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2018-01-12何慧晶

关键词:运动神经传导神经

曾 真,何慧晶

(武汉六七二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北 武汉 430070)

随着糖尿病患病数量增多,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也随之增高,据报道,患病时间为1~5年者周围神经病变患病率可达4.7%[1]。目前,临床治疗通常以控制饮食、合理运动、维持理想血糖为主,但临床效果一般。因此,如何对糖尿病神经病变提供一种合理有效的药物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本文以我院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为例,对其提供甲钴胺治疗,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6例为观察对象,均知晓研究,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通过随机数数字表法分为以下两组,即对照组33例,18例男性,15例女性,年龄30~58岁,病程0.4~3年。研究组33例,20例男性,13例女性,年龄33~55岁,病程0.5~2.9年。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均有可比性,并且研究符合医学伦理。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即合理运动、控制饮食、口服降糖药/皮下注射胰岛素等。

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甲钴胺治疗,如下:肌注,500 g甲钴胺(生产厂家:福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1227,规格:0.5 mg/支),1次/d,连续肌注1个疗程,即1个月为1个疗程。在患者用药期间注意维持空腹血糖6.0~9.0 mmol/L,并加以观察其有无不良反应。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不良反应(自发肢痛、感觉减退、腹泻、发冷、排尿困难等)、神经传导速度(尺神经运动神经、腓神经运动神经、尺神经感觉神经、腓神经感觉神经)。

1.4 统计学方法

以统计学软件SPSS 21.0为工具,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表示为“±s”、“n(%)”,结果以t、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不良反应的发生

研究组患者发生自发肢痛、感觉减退、腹泻各1例、发冷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15%为(5/33)。对照组患者发生腹泻、自发肢痛、感觉减退各2例,发冷4例、排尿困难2例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36% (12/3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神经传导速度的比较

研究组尺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54.3±1.1)m/s、腓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45.5±1.3)m/s、尺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40.3±2.1)m/s、腓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45.1±5.3)m/s。

对照组尺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50.0±1.1)m/s、腓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40.7±1.5)m/s、尺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37.0±1.5)m/s,腓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39.3±4.3)m/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以往临床通常以常规治疗为主,但难以达到良好的预期效果。为此,笔者采用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结果得出,研究组各项神经传导速度均较对照组优,说明甲钴胺可有效改善神经病变症状,并且还可以促进深部神经反射的恢复,加快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等,甲钻胺是内源性维生素B12,其作用原理如下:①能够组成神经轴突的结构蛋白;②通过对核酸、蛋白质、卵磷脂的合成渠道促进作用,形成髓鞘,达到修复损伤神经目的;③刺激神经细胞细胞器内轴浆蛋白的合成,达到受损轴突再生恢复目的等。相比较普通维生素B而言,甲钴胺在神经组织的细胞器内具有更高的转移效,同时在周围神经中也具有较高含量,可参与体内甲基的转移,进而发挥出生活活性作用,促进受损神经细胞的修复,加快神经细胞传导速度。已有动物实验证实,甲钴胺通过甲基传送作用,在血旺细胞合成过程中具有较高的药效,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鼠运动、感觉的神经传导速度,效果显著[2]。此外,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和文献[3]结果相符,进一步证实了甲钴胺的安全性、有效性。

综上,甲钴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病情恢复具有重要的作用,安全可靠,值得使用。

猜你喜欢

运动神经传导神经
神经松动术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神经损伤研究进展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和电生理特点研究
神奇的骨传导
充分发挥银行在政策传导中的作用
tokyo boy carm_67 平野紫耀(King&Prince)
罗哌卡因及布比卡因应用在分娩镇痛中的临床效果对比探究
骨传导自行车头盔
“神经”病友
间歇性束支传导阻滞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