一色彩为基色,配以3~4种色彩组成套色,如以白色为基色,配以黑色,套织蓝、绿、橙色;有的以2~3种色彩作为基色,配以3~4种色彩组成套色,如以黑、白、藏蓝作为基色,套用桃红、绿、紫、橙色等。色彩明快鲜亮、对比强烈却又不失和谐统一,使苗锦在众多织锦艺术中独具特色。
图1 苗族姑娘织花带
苗锦的图案多取材于人们的生活,织娘们除了传承祖先的图案外,还大量运用动物、植物、人物及民族习俗进行锦面的图案创作,如龙纹、鸟纹、蝴蝶纹、鱼纹、枫树纹等。取材多样,织锦图形却与其织造工艺密不可分。由于手工状态下的挑经数纱工艺,织锦图形不利于曲线写实形象的表现,更适合抽象几何形体的表达,织娘们用她们无尽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对饰物进行提炼、概括、变形、夸张,形成了独特而优美的民族纹样。苗锦图案采用几何化的装饰纹样,并以二方连续、四方连续或中心对称等形式组合而成,独具匠心(见图2)。
苗族人民生活的村寨环境幽美,山清水秀,花繁叶茂,谷穗遍地。苗族织娘们用双手创造的精美织物,无论从色还是形,都源于她们的美好生活。
图2 苗锦几何形纹样
1.3 湘西苗锦的审美内涵
苗锦作为苗族人物质生活活动的产品,这是民族文化的一种物化形式,它深刻反映了苗族人的审美情趣、审美观念、审美理想。这一切则源于民族的历史背景、民俗民风、文化观念,经过长期的相互渗透融为一体。苗族人虽生活于偏远、闭塞的环境下,却铸就了他们热情、豪放、坚定、有毅力的品格。苗锦取材于自然,便是他们借助自然万物表达吉祥、幸福、爱情、喜庆、长寿等美好向往。苗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样、精湛的织造技法,这使苗锦更富起伏变化、触感丰富的肌理表现力,显示出了独特的美感特质。图案图形虽受制于工艺技法,却也在不断地发展中,更显现出规则的结构秩序、巧妙的空间分割、恰当的虚实处理、精美的色彩搭配,这些无不体现出对比与调和、韵律与秩序、层次与节奏、变化与统一等形式美法则。苗族织锦所表现的不仅是苗族人的精湛手艺、智慧的结晶,还体现出人们个体的物质需求和精神活动,更是区域苗族人共同的价值尺度和审美理想的真实体现。它吸附并储存着民族的真、善、美的情感,用简朴的艺术形式把苗族人的民族精神充分表现出来,具有一种内在的精神文化价值[2]。
2 湘西苗族传统织锦技艺传承的式微
在恶劣的发展状况和传承环境下,苗锦技艺正遭受着严峻的考验,传统的保护手段在实际保护中发挥的作用较小,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工艺的传承,亟须通过新的手段与方法对其进行挽救性保护,数字化手段能极大地保证苗族织锦技艺以真实可观的形式长久地保存下来,固化和延长其寿命,更重要的是数字化手段能使民族文化深入到大众的生活。
图3 苗锦婴儿背带
2.1 传承模式单一
织锦作为传统苗族女性出嫁的嫁妆,母亲会织造全套苗锦的被套、被面、褥子、枕套等物品随女儿陪嫁到男方,越精美的苗锦制品,越能体现女孩子的贤惠灵巧。由此可见,织锦技艺是从民族文化中衍生出来的苗族女性必备的手工技能,这种技能的掌握并非通过专业的学习,而是母亲(或家族成员)向女儿一代一代的传递,环环相扣,形成一条文化传承链[3]。笔者在湖南省怀化市靖州县调研时,一位织娘说起她认识织锦便是在幼时看到奶奶在织机前一梭又一梭地织出美丽的图案,从小就受到了熏陶。旧时,几乎所有苗族女性都具备熟练的织锦技艺,随着社会、经济、生产生活方式的发展和转变,人们不再保守这份传统,而是希望能利用更加现代化的方式满足自己的追求,这种单一的传承方式使传承链出现了严重的断裂。许多熟练掌握织锦技艺的老人都十分遗憾地告诉笔者,她们的后代都已从事其他行业,不愿学习织锦,即便现在国家重视非遗传承,也由于织锦复杂的操作工艺,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学会。苗族织锦技艺的传承正处于一种濒危状态。
2.2 传承载体骤减
苗族织锦在使用载体上主要分两大类型,一类属于床品类,包括被套、被面、褥子、枕套、枕巾等尺寸较大的织锦,一般用机织而成,较为典型的有湘西芭排;另一类是服饰类,包括花带、袖口、绑腿、衣襟花边、背带等窄幅的织锦(见图3),一般编织而成。苗族传统织锦是一项纯手工织造技艺,从棉花收获后,选花、轧花、弹花(此项为男子完成)、卷花、纺纱、倒纱、浆纱、牵纱、织、染等工序,而这些工序都是用手工操作来完成[4]。在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的冲击下,传统手工艺被工厂化生产替代,人们更愿意直接购买成衣和床品。苗族姑娘出嫁也不再需要织造全套苗锦的床品,而是有各式各样图案、材质、颜色的床上用品可供她们选择购买。传统服装上的绑腿、衣襟花边、花带等装饰物也不再被需要,被当下流行的时装所替代。苗锦已经慢慢消失于人们的生活中。
2.3 传承人老龄化
目前,苗锦技艺从业者年龄主要为中老年人,年龄越大,熟练程度越高。一位年轻的织娘说道:“以前我们这儿每家都有织机,因为奶奶那辈的人都会织,母亲这辈儿的人也有不少会织的,但由于出去打工了,织机都没有了,到我们这辈儿,会织的人就很少了。”在机器化大生产和新的经济体制冲击下,年轻人都选择去经济发达地区工作,获取较为可观的经济收入,加上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不足,导致苗锦技艺传承人出现巨大的断层。随着年龄的增长,技艺的传承人的培养越来越紧迫。与此同时,老人的行动能力和体力都已经严重退化,利用口手相传的方式进行传承已行不通,需要采用新技术、新方法,使苗锦真正得以传承。
2.4 传统保护手段局限
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博物馆文物保存、相关图书出版、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传承、文化旅游开发宣传等[5],虽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在实践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文物的保护虽能展示历史,却无法再生。图书的出版无法及时地进行信息的更新,资源共享也受到场地、时间的限制。社会及学校教育由于师资和投入问题,往往停留在表面,无法深入。文化旅游开发常常在文化与经济两者之间失衡。
3 湘西苗族织锦技艺数字化保护策略
3.1 数字化采集与整理
通过数字记录方式对苗族织锦技艺进行保护。针对苗族织锦的图案和色彩,主要采用数码相机进行拍摄记录;针对苗族织锦的工艺和技法,主要利用数字摄像机进行拍摄采集;针对苗族织锦的历史、故事等,可以通过录音笔、录像机对口述者口述内容进行记录;另外还可利用扫描仪、硬盘录音机、数字音频工作站等设备采集相关资料[6]。对于数字资料的整理应对采集完成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解析、总结,再利用数字技术对素材进行整理、编序、录入,使资料能全面、完整、真实地被记录下来。比如苗锦的工艺流程,虽用视频短片能完整记录,但如在后期整理时,根据每个步骤分段记录,将每个步骤所运用的工具也逐一对应记录,再根据步骤命名编号,这样便能清晰地将工艺流程展示出来。
3.2 数字化保存与复原
建立苗族织锦数字化资源库,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通过文字、声音、图形、图像、视频等方式,实现苗族织锦技艺的保存、保护。苗锦技艺的传承之难在于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产方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维持原有的生活生产方式乃至生存环境,与人类发展的目标是相抵触的。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与虚拟现实等数字复原及再现技术将苗锦织造技艺制作成可视化的虚拟产品,供人们学习、交流。苗族织锦之所以让人动容不仅仅因为它的精美,更是因为它是有情感、有温度、有故事的艺术,利用场景搭建、三维动作捕捉、虚拟现实等技术,实现苗锦织造的虚拟情景再现,解决了时间和空间的问题,更打破了常规的视角,可以让人真实而生动地感知苗锦艺术魅力。
3.3 数字化展示与传播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展示往往借助于专业的博览会、博物馆和文化交流活动,通过声、光、电的效果,以平面显示、全景显示或立体成像的方式,全方位、多视角向大众展示。数字博物馆是借助多媒体、摄影、知识建模等技术,集合包括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知识等内容,并通过互联网、电信、数字电视等途径进行传播,参观者只需通过按键选择便可清晰且详尽地阅览、畅游。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传播媒介也从传统的报纸、杂志、电视、互联网拓展到了各个领域,一台手机、一台平板电脑便可以阅读“整个世界”。苗锦技艺的传播手段同样可以延伸到利用app程序、公众平台、网络游戏、动画视频、文化记录片等方式。
3.4 数字活化与开发
苗族织锦作为苗族文化的精彩体现,在现代化生活的背景下,已经失去了原本生活用品的本质特征。但又由于其精美的图案纹样、绚丽的色彩组合、细致的制作工艺,使其从生活用品渐渐转变为工艺品。这种单一的应用方向势必影响苗锦未来的发展,利用数字化手段进行开发利用势在必行。
3.4.1 苗族织锦应用领域拓展 数字技术为艺术创作、设计实现提供了新的方法与手段。从湘西苗族织锦中提取图形符号,建立图形数据库;提取色彩组合,建立配色数据库,将资源广泛且有效地运用到各个设计领域。例如高级成衣定制、包袋设计、首饰设计、室内陈设设计、家具设计等多个领域。
3.4.2 苗族织锦品牌建设 苗族银饰、印染、服饰、刺绣等传统手工艺在历史的积淀下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知名度,苗族织锦可以与湘西传统手工艺相关联,形成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品牌形象,开发系列手工艺产品。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苗族织锦可以结合湘西旅游开发文化旅游路线[7]。吉祥云锦作为云锦的知名品牌,与云锦研究所和云锦博物馆融合建设,不仅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形象,更为品牌带来了经济效益。湘西地区有其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将湘西传统手工艺艺术展览融入到旅游产业中,在让游客认识传统手工艺的同时,能亲自动手体验。品牌形象通过纸媒、网媒等各种媒介进行推广,既能传播文化,又能带来经济效益,使苗族织锦获得良性的发展。3.4.3 融合教育普及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个领域,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个环节。苗族织锦工艺复杂、工具特殊、操作时间长,不便运用常规面授的教学形式进行教学,数字化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新途径,卡通视频、网络课程、微课、慕课等方式可以全面地展示和教授苗族织锦的历史背景、艺术特征、文化内涵、工艺流程。
4 结语
近年来人们对传统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认知程度大幅下降,使湘西苗族织锦的生存环境岌岌可危,利用数字化技术对其进行挽救性保护无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让人们能更加深刻、全面地认识苗族织锦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使民族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得以传承,更希望通过数字化手段使湘西苗族织锦重获新生,实现地域经济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提升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1] 赵承泽.中国科学技术史纺织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 方圆.苗族织锦的艺术解读[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3(1).
[3] 张晓.妇女小群体与服饰文化传承——以贵州西江苗族为例[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0(4).
[4] 杨光明.贵州苗族传统织锦工艺传承的式微及其原因探析[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1).
[5] 王建明,王树斌,陈仕品.基于数字技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J].软件导刊,2011(8):49-51.
[6] 黄永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49-55.
[7] 王丽娜.“互联网+”时代山西面塑艺术的数字化保护与设计开发[J].湖南包装,2017,32(2):78-81.
[8] 朱诗源.隆回花瑶特色民族艺术的数字化传播与推广[J].湖南包装,2016,31(2):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