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院校社会工作对专业教师核心素养提升的思考
2018-01-12姚璐
摘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与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的核心素质有着直接的关系。一个合格的社会工作专业教师要对专业价值观、专业基础知识、综合理论背景以及实践能力等核心素质全面掌握。新时代的发展,社会竞争压力不断增加,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教师的核心素养要不断加强,这对未来社会发展十分重要。文章将对高职院校社会工作对专业教师核心素养提升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探讨,希望对未来人才的培养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职院校;社会工作;教师核心素质
社会工作专业的本身是高职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在核心素质方面应深思的问题。相关人士表明,社会工作是秉持利他主义价值观,科学知识基础的掌握十分重要。教师在对综合理论背景的表现是利用科学的方法、帮助困难群体解决生活困境或协助人个与环境相互适应。随着社会各行各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而培养专业人才的机构无非就是高职院校或一些社会专业机构。其中,高职院校对于社会工作专业的人才培养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目前,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高职院校的社会工作专业的相关专业已逐渐被取消,社会工作专业教师未来的发展前景另人甚忧。目前,我国多数高职院校在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的聘用上也没有足够的重视,所以本土教师依然是高职院校社会工作教师所依靠的对象。针对目前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的核心素养还有待提高。
(一)强烈的专业价值观。社会工作专业的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社会工作,所以对于具有一定價值导向的社会工作学科要形成强烈的专业价值观。尊重个人的价值与尊严、个人潜能的改变、尊重多元性、保密与隐私权以及对社会改革与社会正义的承诺等都是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所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那尊师重道,尊敬老师,听从教导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传统教育的根本。对于中国传统教育而言,很多教育方法已不再适用快速发展的社会进程,过去填鸭式教学以及应试教育在教学中主要以教师为主体,没有让学生充分的展示自我,对学生的尊重也自然不够。对于从小接受传统教育的学生而言,他们失去了自主性,没有独到的见解,甚至到大学时期还过于依赖老师,在整个学生生涯中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社会工作的多元性也没有充分理解。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无论是在内容还是思想上都没有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社会工作的价值所在。
(二)专业的知识基础。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在现阶段是较为明显的,所以对于教师队伍的专业性也有较高的要求。而目前,我国现实的发展却是具有专业背景的教师少之又少,以非社会工作专业居多。这些非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师虽然在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法学等学科的专业素养较强,但毕竟不是社会工作专业,所以对社会工作专业知识的欠缺依然存在。专业和知识基础可以提高社会工作专业的素养,而一旦教学失去专业性就会导致教学本质上的改变,所以对于学生专业价值的培养会有所偏颇。社会工作专业教师要想掌握专业的知识基础,就要对社会工作系统知识不断学习和积累,掌握一定的技术与方法,这样才能养成专业的素养。
(三)综合的理论背景。基础理论与实务理论是社会工作专业的特性。利他主义是社会工作的理论背景。无论是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以及教育学、法学等学科进行分析,社会工作专业都要具有浓厚的综合理论背景。而我国高职院校目前的发展现状是多数社会工作专业都是研究生毕业,他们在知识的掌握和教学方法上都与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有一定的差距,无论是在阅历还是经验方面都有一定的不足,所在教学中对于综合理论知识的运用与社会实际的应用都没有较好的诠释。
(四)较强的实践能力。较强的实践能力是社会工作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对于社会工作的专业素养是要在人际沟通方面、连接资源能力方面、撰写策划方面、组织活动的能力以及团队的协作能力、公关协调能力等方面都要有所掌握,这是对社会工作实践能力的考验。这些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的指导,所以教师首先应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要对书本知识以及实践工作全面掌握。
二、结合四点核心素质,加强高职社会工作专业教师核心素质的建议从高职社会工作专业教师所需具备的四点核心素质的角度分析,当前高职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的核心素质存在困境,包括专业价值观不强、专业知识基础不够扎实、综合理论背景不够全面、实践能力不足等。
(一)增强教师专业价值观。对于高职社会工作专业教师专业价值观不足的问题,教研室主任可以增加针对教师的专业价值观的理论和实践培训工作,从而提高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对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关注度。同时,科班出身的教师和非科班出身的教师可以形成一帮一的结对,科班出身的教师帮助非科班的教师内化专业价值观并进行实践。学校在招聘教师的环节上,尤其要重视专业价值观的问题,从面试到笔试都要注意筛选专业价值观较强的教师。
(二)夯实教师的专业基础。首先,学校应优先聘请有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背景的教师。一般而言,科班人才在专业价值观上更坚定,在学术潜力上更有后劲。此外,学校应适当聘请专业机构任职的社工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从而带动校内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升。在专业课程标准和课程设计上,教师应推陈出新,灵活设置理论和实践课程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分析、沟通、协调和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田玉荣;从社会工作专业的特质看“专业导入教育”的课程设置[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陈谨祥;郭荣华;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J];社会工作;2004年10期
[3]陈清丹;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对专业认同的调查——对北京地区三所高校的调查研究[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5年S1期
[4]张剑;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5]卓彩琴;张兴杰;钟莹;苏巧平;社会工作专业的魅力在实践中展现——华南农业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反思[J];社会工作(学术版);2006年04期
课题名称:高职院校专业师资队伍核心素养提升的研究
课题类别:黑龙江省职业教育学会“十三五”规划课题
课题编号:GG170263
负责人:李春光
研究人员:郭宇、杨青竹、姚璐、张茂秋、索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