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剂量放疗联合唑唻膦酸治疗癌性骨转移痛的效果比较

2018-01-12张建国

关键词:放射线癌性剂量

张建国

(包头市中心医院,内蒙古 包头 014040)

癌性骨转移是恶性肿瘤患者在临床病程晚期阶段最为主要的症状表现类型,患者在发生癌性骨转移条件下通常会伴随发生表现严重的剧烈疼痛症状和机体基础活动功能障碍症状,给患者在接受临床治疗处置干预活动过程中的综合性生存质量状态造成较为严重的不良影响,遵照现有的临床经验,放射线治疗方法,是在严格遵照和参考现有临床实践经验条件下,针对癌性骨转移痛患者展开治疗干预中应用的基本技术方法。从基础临床药理学角度展开分析,唑来膦酸药物制剂可用于临床治疗处置因恶性肿瘤疾病和骨吸收疾病引致发生的溶骨损坏临床变化,而在放疗治疗方法应用背景之下联合开展唑来膦酸的药物治疗干预,能够在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条件下,有效控制和规避患者发生病理性骨折和骨髓压迫症等临床并发症[1]。本文以部分癌性骨转移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实施了放射线治疗联合唑来膦酸药物治疗干预。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4月~2018年4月将我院癌性骨转移痛患者38例随机等分为两组,各19例。参照组男12例,女7例。年龄41~64岁,平均(53.2±3.4)岁,研究组男13例,女6例。年龄42~65岁,平均(53.1±3.3)岁。两组在年龄,以及性别等无差异(P>0.05)。

1.2 临床治疗处置干预方法

为参照组行低剂量放疗联合唑唻膦酸药物治疗,该组患者的放疗过程剂量控制标准为2 Gy/次,每周实施的放疗次数为5次。要选取患者接受放疗前1 d时间节点,将剂量为4 mg的唑来膦酸注射液溶入100 ml的生理盐水之中为患者实施持续时间为15 min的静脉滴注给药治疗过程,患者的给药频率为每4周一次。

针对研究组实施高剂量放疗联合唑唻膦酸药物治疗。该组患者的放疗过程剂量控制标准为5 Gy/次,每周实施的放疗次数为5次。要选取患者接受放疗前1d时间节点,将剂量为4mg的唑来膦酸注射液溶入100 ml的生理盐水之中为患者实施持续时间为15 min的静脉滴注给药治疗过程,患者的给药频率为每4周一次。

1.3 临床评价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指标和临床起效时间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择取统计学软件包SPSS 19.0,计量资料以“x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和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指标比较

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指标80.21%(16/19)与参照组大致相当78.95%(15/19),统计学没有差异(x2=0.175,P>0.05)。

2.2 两组的临床起效时间指标比较

研究组的临床起效时间指标(4.0±1.2)d明显短于参照组(10.9±1.0)d,统计学有差异(t=79.038,P<0.05)。

3 讨 论

在癌性骨转移发生过程中,患者最为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骨骼部位的疼痛症状,其引致原因本身具备着表现鲜明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且在患者发生进行性骨破坏问题条件下,患者通常会出现疼痛加剧结果和运动功能受限结果。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体验状态[2-3]。

本文借由分组对比的研究方法,通过开展统计学数据的对比分析,直观揭示了不同剂量放疗联合唑唻膦酸治疗技术方法,在癌性骨转移痛患者群体中的应用效果近似性,在控制好放射线损伤因素条件下,增加临床放疗干预过程中的剂量指标,能够切实缩短患者的疗效开始发挥时间,相关研究成果值得在临床中加以关注和推广。

对于肿瘤科临床实践过程中确诊收治的癌性骨转移痛患者群体而言,为其实施低剂量放疗联合唑唻膦酸药物治疗,相较为其实施高剂量放疗联合唑唻膦酸药物治疗,患者实际获取的疗效具备基本一致性,而在针对患者实施高剂量放射治疗条件下,能够较大幅度地缩短患者的临床治疗处置过程起效时间,需要临床医师在有效控制减缓放射线治疗过程对患者机体造成的损伤程度条件下,针对相关经验方法实施临床推广普及运用。

猜你喜欢

放射线癌性剂量
·更正·
中药的剂量越大、疗效就一定越好吗?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探讨中药外敷治疗癌性腹水的用药规律研究
医院放射线对人体的损伤和防护
不同浓度营养液对生菜管道水培的影响
90Sr-90Y敷贴治疗的EBT3胶片剂量验证方法
放射线:小心,危险!
《中国肿瘤临床》文章推荐:癌性爆发痛专家共识(2019年版)
补气养血通脉饮辅助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疗效观察
磁共振高b值弥散加权成像在筛查前列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