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几点思考

2018-01-12刘静

神州·下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对策语文

刘静

摘要:阅读,是一种领会和感悟文本中的文字内涵与意义的个体认知活动。现代阅读学理论认为,阅读是符号、语言和思维相互作用的过程。阅读是理解和吸收信息的主要手段,也是中学语文学习的主要目的之一。阅读能力是诸多语文能力中最基本的相对独立的能力,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准的重要尺度。因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阅读能力;语文;对策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语文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实现学生阅读能力质的飞跃。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一、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在过去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占主导地位,学生多是被动的学习。在课堂上,教师把大量时间和精力花在课文分析上,把生动的课文肢解得支离破碎,把本应给人以美感、情感教育的语文教学变成了学生毫无兴趣的学科,把一篇篇美不胜收的经典文章,变成了干瘪的字词句篇章、读写听说练的应试训练题。教师这种肢解式的训练和架空的分析方式使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使他们已经形成了思维惰性和思维惯性,习惯了所谓的“标准答案”,有些学生甚至在没有读懂文章的情况下被迫记住一些“僵死”的答案。这样,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和习惯的养成,而且严重影响了阅读能力的提高。

教师想要扭转这种局面,首先要转变观念,以引导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是,这并不排斥教师必要的讲析、点拨。在教学中,教师要切实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备教材更要备学生,精心设计阅读课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多采用启发式提问,让学生多思考、多阅读。此外,教师还可增设自主阅读课、思维训练课,以“一切服务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目标,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满足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并给予他们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保持对语文阅读的热情,从而提高课堂阅读的效率。

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作为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要想提高学生在阅读方面的能力,首要任务是提高学生在阅读方面的兴趣。为了激发学生在阅读方面的兴趣,需要从语文教学模式方面进行改变,即把领先的科技设备引入进课堂教学之中,从而给阅读教学营造优良的教学情境,这样,学生会积极主动进入到情境当中,最终提高学生在阅读方面的兴趣。

例如:在讲解《雨巷》这篇文章时。为了增加学生对这篇文章意境的了解,教师可以结合本内容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融入到情境之中学习文章。在诗的开头,就呈现了江南寂寥的雨巷,同时看到飘过的丁香一样的姑娘。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将这一场景直观地感受这些诗,促使学生融入到颓败且悠长的城墙中。学生通过观察这些萧索的场景便更能理解作者心中希望的迷蒙以及渺茫感。让学生遵循着诗人的足迹,在观看图片以及阅读诗的过程中更深层次地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注重阅读方法指导

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好的阅读方法,只有掌握了好的阅读方法,才能够轻松地荡舟书海,才能体验到读书的乐趣。

(1)摘录和随感。教师要引导学生随时把精彩优美的词句、片段摘录下来,广撷博采并加以吸收,学以致用。鼓励学生养成写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以写促读。

(2)精读与略读。精读就是对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想边批注。略读就是快速浏览全文,以了解全文的性质、内容和规模。

(3)反复阅读选文,养成二次阅读习惯,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读是基础。现在教材中所选的课文,大都文质优美,有真情实感。教师要让学生通过“读”实现“读者与作者,读者与文本,读者与读者”之间的“对话”,缩短读者与作者、读者与文本、读者与世界的距离。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对材料进行浏览、细读、品读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应要求学生做到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其目的在于让学生熟悉课文、读通课文、读懂课文。在平时练习中,学生做完阅读,唯一可做的就是对答案。事实上,纠正答案后对文章的再次阅读往往至关重要。二次阅读能真正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提高阅读水平。

四、结合课文进行训练

借助教材中的课文指导学生阅读,是逐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现在的语文教材选材比较广泛,内容比较丰富,蕴含着丰富的语法知识。针对这些特点,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注重标题理解、单词讲解技巧、课文理解题的設计等,引导学生从中学习到丰富的语言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如教学艾青的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时,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弄清楚作者的思路、整首诗由哪几部分组成等。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得出第一部分主要是交代大堰河的悲苦身世,表达自己对养母的深切怀念与痛悼;第二部分会议大堰河一生,刻画大堰河的美好品德,抒发对她的感激:第三部分写大堰河死后的凄凉及家人的苦难遭遇;第四部分赞美大堰河,抒发对大堰河的深切怀念。这样学生通过阅读,了解这首诗属于叙事抒情诗,是歌颂伟大的母爱的。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思考这首诗,作者没有给出完整的大堰河的故事,主要是通过一些片断化的回忆倾吐对大堰河的深切怀念与赞美之情。

总之,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多种多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阅读教学思想,切切实实地做好学生阅读技能的指导工作,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轻松地体验学习语言的乐趣,丰富学生的语言文化知识。

参考文献:

[1]曹国庆.高中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2010(10):41-43

[2]徐雁.从“苦学”到“乐学”--浅谈语文阅读兴趣的培养[J].语文天地,2015(4):77-78

[3]李春女.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J].中学语文,2011(9):46-47endprint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对策语文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