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比较赏析余光中的《乡愁》和李煜的《虞美人》
2018-01-11宁宏
宁宏
摘要:对家乡或故国的思念感怀是文学作品永不凋谢的主题之一。比较 探索和赏析名家的作品,对学习借鉴文学创作艺术和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乡愁;意象;怀念故国;概括性;比较与;赏析
《乡愁》是台湾诗人余光中所作的一首现代诗。它浓缩了诗人一生颠沛流离多次与亲人聚散的经历。1971年,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写下《乡愁》这首诗。诗歌表达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祖国恋恋不舍的情怀。体现了诗人期待中华民族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原文如下: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虞美人是【南唐】李煜的一首词。李煜937-978, 901年嗣位,史称南唐后主。即位后对宋称臣纳贡,以求偏安一方。生活上则穷奢极欲。975年,宋军破金陵,他肉袒出降,虽封作违侯命,实已沦为阶下囚。后为宋太宗赐药所毒毙。
原文: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笔者认为,两首作品的文眼都是深刻的愁思,都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是历代和当代同类作品的杰作。但由于二者在艺术表达上不相同,彰显了不同的艺术效果 。本文现试做比较赏析。
诗人余光中先生以“乡愁诗人”著称,他的《乡愁》意蕴深刻,家喻户晓,写出了海外游子的思归之情,洋溢着诗人魂牵梦绕的“中国情结”。整首诗铺写了浓浓的乡愁,把 祖国大陆与台湾紧紧地联结在一起,表达了作者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作者把无形的乡愁比喻化为四种意象,小时候,作者将乡愁寄托在给家人的书信里'所以将乡愁比喻为邮票;长大后,作者和家人分居两地,很难与家人相见,于是将乡愁寄托在回家的船上,所以把乡愁比喻为船票;后来,母亲去世,作者与母亲再也不能见面,于是作者就将愁绪比喻为坟墓;现在,由于人为的原因,海峡两岸的同胞不能团聚,作者将自己的乡愁比喻为台湾海峡,表达了他期盼祖国大陆的强烈愿望。《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使诗人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而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也因为结尾的感情的燃烧而震撼人心。
在结构方面:本诗分四个小节,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将乡愁依次比喻为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结构严谨,很好的表达了本诗的中心。远离故乡的游子、漂泊者、流浪汉,即使在耄耋之年,也希望能叶落归根。但台湾和大陆人为地长期隔绝,使流落到台湾的千千万万炎黄子孙有了无尽的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特定的历史沧桑感。即特有的“中国情结”。诗中“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种表时间的时序语像一条红线贯串全诗,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层次的渐递使主题由模糊逐渐鲜明,结尾处“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一下子,读者面前立马出现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泪流满面地跪在母亲的新坟前,面朝家乡祖国的方向痛不欲生地跪在大海边,用嘶哑的声音大喊:“母——亲!”的游子盼归形象,一种深沉的爱国情思油然而生。
可以说,娓娓的《乡愁》如清澈的小溪缓缓流过有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游子吟”小夜曲,永远唱响在人们心中。
李煜的虞美人一词反映的愁思主要是亡国之痛,其丹青妙笔写尽了深沉的阶下囚帝王的悲催。词的题材广阔,意境深远,感情真挚,语言清新,极富艺术感染力。
此词大约作于李煜归宋后的第三年。词中流露了绵绵的故国之思。其构思尤为神奇。全词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過凄楚中激越的音调和跌宕起伏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古今翻转的大时空跨度使作者刻骨的愁思以令人惊叹的对比呈现出多彩的艺术形象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奏响了亡国之痛的主旋律是扣人心弦的。
这首脍炙人口的名作,在艺术上有独到之处:“春花秋月”人多以美好,作者却殷切企盼它早日“了”却;小楼“东风”带来春天的资讯,却反而引起作者“不堪回首”的嗟叹,因为它们都勾发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惆怅,反映出他的囚居异邦之愁,用以描写由珠围翠绕,烹金馔玉的江南国主一变而为长歌当哭容貌愁苦而憔悴的阶下囚的作者的心境,是真切而又深刻的。结句“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含蓄地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断,亡国之痛的无穷无尽。可以说,李煜此词所以能引起广泛的共鸣,在很大程度上,正有赖于结句以富有感染力和向征性的比喻和夸张,它将愁思写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作者并没有明确写出其愁思的具体内涵,而仅仅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人们就很容易从中取得某种心灵上的呼应,并借用它来抒发自已类似的情感。可以说这种共鸣效是该词得以千古传诵的重要原因。
王国维说: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李煜被毒死,据说跟他写这首词有关,这真是用血写的。所谓“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就是说,李煜这样的词,高度概括了所有具亡国之痛的人的痛苦感情:如怕看到春花秋月,怕想到过去的美好生活。再如今春依旧,故国的美好景物已经不堪回顾。故国的雕栏玉砌等还在,但人的容颜已改,这里的一切沧海桑田巨变,以一江春水来比愁,包容广大,反映了所有亡国之痛的人的感情,担负了所有这些人的感情痛苦。当我们读完全篇,一个曾在古国明月的雕栏玉砌中红颜俊朗的君王如今满脸沧桑垂垂老朽囚于敌国小楼面对春花秋月长叹息的亡国奴形象是那样鲜活的凸显而出催人泪下,而这独特鲜明的画面感和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代表性愁思的悲恸交响乐感正是这首词的杰出成就之所在。于是这首词就像一轮明月永远照耀在故国的天空和读者的心中。
[参考文献]
[1]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出版.
[2]余光中《余光中作品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出版.
(作者单位:广东科技学院基础部,广东 东莞 52308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