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在海派文化推广中的作用与地位”研讨会在上海商学院举办
2018-01-12顾晓光
10月26日,“图书馆在海派文化推广中的作用与地位”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商学院举办。会议由上海市图书馆学会主办,上海商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徐汇区图书馆、华东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共同承办。会议邀请到上海市政府参事、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吴建中,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孙逊,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陈子善,作家与学者林华,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徐雁,巴金故居纪念馆常务副馆长周立民,上海商学院图书馆馆长张建华等学术界、文化界、文学界以及图书馆界的知名专家、学者和作家,就“海派文化”及“图书馆在推广中的作用与地位”开展探讨。来自上海图书馆界的馆长、书记、馆员,以及图情专业学生,《图书馆杂志》《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图书馆报》《中国出版传媒商报》《海派文化报》《新华网》《新闻晨报》及高等教育出版社等新闻界、文化界同仁200余人与会。
上海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翁德玮致欢迎辞,上海市图书馆学会秘书长、《图书馆杂志》常务副主编金晓明致开幕辞。著名海派画家、书法家陈志宏先生现场为研讨会题字留念。上海商学院图书馆馆长张建华主持开幕式;专题报告由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刘民钢、徐汇区图书馆馆长房芸芳、华东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主任赵星分别主持。
吴建中的报告《挖掘历史资源,传承海派文化》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海派文化的前世今生。他认为海派文化的形成有三个因素:水、车和人,即上海曾经是水上城市、上海是车轮滚出来的城市、上海是移民撑出来的城市。他指出,上海是一个具有高度包容性的混杂而多元的城市,海派文化的特点是高度包容、时代同步与开放创新。海派文化与城市的未来,是从“水之城”到“车之城”,向“人之城”的方向发展,以期成为宜居、宜业、宜游、宜学的真正意义上的卓越的全球城市。
孙逊在“关于长三角共建‘海派文化’资料库的几点建议”的发言中结合国家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战略目标,对图书馆在长三角共建“海派文化”资料库中的作用提出了四点建议:1、图书馆需要做近代上海的目录整理,其中包括书目、单篇论文、近代上海的笔记、竹枝词等;2、上海本土文献的整理相较长三角其他地区已经落后,有必要开展“近代上海文献集成”等的整理;3、要梳理和研究海外研究上海的文献,看到他人视角中的上海,将其中重要的代表作进行翻译和出版,单独成卷;4、在近代上海文献集成的基础上,进一步集成“长三角城市文献集成”。
陈子善关于“海派文学与海派文化的来龙去脉”的报告指出,从图书馆学的角度来看,海派文学资料的基础整理工作有利于今后更好地拓展海派文化。遗憾的是,迄今尚无有关海派文学的目录或索引得以刊布。陈教授呼吁上海地区有志于海派文学整理的图书馆联合协作,编辑出一部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海派文学目录索引,以飨学界和后人。
徐雁报告的主题是“海派文化、文献资源与分众、分地阅读推广”。他以郁达夫、茅盾、穆时英、施蛰存等海派文学作家及其作品为例,引出了“海派文化”与“海派文化文献”的概念。他认为“海派文化”的文献资源主要包括了“海派文学”作品文本,有关越、吴地域的地方文献和与上海开埠有关的中、外文历史文献等。
周立民在关于“图书馆功能的拓展与海派文化的传承”的报告中认为,海派文化在传播中面临着尴尬的处境。他用“跛脚”一词生动而有趣地形容海派文化的传播现状,一方面是全世界研究成果之丰富,另一方面社会层面的传播尽显无感、无知。图书馆于此间应该反思自身是否存在缺席的问题。对此,周馆长提出“拓展功能,迎接挑战”的观点,首先要面对现实,守住根本;其次建设海派文化特色专题收藏;同时要推进公众文化建设与学术研究;最后,应当打开大门,开放办馆。
张建华“海派商业文化与转型发展”的报告中指出,当今的海派文化,更应具备纳而出、精而度、守而治、优而卓、容而异的特质。他认为,“随着环境的变化、时代的演进,所谓的海派文化也在不断地汲取世界各地各种地域的先进文化养分而不断升华。”
会议午休间隙,与会代表参观了正在上海商学院展出的“海派画家陈志宏先生书画展”。
本次会议为上海市科协项目,由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副馆长蔡迎春主要负责,联合上海商学院、徐汇区图书馆及华东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在上海市图书馆学会的支持下,共同申报并获准立项。
会议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协办,同时得到上海联诚图书有限公司、上海咸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