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湘西传统服饰工艺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时尚化表现

2018-01-13宋艳辉

湖南包装 2017年4期
关键词:时尚化织锦传统工艺

宋艳辉 丁 晨

(长沙师范学院艺术设计系,湖南 长沙 410100)

湘西地处云贵高原东缘的武陵山脉,世代聚居着土家、苗、侗、瑶等少数民族。偏僻落后、山高路险、穷山恶水阻碍了各民族之间的往来,为了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安逸地生存,各民族人民充分利用大自然中得天独厚的动植物资源,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民族传统工艺,形成了各民族不同的文化习俗:单纯清丽的蓝印花布,绚丽典雅的刺绣挑花,五彩斑斓的织锦,热烈明快的剪纸凿花,喜庆热辣的木版年画,鬼斧神工的木、竹、石雕,精美奇巧的陶瓷器皿和古朴神秘的祭祀绘画等,构成了一幅五彩缤纷的民俗画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现代文明文化的传播,各民族赖以生存的传统工艺不但受到人们审美观念变化的冲击,更重要的是传统工艺繁琐的制作过程与现代化工业的高效率、快节奏格格不入,致使相当数量的传统工艺面临消亡的危机。因而,提炼这些富有民族底蕴的传统服饰工艺精髓,结合自身独到的审美与思维方式,将传统服饰语言与国际时尚舞台相缔结,是文章研究的重点。

1 湘西传统服饰工艺特征

1.1 刺绣工艺

刺绣即绣花,又名女红,是针线在丝、棉、毛等织物上绣制各种装饰图案的总称,具有实用和审美的双重价值,是苗族服饰主要的装饰手段。传统刺绣织物是奢侈品,繁复的工艺、华美的材质,是财富与地位的象征,而苗族刺绣是苗族人们男耕女织的重要经济特征。刺绣针法主要有平绣、辫绣、结子绣、堆绣、绉绣、破线绣、贴花绣、打籽绣等[1],多以红、绿、蓝等对比强烈的颜色为主,色彩鲜艳明快,使人有爽朗炽热之感。面料以绸缎或土布为主。纹样结构主要包括单独纹样、连续纹样、适合纹样和边角纹样,以动植物纹样变形为基本构成形式,常见于头帕、绣花鞋、腰带、肚兜及服装的袖口、裤脚口、裙边、门襟等部位,如图1肚兜,构思奇特、工艺精巧,纹样造型栩栩如生、变幻莫测,既富装饰性又耐磨经穿,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成为穿在身上的史书”。

1.2 印染工艺

印染是指将设计的纹样在胚布上进行染色、印花、整理、洗水等加工处理,从而使织物富有艺术气息。湘西印染工艺主要包括蓝印、扎染、蜡染等。

蓝印花布又称靛蓝花布,古时称“药斑布”、“浇花布”。按染色后的成品效果可将其分为蓝底白花、白底蓝花和双面花3种形式,全凭人工手纺、手织、手染而成。其染织过程是将防染浆剂通过雕版拓印于布面,再浸入植物染料如靛蓝染料中,氧化后即可显出蓝白花纹。蓝印花布面料多以自制的棉布为主,透气吸汗;防染浆剂也是采用天然材料,以石灰、豆粉进行调和而成,有利于身体健康,因而深爱苗族人们的喜爱[2]。色彩以蓝白两色为主,纹样以花鸟植物居多,如图2花鸟纹样,通常用来制作服饰、床上用品、门帘、桌布等,目前一些有特色的宾馆、酒店用得也较多,那种蓝白分明、自然古朴、清新明快的艺术风格,给人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

图1 肚兜

扎染古称“绞缬”,通常是在织物上将设计的纹样画好,根据纹样或色彩的需要用针和线将织物缝成一定形状或直接用线捆扎、折叠、抽紧等防染处理后染色,最后拆线、清洗、固色,使织物呈现出各种美丽晕染效果[3]。染料主要采用天然的板蓝根植物,层层叠叠、扎线松紧不一形成的蓝白斑纹,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随着化学染料的出现,对织物的多次捆扎,不同色彩、不同程度的浸染,使传统的扎染面料由蓝白两色变成了现代的五彩斑斓,如图3扎染面料,五颜六色的扎染服装已成为各大旅游景区一大亮丽的风景。

蜡染古称“蜡缬”,是一种以蜂蜡为防染手段的印染手工艺。用蜡刀蘸上蜂蜡在白胚布上绘制图案,在染色与翻动的过程中,利用蜡与水相互排斥的原理,染液不能渗透或细微地侵入而形成色彩差异,冷却后蜡花自然龟裂而形成“冰裂纹”,再经过加热去蜡、漂洗,使布面呈现独特肌理、变化莫测的艺术效果[4]。传统的蜡染采用当地自然生长的植物作为染液进行浸染,纹样主要是花、鸟、虫、蝶和一些几何图形,如图4蜡染面料,主要用于床上用品。为了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蜡染的色彩丰富多彩,纹样也根据消费者的喜好增加了风土人情,广泛用于服饰、餐饮、旅游、壁挂等工艺用品。

图2 花鸟纹样

图3 扎染面料

1.3 土家织锦

土家织锦又称“西兰卡普”,土语中“卡普”指花,“西兰”指被面或铺盖,因而土家织锦又俗称“打花铺盖”或“土花铺盖”。土家织锦是以红、蓝、黑色等棉线为经线,用色彩鲜艳对比强烈的丝、棉、毛线为纬线,在传统的木制织机上,以通经断纬手工织造的方法反面挑织而成,是土家族传统的手工艺术瑰宝。土家织锦图案排列简洁有序,基本结构以菱形、方格形、复合形等几何多边形为主,常以典型的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纹样形式出现。纹样题材多以自然花卉、人物场景、生活器皿、民间民俗图案为主,如图5织锦纹样,因其色彩艳丽、纹样图案清晰饱满,广泛应用于床上用品、壁挂、日常装饰用品及服装中,如:盖毯、壁挂、地毯、围巾、香袋、提包、服装、鞋垫等,装饰性极强。通过二方连续的形式在单元格内填充适合的植物花卉纹样,形式优美,色彩绚丽夺目,对比强烈,具有鲜明的民族装饰风格。古朴典雅的土家织锦常用在服装的领口、袖口、裙边、门襟等边缘处,用土家织锦作缘边装饰的衣裙常被人们称为“土布花衣”[5]。

2 传统服饰时尚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2.1 传统服饰工艺的传承与创新

图4 蜡染面料

图5 织锦纹样

民间艺术是时代的产物,其内涵与外延随时代的需要而改变,因此湘西传统工艺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在内容与形式上也应体现时代的特征,在传承的基础上满足社会的需要,走时尚化发展道路。传统服饰工艺虽然在一定形式上保留着湘西人民古老的生活意识形态和生命轨迹,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年轻人受到都市文化的影响,对传统服饰工艺越发冷漠,认为传统工艺过时、土气、落后,难以产生经济效益,不愿子承父业,纷纷外出务工,致使精湛的传统服饰工艺逐渐被边缘化,失去生产传承的土壤。因此,在当今多元文化与现代服饰流行时尚面前,传统服饰应主动地与时尚化的设计理念接壤,在遵循时代客观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果断地传承之精华,摒弃其糟粕,借鉴其他艺术文化形式不断推陈出新,融合现代先进工艺技术进行时尚化再设计。在保留传统工艺所创造的文化价值与美学感受的同时,缩短制作周期、降低人工损耗,使传统服饰文化在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逐步实现时尚化、规范化、统一化,这是传统服饰时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本土服装设计师立足民族、放眼世界的根本[6]。

图6 织锦纹样在服装中的运用

2.2 现代消费市场的审美心理需求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引起的时尚趋同化激发了现代人们的审美意识,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传统服饰的消费,从基本的经济行为上升为彰显时尚个性的审美行为,不再满足于产品的实用性,而是追求更高层次的个性化的精神欲求。湘西传统服饰工艺作为展示与传播湖湘传统文化的窗口,在消费者面前展现出的是其浓郁的民俗文化和自然朴素的民风,消费者多数是被其丰厚的民俗文化底蕴而吸引,但这对于身处现代时尚化语境下的消费者们还不够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他们期望这些传统民俗服饰品不只是传统的文化纪念品或服饰收藏品,而是能够在满足他们时尚个性化消费需求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审美趣味、流行趋势和生活需求,运用现代的设计理念和手法进行再设计,使其更和谐地融入现代生活中,成为既与现代时尚服饰接轨又能传承民俗文化的实用性与审美性兼具的服饰品。

3 传统工艺在服饰设计中的时尚化体现

3.1 传统工艺在服饰设计中的平面时尚化表现

民族服饰耐以生存的农耕社会在工业化时代的冲击下已逐渐瓦解,时尚成为民族服饰赖以生存的落脚点。服饰设计中的平面时尚化表现形式主要有数码印花、印染及手绘等,运用这些技法直接或间接地将传统服饰纹样在时尚的包装下,融入现代设计理念,将纹样中的色彩、形状及大小变化、点线面的关系融入现代设计中,以新的设计技法重新载入人们的生活。如图6织锦纹样在服装中的运用,为依坊服饰品牌设计的2015年春夏连衣裙产品,将织锦纹样的色彩、图案与构成形式进行解构、重组,创造于服装的前胸和后背上,营造出局部民族味的奇特效果,使织锦工艺浓郁的民族色彩不仅没有古朴、土气的味道,反而达到了一种视觉的和谐,赢得了客户的好评。

图7 传统工艺的运用

3.2 传统工艺在服饰中的立体时尚化表现

立体时尚化表现方式主要是通过刺绣、褶皱、剪切、撕扯、堆饰(浮雕)、拼贴等传统技法直接或间接地运用于服装的整体或局部,改变面料原有的形态特性,但不破坏面料的基本内在结构而获得,表现形式直观又富有个性化[7]。立体褶饰沿用扎染“捆扎”技法,将缝线收紧或拉伸在面料的表面形成凹凸纹理和丰富变化的肌理结构;拼贴是指将不同材质、不同形状、不同风格的面料,按照点、线、面的构成规律运用拼缝的方式塑造出富有立体感的特色服饰,产生绚丽多彩的视觉效果。如图7传统工艺的运用,运用立体褶饰技法将面料按照设计的图形捆扎、抽紧,赋予面料新的生命,与拼贴技法相结合,合理地运用于抱枕设计中。在服饰设计时,以刺绣、镂空、褶饰等传统工艺为核心,融入西方时尚元素,面料采用真丝、羊绒、棉、麻等天然面料,以简洁大气的款式造型创造出时尚潮流的新中式服饰,受到大量的社会名流、国际友人及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界人士的喜爱,如日本的褶皱大师三宅一生、法国Dior首席设计师约翰·加利亚诺的设计作品,永远少不了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身影。

4 结语

湘西传统服饰工艺古朴典雅,是我国民族文化艺术的宝库,其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资源聚集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但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传统服饰工艺的全手工制作,生产周期长,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与现代化高效快速的生产方式格格不入,使传统服饰文化成为一种戏剧化、仪式化、观赏性的商品文化。把握传统服饰文化价值“神”的核心,提炼其传统服饰语言元素,总结其款式特征、色彩要素、结构造型、人文因素等,挖掘其深厚的文化内涵,通过视觉意象的传达和新的表达方式与现代的设计理念、手法和谐融合,使民族服饰语言走上国际时尚舞台。按照现代人的审美标准,创造出符合现代时装市场需求的服装,使之重新纳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完成真正意义上的传承和创新发展民族服饰文化产业,同时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这是我们当前面临的迫切任务。

[1] 周梦.苗侗女性服饰文化比较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 2010,(5):98-102.

[2] 唐帆.湘西蓝印花布图案与艺术形式研究[D].株洲,湖南工业大学,2009,(6):15-20.

[3] 卢玉琪.扎染褶皱结构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新性应用[D].北京,北京服装学院,2016,(12):4-22.

[4] 周成飞.贵州地区蜡染“卍”字纹研究[D].北京,北京服装学院,2016,(12):10-59.

[5] 冉红芳.土家织锦文化变迁研究[D].北京,中南民族大学,2007,(5):2-20.

[6] 王莉诗.土家族服饰时尚化研究[D].武汉,武汉纺织大学,2013,(3):21—45.

[7] 周祥.传统民间艺术对服饰时尚潮流的影响研究[J].湖南包装,2016,31(3):47-49.

猜你喜欢

时尚化织锦传统工艺
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瑶族织锦
西兰卡普:土家族的织锦与史诗
传统工艺的活态化传承
旗 袍
纹样时尚化研究
智能化、时尚化,这个CKE上的好孩子有点不一样
织锦古韵(七绝)
浅谈“锔瓷”传统工艺及其发展趋势
关悦:时尚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