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保障机制构建之探索

2018-01-12黄月郭婵

职业·中旬 2017年12期
关键词:教师专业化保障机制职业院校

黄月+郭婵

摘 要: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其内在知识结构和专业实践不断提升与更新的过程。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系统不完善,缺乏相应的保障机制,严重影响甚至阻碍了教师专业化发展。从人力资源发展的角度,本文以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为例,就如何构建教师专业化发展保障机制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以期建立相对完善的教师专业化发展保障机制。

关键词:职业院校 教师专业化 保障机制

课 题:本文系广东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课题“关于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以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为例”(201503Y06)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目前,我国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系统普遍不完善,缺乏有力的保障机制,严重影响甚至阻碍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一、教师专业化发展与存在的问题

不同研究者对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解见仁见智,一般可概括为两方面:一是“教师专业·发展”,即突出教师这一职业的专业化发展历史过程;二是“教师·专业发展”,即“教师教育”,强调促进教师自身由非专业人员成为专业人员的过程。笔者所探讨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简单而言是第二种理解,即教师专业知识、技能、情感意志、态度等专业素质与结构形成、发展及完善的过程,是教师从新手型教师到相对成熟型教师,再到专家型教师的多阶段、连续性的专业成长过程,涵盖了职前培养、职后培训及在职继续教育等环节。

二、构建教师专业化发展保障机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一是适应社会与个体发展的需要。以“教”化人,以“育”塑人,基于教育的角度,就个体和社会间的关系而言,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促进“个体社会化”与“社会个体化”的教育过程。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进程中,若缺乏专业化的知识技能,则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进而阻碍了学生个体的发展。因此,必须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一定保障。

二是符合现代化教育改革的要求。在一切教育的发展与变革中,教师均是不可或缺的角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对教育改革的成败具有直接影响。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出了新要求,进一步明确了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角色定位,即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与创造者。这需要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为目标,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化发展,丰富教学的专业化知识,提高教学的专业化技能,以适应现代化教育改革对教师发展的新要求。

三是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与发展动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教育改革与促进教师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有了保障,在满足学生成长和发展需要的同时,也为教师进一步组织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教师专业化发展保障机制的主要内容

所谓保障机制是为实现特定的目标而联合与之相关的要素开发、制定和实施的保障性措施,以及由这些措施所构成的系统及其相互关系。保障机制涵盖了不同层面、不同功能定位的机制,既有精神上的机制,如认定机制、晋升机制等,又包括物质上的机制,如激励机制与经费投入机制;既有法律法规上的强制型机制,也有政策与管理方面的导向型机制。

教师专业化发展保障机制是指为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在教师职业生涯的各个阶段,为教师知识的积累、技能的形成及能力的持续提高等方面所实施或提供的各类措施,如规章制度、经费投入、管理等保障性措施。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个多阶段、连续性的过程,与之相关的保障措施也贯穿于职前、职后及整个职业生涯的全过程,应注意以下方面。

一是保障的内容应覆盖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各个方面。

二是保障的方式应随着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及保障措施的变革适时调整。

三是保障的研究与制定应统筹各部门力量,密切联系实际情况。

四是保障的实施过程应科学规划与实施,协调各方,争取支持与配合。

完备的保障机制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制度保障,包括贯穿于职前、职后及整个职业生涯的培训、考核、晋升等制度。

二是经费保障,与制度相适应的培训经费、考核奖励等经费投入。

三是管理保障,为教师自身发展提供职称晋升、技能等级提升、学历进修等服务。

四是薪酬保障,不断优化薪酬改革方案,为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提供物质动力。

四、教师专业化发展保障机制的构建

为构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力保障机制,笔者以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为例,从人力资源发展的角度,结合工作经验,从制度保障、经费保障、管理保障及薪酬保障四方面分别进行了实践探索。

1.制度保障

规章制度保障将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明晰的指引、适切的督促与有力的约束。

(1)注重岗前培训,明确岗前培训内容。一方面,组织新教师参加广州市属技工院校每年度组织的新入职教师师资培训班,有助于新教师从技工教育的层面了解技工教育特点、现状及发展趋势,示范公开课、听课评课、班级管理、学生心理特点与应对策略、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职称评审、上岗资格证政策等与教师自身发展息息相关的内容,增强新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另一方面,结合学校实际,每年集中进行新教师岗前培训,主要内容涵盖学校办学理念、发展特点及校园文化环境,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与工作管理系统,课堂教学理念、课堂教学流程以及师德师风教育等,有效促进新教师对学校及具体岗位工作的初步认识。

(2)完善教师培训制度,明确培训报销规定。为鼓励教职工积极提升自身素质,加快教师和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成长,根据学校于2010年制定的《教职工外部培训報销规定》,结合日常培训报销工作开展过程存在的问题,对《教职工外部培训报销规定》进行修改完善,对教师岗位发展培训与学历发展培训报销对象、报销条件、报销标准、报销程序及考勤评估,并规范下厂实习和脱产培训的补贴标准。新规定自2016年1月开始实施,通过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符合岗位发展及个人生涯规划的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教师提高自身学历、教学质量、效率等提供继续教育保障。endprint

(3)鼓励教师学历提升,明确奖励标准。为鼓励教师利用业余时间提升学历,对取得相应学历的教师给予物质奖励,对于取得本科毕业证书的教师,奖励1000元/人;对于报读在职研究生课程并取得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的教师,奖励5000元/人;对于取得博士学位的教师,奖励10000元/人。

(4)完善教师考核评优体系,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一是根据广州市事业单位年度考核制度,结合笔者学校实际情况,制定了《广州市机电高级技工学校年度考核工作办法》。考核坚持客观公正、民主公开、实事求是、注重实绩的原则。坚持平时与定期相结合,领导与群众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按照规定的权限、条件、标准和程序进行。在年度考核中,实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与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相结合的办法。根据学校工作情况,将人员分为三类进行考核:中层干部;行政人员(含教辅人员、其他系列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人员);教师系列专业技术人员,专门成立教师系列专业技术人员考核小组,并结合教务部门与学生管理部门的平时考核结果,对教师的工作表现进行定性与定量双重评价。

二是以学年为单位开展学年评优工作,及时表彰日常工作中涌现出来的优秀教师与优秀教育工作者,大力弘扬兢兢业业、脚踏实地、勤于钻研、开拓创新等工作精神,树立合理有效的竞争意识,以点带面,从而丰富名师队伍建设内涵。对于教师而言,充分利用评选活动,认真查找差距,发现与改正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有助于进一步改进工作,激励教师专业化发展。

2.经费保障

充足的经费投入是教師专业化发展至关重要的基础。

一方面,保证年度培训经费投入并实行优化分配,采取学校统筹与产业系自行安排的两级管理方法。为适应学校院系二级架构管理制度,更好地实施教职工培训工作,充分发挥产业系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扩充专任教师培训机会,提升产业师资培训成效,制定《广州市机电高级技工学校产业系培训经费管理办法》,将部分培训经费划拨到各产业系,由产业系根据自身师资队伍情况及培训经费情况组织开展系内师资培训。该办法自2015年实施以来,培训经费分配结构合理,使用有序,为教师参加外部培训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提供了经费支持。

另一方面,为学校教学能手、课程(学科)带头人、专业带头人等三类人员的岗位津贴提供经费保障。三类人员的培养对探索有利于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科学机制,鼓励与促进教师在教学能力与教学力量上的提高,从而逐步培养并建立起一支分层递进、结构合理的专业化教师队伍。

3.管理保障

搭建教师职称晋升、技能等级提升、学历进修等服务平台,优化教师职业发展路径。

首先,为教师参与职称考试或评审提供人性化服务,包括提前摸底、政策文件解读与宣传、培训指导、组织申报、评后总结等,有力地提高了教师职称晋升通过率。

其次,指导教师完成继续教育、做好职称外语、计算机模块考试等聘任所需条件,以便教师取得专业技术资格后及时办理聘任手续,兑现相应级别的待遇。

再次,鼓励教师根据个人职业生涯发展需要参加学历教育、考取教师资格证、教师上岗证、技师证、高级技师证等技能等级晋升提供帮助与指引,并及时为相关教师办理培训报销、学历晋升奖励等手续。

4.薪酬保障

一是制定《绩效工资分配方案》。该方案坚持“效率与公平并重” 的原则,在“定机构、定职能、定编制”的基础上,重点“向一线教师和管理骨干倾斜”,同时“控高、抬低、扩中”,兼顾各类人员之间收入差距;坚持鼓励教师“立足岗位、专业成才”的政策导向;坚持工作绩效和薪酬分配相挂钩,依岗定酬,同工同酬,鼓励员工竞争上岗、多劳多得。该方案进一步完善了收入分配改革制度,充分调动与激励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积极性。

二是制定并实施《行政部门非领导职务聘任管理办法(试行)》,通过构建有一定发展空间的行政人员晋升通道,逐步提高行政人员薪酬待遇,建立高效的行政人员管理队伍,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保障。

五、努力方向

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保障机制的构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未来可在制度、经费与薪酬、管理等具体实践中逐步完善。

制度保障方面,可在现有教师培养、培训等制度实行过程中,尝试构建更为优化的“岗前职后一体化”的教师人才培养机制,建立教师培训效果评价指标,探索严格且开放的继续教育与进修制度。经费与薪酬保障方面,在保障教师培养、培训等经费投入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薪酬分配制度,创新以“教师”为本的人才激励机制。管理保障方面,可筹划成立教师发展中心,专门为学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管理服务:一方面,继续推进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机制,系统地把握每位教师的个人职业发展路径规划及培训等能力建设需求,以提供个性化的需求保障;另一方面,搭建与优化教师学历进修、职称晋升、技能等级提升平台。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可考虑进一步构建完善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1]李宝,谢康,马丽蓉.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综述[J].康定: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2).

[2]潘子彦.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机制体制的构建[J].继续教育研究,2016(7).

[3]管辉.德国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保障技师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大学,2015(13).

[作者单位:广州市机电高级技工学校

(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师专业化保障机制职业院校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关于完善事业单位财政保障机制的探讨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开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自在成长研究
音乐教育叙事研究之“叙”的几种类型例说
论高中政治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师四重境界抵达之法探究
禁止令适用保障机制和程序的完善
建立大病保障机制正当其时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