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也谈国画色彩在美术作品中的运用

2018-01-12张海林

神州·下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美术作品运用

张海林

摘要:色彩,作为国画作品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其对于作品内涵的表述有着精准逻辑和阐释,对于作品成型和意义的表达有着重要作用。重视国画色彩,并关注其在美术作品中的运用和表达,理应成为美术工作者和爱好者关注的重要方面。本文着眼于国画色彩,尝试在简要概述当前国画色彩在美术作品运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和寻求其在美术作品中运用的优化,以为美术工作者和爱好者互相探讨与共同提高提供启示。

关键词:国画色彩;美术作品;运用

中国画,简称国画,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象征,国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对于丰富和发展艺术内涵有着重要作用,其所形成的作品,更是装点世界的重要形式。为了增强美术作品效果,不少元素被有效融入其中,国画色彩就是典型代表之一。色彩作为增进国画作品效果的重要表现形式,需要加以重视。当前有关国画色彩与美术作品研究的文章很多,本文从不同层面探究国画色彩在美术作品中的运用。

一、国画色彩在美术作品中的运用现状

常言道:“欲知其所以然,需要先知其然”,因此,要想寻求和分析色彩在国画作品中的运用自如,就必须先了解国画色彩在美术作品中的运用现状。

总体而言,目前国画色彩在美术作品中运用较广,且对美术作品的质量提升、内涵表达产生了积极作用。当前国画色彩在美术作品中的运用方式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作为光源色,运用于美术作品中,让物体在不同光线之下产生出不同的颜色。第二,作为固有色,让美术作品在正常光照下呈现出其原本的颜色。第三,作为环境色,将物体自身的色彩进行改变和调整,使其展现方式更为鲜明,增强美术作品的表现力。这三种运用方式,都在一定程度上对美术作品的质量提升奠定了基础。

但是,目前国画色彩在美术作品中的运用,也呈现出较多问题。笔者通过文献阅读和梳理,进一步理清了各方面问题的集中表现形式,发现当前色彩在美术作品中运用的主要问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部分不是专业美术工作者和美术爱好者对于色彩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国画色彩运用上较为随意,且很难进行精心设计,同时,部分美术工作者运用国画色彩的积极性仍旧有待提升,更是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美术作品质量的进一步提升。第二,国画色彩与墨的科学处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一直是美术工作者有待提高的重要方面,其对国画色彩与墨的关系的重视度需要进一步提升,并且,在部分美术工作者的作品中不难发现,其对国画色彩与墨相乎应方法的运用很是贫乏,影响了美术作品质量。第三,国画色彩的基本原理,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美术作品的内涵诠释和发展,但是不少文献资料表明,当前美术工作者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工作者在运用国画色彩于美术作品时,并未对国画色彩原理有着清晰的了解,这无疑不利于美术作品的制作。第四,初学者甚至于部分美术工作者对国画色彩运用于美术作品中的练习重视不足,而且在进行美术作品制作之前,或者说在进行美术作品知识的学习之后,并未注重国画色彩的练习。不仅在这两个环节,其他诸多环节中,也难以做到多练习、多提升。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国画色彩运用于美术作品的基本困境,需要采取相应举措予以突破。

二、国画色彩在美术作品中运用的优化策略

(一)提升重视,积极运用

美术工作者的重视程度,理应成为增强国画色彩在美术作品中的运用的重要一环,但是,出于诸多方面的原因,在当前国画色彩在美术作品中的运用里,作者的重视程度亟待提升,整个美术作品制作活动在这一现状的推动下,很难获得质量突破性提升。因此,要想进一步提升作者在增强国画色彩在美术作品中运用的意识,必须改变这一现状,采取多种举措促进其意识层面的提升,加强对国画色彩在美术作品中的重要性的基本认识,进而增强在创作过程中对国画色彩的重视程度。

哪些举措可有效提升美术工作者对色彩的重视程度?笔者认为,举措的采取,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施加不同的策略,不可一成不变,更不可肆意而为,同时,要注重明确举措施加对象,致力于作者自身作为意识的推进和提升。美术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国画色彩对于美术作品质量提升的显著作用,并发挥自身主动性和积极性,强化运用国画色彩的意识,增进运用国画色彩的能力。美术工作者要善于借助多种资源,尤其是网络资源,获得运用国画色彩的基本技能,亦可通过观摩成功案例的展示,进一步增强对国画色彩在美术作品中的重要性认识。

(二)着眼分类,善用对比

国画色彩,作为美术作品中的重要元素,其有着自身的特性,只有了解国画色彩的特性,并掌握好、运用好这些特性,才可更为灵活、更有成效的将其运用到美术作品中,突出主体效果,提升作品艺术价值。国画色彩的分类,就是其重要特性之一。要想更好的将国画色彩运用于美术作品中,必須了解美术作品的分类,善于运用色彩对比,充分打造更为吻合美术作品需求的效果。这一目标的达成,需要合理有序地理清色彩分类,提升美术作品视觉成效。

具体来讲,国画色彩分类主要包括两种形式,本文更为侧重视觉效果分类。其主要是分为中性色、彩色两种。美术工作者和爱好者应该认识到中性色主要包括白色、黑色、灰色等,其基本上没有任何色相,这一点美术工作者必须明确。而中性色的功效主要在于将色彩对比相对强烈的情况转变的相对柔和,增强视觉效果。彩色则与此相反。美术工作者和爱好者在将国画色彩应用于美术作品过程中,需要着眼于这一分类,善于借助其实现色彩对比,墨色结合,要把中国画与其他画种的着色方法区分开来,以增强其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三)了解原理,强化感知

国画色彩具有一定的感知功能,这点在诸多研究中已经被有效证明。要想充分增强国画色彩在美术作品中运用的效能,必须注重国画色彩感知功能的发挥。那么,何为国画色彩感知功能?其主要是指:作者作为美术作品的制作者,在掌握调色基本规则的基础上,可以调制出眼睛所能感知到的各种色彩。因此,美术工作者要想有效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了解和掌握国画色彩产生的基本原理。与此同时,我们需要知道,在有光的条件下,眼睛可以感受不同物体的缤纷色彩,而作者需要做的就是借助国画色彩产生的基本原理,进行美术创作中墨色与彩色的深入融通。endprint

本部分结合国画色彩的基本原理之一“色相”,进行简要说明。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个红彤彤的苹果,其本身所带的红色,我们可以称之为固有色,其就是色相的具体表现。在掌握国画色彩产生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加入不同分量的水和其他颜色,对这一固有色进行调和,固有色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其色相就会发生变化。根据这一规律,美术工作者和爱好者可以经过进一步加工和制作,将其组合成为新的颜色,呈现出新的视觉效果。这就是了解原理,强化感知的重要体现。

(四)注重练习,增强实践

练习,不仅是增强国画色彩对美术作品提升作用的重要方式,更是强化美术工作者和爱好者对国画色彩运用能力的重要举措。注重练习,应该成为自觉行动,以增强国画色彩运用实践,切实提升国画色彩在美术作品中的运用效果。练习的方式,要根据作者自身的情况而定,尤其是美术工作者爱好者的兴趣特征,如有的作者在设计和运用国画色彩时,喜欢用真实的色彩直接开展相关练习,用真实的效果来检验和提升自身对国画色彩效能的认知和了解。但是,也有美术工作者出于各方面的原因,喜欢借助网络手段在绘画板上进行练习,借此提升自身对国画色彩运用于美术作品中的能力和水平。

具体来讲,美术工作者和爱好者注重国画色彩在美术作品中的运用练习,以增强实践,需要多方面的共同促进和努力。内部因素,也就是美术工作者和爱好者自身而言,要加深对练习的理解力,切实保证练习成效能够深入落地。外部因素而言,与美术行业相关的群体,要致力于为美术工作者和爱好者创设良好的练习环境,尤其是良好平台的建立,让整个练习和创作过程更加多元化、更加人性化、更加逼真化。唯有作者與外部群体协调一致,共同努力,方可真正促进其练习效能,进而增强美术工作者和爱好者的实践机会和实践能力,切实提升国画色彩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成效。

三、结语

总而言之,不难看出,讲究色彩在中国画里的运用,是画好国画的重要条件,是提升色彩对于美术作品所产生良好效果的重要环节、是对美术作品意义充分表达的基本要求。其可有效增强美术作品感染力,提升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因此,美术工作者或爱好者需要注重色彩在美术作品中的这一效能,善于采取多种举措将色彩更好地运用于美术作品中。笔者在本文中所阐述的四种观点,希望可提供一定参考。

参考文献:

[1]王建丽.色彩在绘画作品中的表现力[J].黑河学刊,2011(6):30-31.

[2]王谦.绘画作品中色彩应用的分析与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3(17):14-16.

[3]刘启.美术作品中的色彩简析[J].参花,2014(24).endprint

猜你喜欢

美术作品运用
美术作品欣赏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