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图书馆的功能拓展与发展趋势
——香港四所大学图书馆访问考察报告

2018-01-12刘民钢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上海200234

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 2017年4期
关键词:香港图书文献

刘民钢(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 上海 200234)

在文献的类型和读者的阅读方式发生急剧变化的今天,大学图书馆是否仍有存在的必要?面对如此巨大的变局,香港各大学的图书馆是如何应对的?

承香港教育大学的邀请,近期我们访问和考察了香港教育大学图书馆和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大学等大学的图书馆。蒙各校图书馆同仁的热情接待,向我们详细介绍了四所大学近年来的变化,并且带领我们实地考察了四家图书馆。所见所闻,不仅开阔了眼界,很多做法,很有参考价值,更可启发我们对大学图书馆如何因应形势、因势利导、转变发展模式等问题作更深入的思考。

本文所报告的是在考察访问之前、之中和之后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想。因为访问时间短暂,且作者水平有限,难免有蠡测管窥之嫌。之所以不揣浅陋,贡献出来,是觉得有些见闻或可供大家参考。不当之处,恳请方家批评指导。

1 大学图书馆现在是否仍有存在的必要

今天,人们的阅读方式和习惯,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纸质图书,正在逐步地退到阅读舞台的边缘,而数字文献伴随着互联网,已经走到了阅读世界的中央。现在的读者较以往更为容易获得文献资料,特别是在大学里,教师和学生似乎完全不必进入图书馆,即可以查到和阅读需要的图书文献。而且伴随着阅读媒介的巨大改变,读者的阅读习惯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坐在图书馆中正襟危坐地读书,似乎也已成过去。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怀疑:今天的大学图书馆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我们认为,要解答这个的疑问,不妨作一个简单推想。过去的图书馆是干什么的,即它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现在的图书馆是否还具有这样的功能?如果传统图书馆的功能,今天已经不再需要,那么,图书馆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如果不然,那么大学图书馆则必然会存在下去。

传统图书馆的主要功能,大致有三项。一是保存和保护图书文献,二是向读者提供阅读和借阅的服务,三是提供文献查询和阅读的指点和指导。

今天的大学图书馆是否还具有这样的功能呢?我们的看法是,这三项功能不仅都还存在,而且有所加强,只是其中的部分形式有所转变。

今天的图书馆除了依然保存着部分的纸质图书外,更重要的功能是保存和维护大量的普通文献数据库和专用文献数据库。这些数据库体量庞大,价格昂贵,不仅初次购买需要投入大量经费,而且每年的维护费用也很高。这些数据库恐怕不是一般教师可以用一己之力予以获得的,更遑论学生。可见,大学图书馆的文献保存功能并没有消失,甚至还有所加强,只不过是从保存纸质文献为主转变为保存电子文献为主。

图书馆的第二个功能,即读者的阅览服务功能也同样没有消失。其实过去的图书馆和今天的图书馆一样,读者都可以将图书资料借走带回家阅读。可是不管今天还是昨天,仍有大量的读者愿意留在图书馆中学习。这是因为图书馆的阅读环境和学习的氛围是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对一个大学生而言,大学大致是由四个“室”组成的:教室、寝室、阅览室和实验室。教室用来上课,寝室用来休息,阅览室和实验室用来课外的学习。对学生来说,课外时间,除了图书馆,在校园里还能找到更好的学习场所吗?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从个人学习转为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方式。在大学的校园中,除了图书馆,还有什么地方可以提供小组讨论的空间?

就图书馆的第三个功能而言,过去人们常常感叹图书浩如烟海,做学问往往需要先在目录学上下功夫。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量的剧增,已迫使人们用“大爆炸”这样的词语才能形容。即使在一个狭窄的研究领域,每年新诞生的著作和论文,也让人根本没有时间遍读。近年来诞生的各种数据库,让人目不暇接,为人们的检索和阅读带来了巨大的方便。但是,不同数据库的特点、特色和使用方法都不尽相同,读者更需要有人指点迷津。因而现代图书馆的第三个功能不仅存在,而且不断地扩展。今天一个优秀的专业馆员,不仅要熟悉图书文献,而且还要熟悉层出不穷的新数据库和它们的特点及使用方法,可以帮助读者更方便地利用它们。

因此,我们认为无论是现代图书文献形式的转变巨大,还是人们阅读习惯的急剧变化,都不足以取消大学图书馆的存在。当然,这些转变对大学图书馆会发生一些影响,需要大学图书馆因应变化,因时制宜,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自己的功能。现代大学图书馆,不仅会存在,而且正在扩展。

2 转变中的现代香港大学图书馆

面对急剧变化的文献形式和读者需求,香港各大学可以说都在积极改革,快速转变,以更好地适应形势的要求。它们的变化,对我们很有启迪。

我们这次考察的香港的几所大学,可以说都是亚洲顶尖的学校。其中香港大学始建于1911年,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在亚洲大学的排行榜上,多次名列第一。香港科技大学,始建于1991年,到2011年建校仅仅20年时间,在亚洲大学中跃居排名第一,其发展速度惊人。香港中文大学,1963年由四所学院合并而成,是一所研究型综合大学,在亚洲的排名也一直保持在前十。香港教育大学最为年轻,原为香港教育学院,去年才正式改名香港教育大学。虽然是个年轻的大学,但是它的主要学科——教育学科的地位,在QS排行榜上全球排名第13,亚洲排名第2。

在我们的考察中发现,这四所大学的图书馆,面对新的形势,反应迅速,因势而动,馆藏内容和空间布置都作了或正在作重大调整,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同时香港的各大学馆非常注意彼此的紧密合作,以最小的代价,最大化地丰富自己的资源。

2.1 转变不同类型图书资源的配置比例

即在保持纸质图书资源的数量的情况下,大幅提升电子资源的比例。如前所述,数字文献已经在学校师生所利用的图书文献中占据了绝对优势。在我们的访问中,各个大学都提及纸本图书的借阅量逐年下降,数字资源的利用量逐年上升。目前各大学图书馆都在大力加强数字文献的入藏,提高所占比例。其每年投入资源建设的经费中,数字资源所占的比例都达到了80%左右。数据库和数字图书的保有量都很高。

表1 香港四所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分布情况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各校图书馆近年来电子资源的比例上升极快。以香港教育大学为例,据介绍,2008-2009年度,馆藏中纸质图书拥有量为700 998册,电子图书则仅为53 429册。电子图书只占全部藏书的7%。到了2016-2017年度,纸质图书只增加了5万册,总数为750 598册,增幅为7.07%。而电子图书拥有量则飙升至1 497 122册,增加了27倍。电子图书占了全部藏书的66.7%。从2009-2010年度到2016-2017年度,电子图书的使用量增加了8倍以上;2011-2012年度到2016-2017年度,电子期刊的使用量增加了近4倍。香港科技大学的电子资源(E-Resources)使用统计也说明同样的趋势,2014年的电子图书的章节下载量为935 545章次,2016年上升为995 766章次。电子期刊的下载量为1 950 125篇次,2016年上升为3 051 372篇次。这些统计数据说明,电子资源已经成为大学图书馆的主要馆藏资源,也是大学师生主要使用的资源。同时,各个大学图书馆都积极根据本馆藏书的特色,自己开发特色数据库,也进一步提升了数字资源的利用程度。

1 2016-2017年度数据。 2 2016-2017年度数据。

各馆面临的新的共同问题是,数字资源的逐年涨价和每年不断上涨的数据库维护费,让人头痛不已。虽然香港各大学图书馆的资源建设经费投入远高于内地大学,而且每年还在不断增加,但是其增速都赶不上数据库的涨价,甚至原有数据库的维持都发生困难。其实,纸质图书也在涨价,却很少有人提及,这也反映了纸质图书在馆藏中的地位已明显下降。

2.2 积极改变馆内的空间格局

即大面积增加读者的阅读区域、改善阅读环境、延长开馆时间。我们访问的所有大学图书馆,对读者的阅读转型都做出了积极反应。所有的图书馆都采取了书退人进的策略,重新布局自己的利用空间。其中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教育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通过几年的努力,已基本完成了馆内空间的重塑,香港大学也正在逐层改造。其基本做法都是重新安排藏书,或另辟书库或增加密集储藏,把空间腾出,开辟一到几个层面完全不放书的大平层阅读空间,空间上尽量保持通透感,改善阅读环境。其中以香港教育大学最为典型。该校图书馆自2014年到2016止,花了两年时间,将所有五个层面进行了重新布局,归拢图书,腾出一个整层的空间,作为学生的讨论、活动区域。各馆在家具的布置上,也以摆脱传统的4-8人一张大书桌的模式,采用单人沙发或双人沙发等较为舒适的坐具,桌子形状也更灵活可变,家具色彩上也一反过去的木头本色或沉稳的暗色,而采用鲜艳明亮的色彩。其目的都是尽量让读者在舒适、愉悦的环境下阅读。香港科技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也基本完成了空间重塑。香港大学图书馆的空间改造在进行中,已经完成的第三层的改造也很能体现这一波改造的共同特点,他们将原来这个层面储放的图书全部挪出,整个层面全部改造为读者的阅读空间。

空间改造的另一个共同点是,所有大学都在大量增加数人至十数人使用的封闭的、半封闭的、或者开放式4-8人使用的讨论室(空间)。香港科技大学图书馆的讨论室多达62间,香港中文大学也有50多间,据说还往往不敷使用。讨论室的增加和抢手说明学生的学习方式与以往相比有了不小的变化,已经从独立学习转向小组讨论的合作学习。相比较而言,中国内地大学图书馆虽然已经注意到讨论室的设置,但学生在讨论室的使用上不如香港学生积极。在内地大学里,我们常常看到学生认真地背诵教材,却少见一起讨论问题。这不仅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方法上的问题,也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要求亟待改进。

当然,各所大学图书馆中也大多设有半封闭的个人学习空间,学生可以预约使用时间。此外24/7(每周7天24小时开放)学习空间的设置,已经极为普遍。这种空间,往往是自学期开始开放,要到学期结束才闭门,也即所谓的“一开一年”。各馆的24小时开放空间的面积,都在逐年地扩大。其反映的正是读者的强烈的驻馆阅读需求。在24小时阅览空间的管理上,各馆都采取晚间仅由安保人员看管的办法。

2.3 重视馆际合作、资源共享

即在八大图书馆之间建立统一的架构,以互通资源。由于各个大学的优势学科和专业的不同,研究重点的不同,因此每个大学的图书馆的藏书都各有侧重,具有自己的特色。今天,对任何一所大学来说,馆际互借、文献传递都已经不是什么新事物了。但如何更充分地利用同一地区不同大学图书馆的资源,仍是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事情。美国大学图书馆在这方面起步较早。美国同一地区间的多所大学图书馆间结成联盟、共享资源已成为较为普遍的做法。很多大学正是利用了同一区域大学的藏书,大大丰富了本校的可资利用的文献资源。香港各个大学在这个方面则更进一步。香港由教资会(UGC)资助的8所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岭南大学和香港教育大学)的图书馆,在资源共享方面动作很大。它们早在1967年即建立起了一个推动8馆合作的重要机构:JULAC(Joint University Librarians Advisory Committee,香港特别行政区大学图书馆长联席会)。上述8所大学图书馆的资源合起来规模巨大,2017年的数据显示,共包括纸质图书和期刊合订本1160万册,电子书1799万册,纸本期刊17885种,电子期刊712900多种。合作利用,潜力巨大。包括:馆长大会、流通服务委员会、编目服务委员会、媒体委员会、文献保存委员会、采购联盟、版权委员会、大学研究联合档案、研习策略委员会、图书馆科技委员会、共用图书馆系统管理委员会、统计委员会等,从各个方面推动共享合作。JULAC推动通过香港高校图书联网(Hong Kong Academic Library Link,HKALL, 港 书网)建立八校联合目录,开展图书互借和传递;推出JULAC联校图书证,8校师生可凭证在其他学校阅览和借阅;合作开展咨询素养计划,共同开放及使用互动多媒体教材,提升学生资讯素养。1999年开始建立香港中文名称规范(Hong Kong Chinese Authority Name),建立Consortia采购联盟。这几年,又有一个实质性的推进,建立“共用图书馆综合系统”(Shared Integrated Library System)。2013年JULAC的策略发展计划中提出建立一个大型的图书馆系统,把八个图书馆的独立系统转移至一个云端图书馆服务平台的设想。2014年成立了共用图书馆系统工作小组,决定建设内容;2015年8月开始招标,2016年4月由Ex Libris公司的统一的图书馆服务平台Alma和统一的发现服务平台取得建设合约。2016年8-10月,开始第一次数据全面转移测试。11月联席会议还特别聘请了一位改革专员(Change Manager),担任JULAC与系统供应商之间的联络人。2017年1-3月,第二次数据的全面转移。2017年7月Alma和Primo正式开放使用。虽然这两个统一平台在运行中还暂时存在各种问题,但是这种合作代表同一地区高校图书馆合作的发展方向。可以说,香港各个大学图书馆走在了内地高校的前面。虽然内地高校也成立了各种联盟,但是真正实质性的进展,除了在外文图书采购方面外,其他的实质性合作还较为少见。

2.4 注重馆员的培训

面对快速变化的图书资源类型和不断增加的读者需求,馆员的培训是提升图书馆自身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大学图书馆中的专业馆员的责任,正从传统的保管和推荐本馆馆藏图书,向成为发现和推荐以数据库为代表的数字资源方面的专家转变。一个合格的图书馆员可以不是一个领域中的研究专家,但一定是这个领域的文献资源的发现和使用方法方面的专家。而这个转变是离不开馆员的自身培训和面向读者的培训推广的。香港科技大学的培训很有特色,一年的培训项目多达200多项,1700人次。专业馆员的培训量多达17项/人。我们发现香港各个大学的图书馆员在培训方面的人力投入和时间投入,均远远高于内地一般大学。

3 对大学图书馆未来发展的启迪

根据上述讨论的结果,我们认为,香港各校图书馆在以下几个方面给我们很大的启发。

3.1 内地高校要大大加强电子资源建设方面的投入

用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来衡量,甚至用亚洲一流的大学标准来衡量,在电子资源方面,内地高校无论在认识程度、重视程度,还是资金的投入方面仍有很大的差距。以投入而论,国内各个大学在图书资源方面的投入最高的大约在每年5000万元人民币左右,而香港的大学中,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等学校在资源建设方面的投入,每年都超过1亿港币。相比较而言,在数字资源建设方面,香港各个大学的投入和已经形成的资源状况,都好于内地大学。

我们知道,在传统大学中,图书馆的藏书是师生教学、科研和学习的根本保证。如果没有了图书资源,特别是现在,如果没有了充足的数字图书资源,师生的教学和科研,都会成为无米之炊。内地大学的校级管理层,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

3.2 加快图书馆空间的改造

今天的图书馆依然是学生学习的天堂。内地大学图书馆应加快空间改造,为学生学习腾出更多的空间,设置更加舒适的环境。内地大学图书馆24小时学习空间目前还没有普遍开设,只有部分学校在试点。因为它的设置,往往需要涉及到其他管理机构和管理部门,比如学生宿舍的关门时间,校园的安全保卫等等。但对图书馆来说,这是一个方向,应在条件成熟的时候积极考虑推进。

3.3 加速图书馆专业人员职业能力的提升

要加大图书馆发展战略和发展策略的研讨,同时要加大馆内培训的力度。馆内培训是对外培训的基础。加大馆员培训的深度和密度,加快馆员能力的提升,是目前图书馆转型的重要任务之一。增加面向读者的培训,则是提升图书馆服务品质的体现。香港各大学图书馆在这个方面做得比我们多得多,我们应该迎头赶上。

最后,我们要衷心感谢香港四所大学图书馆同仁的热情接待,在介绍中无私地、毫无保留地向我们展示了他们的经验和做法,为我们提供了极好的学习机会,给了我们极为有益的启迪。

猜你喜欢

香港图书文献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图书推荐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繁华背后,是一个念旧的香港
香港之旅
班里有个图书角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