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散刺放血疗法在激素依赖性皮炎治疗中应用

2018-01-12崔美娟段雨茹谭丽娇王俊志

关键词:刺络热毒依赖性

崔美娟,张 杰,段雨茹,谭丽娇,王俊志*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激素依赖性皮炎,对于本病的名称历史有多种命名,如光感性脂溢疹,酒渣样皮炎、酒渣样糖皮质激素性皮炎,现国内统一命名为激素依赖性皮炎。临床以面部最为常见。

由于糖皮质激素的广泛使用及不正规使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发病呈上升趋势,主要由于糖皮质激素外用制剂的长期不当使用以及非法添加了激素成分的护肤品、面膜等的滥用。且其治疗具有周期长,治疗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波动、皮肤长期对普通护肤品不耐受、鉴别困难等特点,给治疗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对于本病的治疗,现代医学多采用保湿剂或免疫调节剂的外用,并发感染时配合抗感染治疗。可起一时之效,但应用局限,停药后容易反复。散刺放血疗法,是中医学独有的治疗方法,具有通经泄热,祛瘀生新的功效,笔者在临床工作学习中运用毫针散刺放血疗法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可取得明显疗效。

1 散刺放血疗法

散刺放血疗法来源于中医外治法中的刺络疗法,根据皮损状况选择合适的针具,根据激素依赖性皮炎好发部位及皮损形态,多选择规格为0.30×40 mm安迪针灸针,皮损常规消毒后,用毫针浅刺出血,治疗后2天内禁忌接触水及刺激物品,每周治疗一次,四周为一个观察周期。

刺络法最早源于《内经》,认为其刺络法具有清泻郁热、定惊开窍,活血通经,调和气血,祛瘀生新的功效,并对其进行较为详细的描述,如《素问·调经论》指出:“血有余,则泻其盛经,出其血……无令恶血得入于经,已成其疾。”说明刺络法可以泻经络之热邪,刺络法达到泻热解毒,祛瘀通络,调和气血的功效。又如《灵枢·血络论》:“血脉者,盛坚横以赤,……如是者,阴阳具有余”。“泻之万全也”治之当“多出血”可见刺络法在古时即得到广泛的应用[1],后代医家在内经的基础上,将刺络法运用到多种病症上。且运用到中医外科中亦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现代医家认为散刺放血疗法可以改善皮损处组织的微循环障碍,使痉挛的血管得以舒缓,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了局部血流速度,部分学者通过实验证明,散刺放血疗法对血液流变学具有明显的影响,可以降低红细胞的凝集速度,提升血氧含量,并减少血管的渗出,降低血液粘稠度,另外运用刺络法可降低脑细胞凋亡速度,延缓脑损害的进展,对脑组织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而中医认为散刺放血疗法可疏通经络调、调和气血,祛瘀生新的理论与西医改善局部微循环状态的理论相吻合。

2 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中医病因病机

激素依赖性皮炎是外用糖皮质激素后出现的副作用,是现代医学中新出现的病种,古代文献中没有对本病的相关记载,现代医家根据其临床表现,将其归于“药毒”范畴,对于本病的病因病机,各医家众说不一,各陈己见,大多数医家认为本病的基本病机为热毒炽盛,阴液耗伤,治疗时以解毒泄热养阴为主,往往能凑效。笔者根据查阅相关文献及结合临床工作学习所见,认为本病的基本病机为禀赋不耐,毒热之邪侵犯所致,或毒热之邪长期侵袭而致病,或内外因相合而发病。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将本病分为热毒炽盛,阴虚血燥证;肾阴亏虚,虚火浮越证;寒饮内停,郁热上冲证[2];急性期表现为红斑、丘疹、毛细血管扩张、肿胀、痤疮样或酒渣鼻样皮损、自觉瘙痒、灼热和紧绷等,疾病后期表现为红斑消失,色暗或肤色,伴或不伴痤疮样或酒渣鼻样皮损,仍有瘙痒感及紧绷感。笔者认为本病急性期以热毒蕴结于面部,热灼津夜,血液凝滞于局部,采用毫针散刺放血疗法可以起泄热解毒,祛瘀生新的功效。

3 体 会

激素依赖性皮炎主要是因为长期外用激素,而激素乃助阳生热之品,热邪侵袭,脉络受损,热久灼伤津液,热毒蕴结于面部,致使瘀血的产生,其临床多以热毒蕴结证较为常见,散刺放血疗法具有泄热解毒,祛瘀生新作用,适用于实证、热证,二者机理吻合,在临床工作中也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散刺放血疗法适合热毒蕴结证,临床上亦有寒热错杂及阴虚所致的虚火上浮之证,针对这两种证型,散刺放血疗法没有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此外,激素依赖性皮炎易发于面部,严重影响患者的个人形象,使患者心理产生极大压力,易产生焦虑和抑郁的情绪,通过散刺放血疗法,可以很快改善患者面部的情况,使红斑变淡,丘疹减少,缓解患者的精神压力。运用散刺放血疗法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可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刺络热毒依赖性
“刺络放血补虚”渊源及机理考
非等熵 Chaplygin气体极限黎曼解关于扰动的依赖性
关于N—敏感依赖性的迭代特性
N-月桂酰基谷氨酸盐性能的pH依赖性
浅析热毒宁注射液临床应用的合理性
古代刺络理论的历史演变
舒适护理在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中的应用
刺络放血疗法临床应用概况
热毒宁注射液临床药物配伍禁忌分析
热毒宁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