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2018-01-12肖敏

神州·下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情境教学研究策略

肖敏

摘要:在小学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师必须结合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最新要求,积极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鼓励学生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中养成端正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便在未来社会的人才竞争中展现出绝对优势,真正体现出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优质成果。情境教学与语文课堂的有机融合,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本文针对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情境教学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情境教学;策略;研究

引言:

语文是小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文化知识的深入探究,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顺利迎来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更加辉煌的明天。情景教学法的合理应用,需要广大师生的高度配合。教师及时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结合学生的主体需求设计出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开阔学生的想象空间,促使学生阶段性成长任务的高效完成,学生积极跟随教师的正确引导,在自主分析与独立思考中走向更大的成功,这是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也是教育现代化長远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利用语言描绘情景

语言是表达内心情感的最佳方式。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选用恰当语言描绘教学情景,同时关注学生的认知情况,不断调整课堂的教学方向,不断控制课堂的教学节奏,在特定情境的熏陶渲染中,活跃语文课堂学习氛围,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意识,指导学生主动投身于知识的海洋尽情遨游,确保教学质量的同时优化课堂结构,从而真正体现出小学基础教育的最高价值。语言对小学语文教学趣味性的持续增加有着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1]。比如,在《秋天》这篇文章的学习过程中,由于文章中对秋天的意境进行了一定的描述,如何能够帮助学生在恰当的时间内充分的对秋天所具有的风景以及魅力进行描述则成为了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关键。对此,教师就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为学生展开教学:在课程开始之后,教师则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秋天是我们生活中非常有特色的一个季节,当秋天来了时,我们的周围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并在问题提出之后让学生以畅所欲言的方式对自己生活过程中所具有的经验以及观察来发表自己的意见。而当学生都对自己的意见表达完毕之后,教师则可以开始让学生对文章中的插图进行观察,并进一步的通过自己所具有的语言对他们所看到的进行描述。而当学生描述完之后,教师则可以安排学生正式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学习,并使其能够更为细致的对文章对于秋天所进行描述是怎样的、文中都描述了怎样的秋天景象、其在描述过程中都使用了那种修辞手法以及优美词句等等。通过这一系列方式,教师则通过语言描绘的方式帮助学生创造出了一种更为生动、具体的学习情景,从而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激发的学习欲望和阅读兴趣,并获得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巧用图画烘托情境

巧用图画组织情境教学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与学习水平。在实践教学环节,教师应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采用插图、挂图方式刺激学生的兴奋点、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进而使学生在动态学习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求知欲望。当学生已经对教材内容起到注意后,教师则可以适时根据图画同课文之间所存在的联系以及相似之处以图导文,图文合一,并通过对比、点拨以及启发等一系列手法的应用来引发学生的想象,帮助学生更好的琢磨文字所体现的画面,从而在这个氛围中感受到文章的内容之美。比如,在《黄果树瀑布》这篇文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实际文章学习之前先为学生播放关于我国黄果树瀑布相关的幻灯片,从而以这种最为直接的方式帮助学生去体验黄果树瀑布所具有的这种震撼视觉。进而在感受到这种自然气息的同时能够以一种非常向往的感觉去开始本篇文章的学习,这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效果的提升也是十分有利的。

三、应用音乐创设情境

音乐能够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也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音乐的渲染下找到学习语文的乐趣。所以,我们要选择恰当的音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创设有效的音乐情境来展现语文学科的魅力,继而使学生愿意自主地走进语文课堂。例如,在教学《一面五星红旗》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人物的内心变化,也为了让学生体会五星红旗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授课时,我首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了歌曲《红旗飘飘》,亲切的歌词充满激情,明确而富有动感的旋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所以,在创设音乐情境中我们要立足于文本,真正发挥音乐的价值,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讲究思维设置情境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符合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感知,都非常具有画面感,老师要利用这一特点,在创设情境时多利用图画,将文章中的画面真实再现出来,利用图画给小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并通过循序引入的方式锻炼小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2]。例如,在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文章时,很多小学生可能根本没有见过小兴安岭,文章中描写得再美丽,小学生心中也很难形成真正的影像来体会这份美丽,很难与作者形成共鸣。这时,老师可以多找一些小兴安岭的照片或者视屏资料,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看到小兴安岭的美丽,形成更加具体的感官体验,增强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授课时,老师可以先行讲解文章内容,再通过影视来丰富授课内容,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也可以通过布置作业来提高学生对文章的分析和总结能力,以此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关键点是引导小学生全面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语文教师的责任非常重大,教师自己要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入情境教学法,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试着营造轻松的教学环境给学生,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可以独立自主的去思考问题,进而学生建立语文思维,提高教师语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戴明.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性分析[J].新课程学习:上,2015(01).

[2]隋朝仪.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14(12).endprint

猜你喜欢

情境教学研究策略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