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归丸加减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验案
2018-01-12安祯祥
赵 洋,安祯祥*
(1.贵阳中医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2;2.贵州省中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1)
肠道易激综合征是临床中一种常见的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其病因涉及饮食习惯、心理精神因素、遗传、感染、内脏动力和感觉异常等,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能完全明确。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与年龄没有关系,我国普通人群本病患病率为0.82%~5.67%[1]。患者以便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为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在治疗上西医常用促消化道动力药,莫沙必利作为效果较好的促动力药物,临床上常用之治疗,但治疗效果尚未能达到预期[2]。在临床治疗中,笔者运用右归丸随证加减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效果明显。现举一例,如下。
1 典型案例
李某,女,56岁,已婚,2018年6月13日初诊。主诉“大便排出困难2年余,加重半月”。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大便排出困难,症见大便色黑成型,虽有便意却排出困难,精神倦怠,四肢不温,腰膝酸软,纳眠可,小便频而清长。于当地医院行肠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诊断为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服用莫沙必利、车前番泻颗粒等药物后,症状未见明显缓解,半月前症状加重,大便干结难解,偶有腹中冷痛,得温痛缓,喜按,舌淡苔白,脉沉迟。就诊时,患者大便干结色黑,有便意却排出困难,精神倦怠,四肢不温,腰膝酸软,睡眠及饮食尚可,小便频而清长,偶有腹中冷痛,得温痛缓,喜按,舌淡苔白,脉沉迟。初诊:中医诊断:便秘(肾阳虚衰证);西医诊断: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治以温阳补虚,润肠通便为法,以右归丸加减。处方:熟地黄20 g、附子(炮附片)10 g、肉桂6 g、吴茱萸3 g、山药12 g、山茱萸(酒炙)12 g、枸杞子10 g、菟丝子10 g、鹿角胶15 g、杜仲(盐炒)15 g、补骨脂20 g、肉苁蓉20 g。水煎服,共7剂,1剂/d,早晚餐前各温服一次。2018年6月20日二诊:服药后大便色黑干结可3日一行,未诉腹中冷痛,小便频清减轻。效不更方,继续守方7剂,水煎服,1剂/d,早晚餐前各温服一次,并嘱患者加强运动锻炼,禁食寒凉生冷油腻之品,注意休息。服药后大便正常可1~2日一行,1月后随访,患者未再诉大便排出困难,其他症状亦未复发。
2 讨 论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属于中医“便秘”范畴[3],《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便秘的基本病位在大肠,《素问·经脉别论》曰:“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故肺、脾、胃、肝、肾均与便秘密切相关。便秘的基本病因也分内因和外因,外因以六淫邪气中的热邪、湿邪、燥邪为主,饮食情志所伤、过劳虚损等;内生瘀血、水湿停滞、素体本虚、医者误治等是导致便秘的发生的内因。历代医家大多认为便秘的主要病机理论为本虚而导致便秘,认为本病症多责之于先天之本、后天之本的亏虚,证属本虚标实。《景岳全书·秘结》言:“凡下焦阳虚,则阳气不行,阳气不行,则不能传送,而阴凝于下,此阳虚阴结也。”,本案便秘之病机正属肾阳虚衰,因肾中阳气不足,而致大肠之气亦不足,大肠传导功能减弱,肠中糟粕积滞停留日久而为之病。
本案患者虽便秘日久,大便干结色黑,症候表象似属实,然患者精神倦怠,四肢不温,腰膝酸软,小便频而清长,故辩证为肾阳虚衰,故治以温阳补虚为主,辅以润肠通便,彰显“治病必求于本”之原则,体现了中医治病在于“辨证论治”而不在于辨症,是中医“反治”法在临床中的实际运用。本案选右归丸为基础方灵活加减,右归丸乃仲景金匮肾气丸加减衍化而来,功能温补肾阳。本案选之化裁,以附子、肉桂、鹿角胶温肾壮阳为君药,熟地黄、枸杞子补血养阴、益精填髓配伍山茱萸、山药滋阴益肾、养肝补脾为臣药;菟丝子甘能滋补肝肾,温则固精缩尿;杜仲、补骨脂合用以补肾温阳,强壮腰膝。《药性论》云:“吴茱萸,主心腹疾,积冷,心下结气,疰心痛;治霍乱转筋,胃中冷气,吐泻腹痛不可胜忍者。”故佐以吴茱萸散寒止痛,《本草汇言》曰:“苁蓉,养命门,滋肾气,补精血之药也。”肉苁蓉能益精血,润泽肠道,药力和缓而从容,配伍附子、肉桂可治疗肾阳不足之便秘。以上药共为佐药。本方温阳补虚、润肠通便之功,全赖诸药之效。
在应用右归丸时可灵活加减处方,如腰部刺痛明显,可加丹参、五灵脂;如便溏,可加砂仁、豆蔻;如久泻不止,加五味子、肉豆蔻;如血虚,加黄芪、当归;如脾胃虚寒,食不易化加干姜;如腹中痛,可加延胡索、吴茱萸;如阳痿,可加巴戟天,淫羊藿等。笔者认为,运用右归丸,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应随证灵活加减,同时注意患者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的指导,多位一体制定个性化的诊疗方案,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以吴茱萸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