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思与进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民主法治向度论析

2018-01-12郑人杰

西部学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国家治理现代化依法治国

摘要:民主法治建设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也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二者有机统一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实践之中。扩大人民民主、推进法治建设不仅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有力支撑,而且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只有发扬民主,才能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集思广益、凝聚共识;只有厉行法治,才能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重要保障,捍卫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民主法治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推进依法治国,并使三者有机统一有助于推进民主法治建设,优化国家治理结构。在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治国、依法治权的结合深化中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关键词:国家治理现代化;民主法治;依法治国;民主执政

中图分类号:D920.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17)12-0017-04

民主法治建设是一个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性问题,它关系到国家的安定团结、社会的公平正义,对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有着积极的影响。当前,我国的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各种利益相互冲突,各类社会问题易发突发,要化解改革过程中的矛盾,应对治理危机,就必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才能使党治国理政更加科学,更加行之有效。因此,要充分把握民主法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联系,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深化和统一,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进程,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良性互动和有机统一,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落实到具体实践中,在历史方位与时代特征的研判中认识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一、民主法治建设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逻辑

民主法治建设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彼此影响、相互促进。民主法治建设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逻辑必然,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在一定意义上反映着民主法治建设的程度。国家治理现代化涵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1]民主法治建设是二者有机结合、向前推进的切入点。加强民主法治建设能够促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协同推进、统筹兼顾,使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事务以及生态文明等各领域的治理民主化、法治化,从而整体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一)民主法制建设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制度保障

“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1]民主法治建设始终贯穿于这一体系之中,并使这一体系不断发展和完善。只有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才能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顶层设计与实化细化中强化政治制度建设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民主法治是国家制度建设和发展的核心,民主法治不健全,就会导致各项体制机制缺乏平等性、规范性和有序性,从而引发不公平的社会现象以及冲突和矛盾,严重阻碍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因此,民主法治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不可或缺的保障和支撑。加快民主法治建设进程,有助于形成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相契合、严密完整又相互協调的国家治理体系,对治理主体进行有效地规范和约束,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保驾护航。

(二)民主法治建设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要求

“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1]民主法治建设对于国家治理能力具有提升作用,是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前提。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依法运用公共权力,扩大人民民主,从而集思广益、凝聚共识,提高国家治理的能力。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治理逐步发展为多元化的治理。以民主化、法治化作为基础和条件,能够降低国家治理的物质和精神成本,提高治理的效率,稳步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尤其是从国家治理的主导者来看,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必须强化民主观念和法治意识,提升对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认识,进而通过国家治理的思维方式转变提高化解社会矛盾、治理各种问题的能力。只有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才能把制度优势与具体实践紧密结合,以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来凸显治理主体对国家治理体系的执行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特征就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和程序行使权力。遵循民主法治原则,处理好权力与制衡的关系,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这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然性要求,也是实然性的直观感受和评判依据。

(三)国家治理现代化对民主法治建设具有“反哺”作用

在各种矛盾频发易发、社会价值多元碰撞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主法治建设无疑是破解当前国家治理现代化困境的着力点,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推进对民主法治建设也具有一定的反作用。首先,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反映着民主法治建设的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治理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文明、和谐的治理,它不仅以民主法治的途径推进国家治理的现代化,而且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也会相应地凸显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缺陷和不足。通过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深入实践能够检验和反映民主法治建设的程度,为增强政治体制改革的实效性,促进民主法治建设导航把脉。其次,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持续推进能够有效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健全和完善。民主法治深入民心、深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保障就越发有力,国家治理的体系和能力才会朝着现代化的目标顺利推进。因此,民主法治自身的实质内容和价值效用决定了其在国家治理现代化推进中不可替代、无法逾越的作用。

二、民主法治建设对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价值意蕴endprint

民主法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价值基石,在其本体论、方法论、价值论上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推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一个规范化、程序化、民主化的过程。”[2]无论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还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都离不开民主法治的保障。民主法治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根本,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核。只有从内涵与外延、制度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层面厘清民主法治建设对国家治理现代化推进的具体意涵,才能充分认识民主法治建设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联动生长,进一步拓展渠道,创造平台,实现民主法治建设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互通互动。

(一)民主法治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题中之义

坚持民主法治是中国共产党文明执政的优良传统,没有民主法治现代化就没有国家治理现代化。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3]2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证明无论是在国家政治事务、公共事务的治理中,还是在处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等各种关系方面,制度建设、参与程序、权责划分等具体过程都离不开民主法治。只有把民主法治贯穿于国家治理的整个过程,才能有效杜绝独断专行、以言代法、以权代法,克服权力腐败,从而优化国家治理的结构,以国家治理的系统化、民主化、法治化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国家治理是一个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多方面联结互动的整体过程,民主法治不仅是政治治理的关键,也是内蕴和渗透在国家治理各个方面的核心要素,它关系到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治理的深入有效、合理有序。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的要求,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需要多元主体一致统一、共同治理,也需要制度、理念、权力、人力、物力的相互支撑、协调配合。只有发扬民主,才能充分集思广益,激发多元主体和力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厉行法治,才能规避权力风险,凸显人民主体意志,确保社会公平正义,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二)民主法治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生动力

当前,国家治理正处在提质增效的重要时期,如何增强治理效果,优化治理结构是国家治理现代化面临的主要问题,究其原因在于治理的执行力、协同力不够。提高国家治理的效率和现代化程度,有待于不断扩大人民民主,把全面依法治国深化、实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4],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5]。这充分说明民主法治是提高治理能力,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公平正义作为社会主义基本的政治价值,必须在民主法治思想意识的培育践行中才能得以落地和深化。“一个民主的社会必须是一个法治的社会,在一个民主社会里,法律是至高无上的。”[6]124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首先要通过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增强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决策力、执行力,把各项政策落实到底,切实解决各种公共问题,不仅要达到治理的既定目标,更要提高治理的水平和效率,实现通力合作、高效笃行的善治局面。

(三)民主法治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现实需要

当前,一些领导干部民主法治观念淡薄,仍然存在特权思想和“人治”观念,尤其是我国传统社会的“官本位”观念,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亟待破解的难题。民主法治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规制和现实要求。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应是一个以人民民主、依法治理为原则,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崇尚法治精神为依托,以民主协商制度、法律制度为保障的有序参与、良性运行的过程。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要求:“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3]18其目的就在于把民主法治觀念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使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强化民主法治观念,促进民主监督和依法执政。制度是对权力行使的硬约束,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7]12新时期加强民主法治必须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健全完善法律制度,让领导干部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转变观念,做到民主执政、依法治理。国家治理现代化只有在全面具体的民主法治之下,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以民主意识和法治观念增强国家治理的公平性、权威性,破除改革的阻力和利益的藩篱,发挥广大人民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作用,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凝魂聚气、保驾护航。

三、切实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持续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民主法治建设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发展阶段,只有不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完善社会治理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实现政党治理、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的联动,才能形成整体效应,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全面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5]深化和加强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在三者结合的过程中落实和扩大人民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才能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纵深发展,实现民主法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互动。

(一)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领导者、推动者,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主心骨。党的领导地位是在大浪淘沙的历史考验中确立的,其长期执政的关键在于牢固的执政基础和先进的执政理念。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就明确指出:“把我们的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关键在于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8]33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也离不开党的领导。通过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才能有效地治理贪污腐败,强化政府职责,提高行政效率,扩大和巩固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协调和组织好各方面的力量。中国共产党有着任何其他组织和团体都无法比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邓小平曾指出:“我们人民的团结,社会的安定,民主的发展,国家的统一,都要靠党的领导。”[9]32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影响和关系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首先就要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发挥党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主导和引领国家治理现代化。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有利于团结广大人民,扩大共识、凝聚力量,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凝魂聚气、披荆斩棘;有利于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推动政治体制的深化改革,保证国家治理现代化沿着民主法治的方向前进。endprint

(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社会主义的人民民主是不断汲取世界政治文明的成果、坚持社会主义价值理念的智慧结晶。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就要尊重人民的主人翁地位,真正做到让人民当家做主,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表达对公共问题治理的诉求和心声,在国家治理的过程中建言献策、贡献力量,发挥主体智慧。“现代国家治理是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体系。”[10]公民权利本位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标识,在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下,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着眼于依靠人民、服务人民、发展人民。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维护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同时,有助于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人民性。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具体内容涉及广大人民的现实利益,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国家治理现代化应在民主制度和民主形式的健全丰富过程中不断推进,让人民大众真正感受到自己享有和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体会到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因此,扩宽民主渠道,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既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基本要求。

(三)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使国家治理现代化沿着法治的轨道前进

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社会主义的法治建设,并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2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就要求:“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努力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规范发展行为、促进矛盾化解、保障社会和谐。”[11]践行法治理念,提高法治能力,健全法律制度,才能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提升党和政府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公信力和执行力,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实到底,以法治的效力夯实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定力。2017年7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我们坚定不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显著增强了我们党运用法律手段领导和治理国家的能力。”[1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把法制建设和法治意识培养结合起来,才能夯实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法治基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是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稳妥有效、规范有序的方式。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都纳入法治的轨道,以法治思维和法治建设统筹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破与立,有序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四、结语

民主法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在内生逻辑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和互动性。一方面,民主法治对推进国家治现代化的作用要在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深化中体现;另一方面,三者有机结合既是民主法治建设的现实路径,也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质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民主法治建设任重道远,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势在必行,二者都具有深刻的现实性和紧迫性。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相统一。国家治理现代化实质上是制度体制的现代化,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是充分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明性、优越性的现实考量,也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要义和价值诉求。我们在着眼长远、展望未来的同时也要立足眼前、结合现实,统筹民主法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互动性,以民主法治建设循序渐进、积极稳健地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J].求是,2014(01).

[2]孙绍勇,陈锡喜.法治文化的动态生成及其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作用[J].河南社会科学,2017(06).

[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3-11-13.

[5]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4-10-29.

[6]赵震江.中国法制四十年(1949—1989)[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7]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8]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9]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0]陈宇翔,余清.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视域下政治协商有效性的价值与路径[J].湖湘论坛,2015(05).

[11]不断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02-25.

[12]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7-07-28.

作者简介:郑人杰,女,成都大学政治学院教师,法学硕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朱希良)

基金项目:四川省哲學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2017年度项目“文化自信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内化研究”(CSZ17086);成都大学2017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专项课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现代化研究”;成都大学2017党建创新专项课题“文化自信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研究”的研究成果endprint

猜你喜欢

国家治理现代化依法治国
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
依法治国 法平天下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想重要意义的政治学分析
试析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建设
“德”“法”辨证与依法治国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路径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与现实维度
运用大数据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分析
马克思国家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关于依法治国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