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时间概念,提升历史核心素养

2018-01-11徐裕洪

文理导航 2017年34期
关键词:历史核心素养

徐裕洪

【摘 要】高中历史是通过唯物史观对人类发展历程作出基本阐释,进而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课程。除此之外,通过学习历史还能让同学们在历史先贤的身上与自己对比,弥补自己的不足。通过引入时间概念是为了更好地方便历史教学,本文主要对如何提升历史核心素养作出介绍。

【关键词】时间概念;历史;核心素养

历史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历史特征的思维方式,是历史专业知识、价值观和态度观念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包括核心理论、核心思维、核心方法、核心能力、核心价值观几个方面。学习历史,不仅是为了了解知晓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历程,而且是为了从古人的行军、治国等方方面面中借鉴学习,塑造健全的价值观。学生们面对琐碎枯燥又难以记忆的历史知识,丝毫提不起兴趣,如何才能在历史教学目标高效完成的前提下,帮助学生全面综合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找出教学方法的不足并将其不断完善,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

一、引入基本尺度,形成运算能力

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本就琐碎难记,加之学生对于时间概念模糊不清,甚至对公元前后也分不清,在教学中引入基本年代尺度,学生可以清楚直观的看出发生过的事件,通过对基本尺度的掌握,形成对历史时间的基本运算能力,更清楚地理清时间轴,有助于历史零碎知识的记忆,巩固学生历史核心理论基础。

例如,在讲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之前,我先就初中所学的历史知识的脉络进行了复习,而学生的初中基础不是很扎实,所以对一些基础东西遗忘的较多,温故而后才能知新,引入年代基本尺度,帮学生复习的效率大幅提升,解决了很多容易混淆的东西,如年、十年代、世纪、千年代的关系,某世纪初期、中期、末期的分界及公元前与公元等的区分,同学们向数学一样知道基本尺度和运算之后,对年代的记忆也开始变得敏感,课堂小测试中,我提出了几个问题,“公元前23年距2000年多少年?”“二十世纪初期是什么时候?”同学们都踊跃地回答,“2023年”,“1900年初”,上课气氛也非常活跃,学生反响很积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历史事件的重要程度来分配讲述的前后顺序,并且穿插故事教学,不要一味地填鸭式教学,要引发学生的學习兴趣,同时也要注意学生的上课接收理解程度,总之,一切要以学生为核心,课堂效率比课堂进度重要得多。

二、比较发生先后,挖掘思想内涵

强化学生的历史时间概念是为了便于历史教学工作的进行,要根据不同的教材选择有效的途径教学,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比较各类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选择同种性质的事件对比,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历史意义,挖掘历史事件给学生带来的深层的思想内涵,在学习中,帮助学生不断地提升和完善自己。

例如,在讲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时,通过初中的历史学习,同学们已经了解到中国社会发展所经历的四个阶段,但对四个阶段具体的分节点在那个年代却是含混不清,我特地选取中国封建社会和西欧封建社会进行对比记忆,中国封建社会历经两千年之久,从战国时期直到鸦片战争时期才结束,而西欧的封建社会从476年罗马帝国的灭亡到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经历一千多年。我抛出问题,“为什么中国封建社会经历的时间如此久?”“中国固有的封建思想阻碍了发展”、“生产力得不到质的提高”、“专制制度的作用”等等,同学们都积极讨论回答。对比记忆的方法使同学们更快速地比较得出结论,薄弱的基础得到巩固,课堂效率明显提高。

在历史课堂上,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对比同种性质不同历史事件发生的前后顺序,对比了解记忆,挑选一些中外历史事件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在不同制度背景下,同一性质事件的发展过程不同,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体会其历史意义。

三、指导化简记忆,形成知识体系

学生自主探究理解所学知识加之教师的辅助作用是如今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一大亮点,学生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师要创建开放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动脑思考的习惯,提升学生的概括总结、提取关键点等各种学习能力。学生通过教师指导将同种性质、同一时间段的事件联系起来,提取关键时间或字眼,之后结合在一起记忆。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一课的单元总结中,由于课本内容涵盖了大大小小近十个重要事件,而且都需要学生牢记,对于这种时间相近,性质雷同的事件学生们更容易混淆。为了让学生精准记忆知识,我指导学生选取关键词,化简记忆,“近代中国发展一览,四零鸦片五一太平,九四甲午零零侵华,一一辛亥一九新民主,二七对峙三七抗日,四五解放至此完”,基于同学们之前内容的学习,加之化简记忆的方法,按照发生时间前后,将年代和时间浓缩简化,多次重复复述,同学们不仅可以轻松记忆琐碎的历史知识点,而且慢慢地可以自己总结概括记忆知识,提升学生的核心思维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将繁杂的历史年代浓缩化简记忆,简单的句子令人在学习过程中不会产生厌烦感,对学生的知识记忆有极大的帮助,同时,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一套专属的学习方法和知识体系。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传授学习历史的核心方法,而不是讲述历史课本,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核心方法才能灵活应用于各类学习中,教师通过教学经验帮助学生探索高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整合零碎又容易混淆的历史知识,通过强化学生的时间概念,高效地领会历史知识,理清学习脉络,形成清晰的逻辑思维,全面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endprint

猜你喜欢

历史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新历史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九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