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资源挖掘的几点思考

2018-01-11樊雅娟

文理导航 2017年34期
关键词:整合策略初中语文

樊雅娟

【摘 要】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资源的来源包括语文实践活动、口语与写作的融合训练以及专题作文素材的准确呈现等各方面。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与观察、口语表达训练中的思想与观点以及专题作文素材引发的想象与交流都能使得文章更具创意与个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写作资源;整合策略

一、精简语文实践活动

通过对语文实践活动中诸多写作训练的仔细研究与分析,笔者以为一些单元的某些题目存在交叉重复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由此看来,精简语文实践活动并以此将写作题目进行归纳整合应该是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应该注意的环节,这样不仅避免了重复,语文实践活动的效率也会因此得到很大的提升。我们通过对诸多语文实践活动展开研究不难发现,日常的初中写作教学训练应该包含读书心得、日记、调查报告、建议书、计划、通讯、手抄报、纪要这8种写作类型。

若使学生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才是写作的主人,教师必须在教材原有的编排基础上依据写作类型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将社会实际需要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自己调整时考虑的核心问题,对语文资源加以综合并由此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使得语文实践活动因此产生更为积极的作用与价值,学生的主体意识也被最大限度地唤醒,对生活的体验与观察也会更有心得,有个性的文章才有可能因此而展现。

语文实践活动的意义与价值不用赘述,不过,初中语文教师也应注意到活动的杂乱会影响其作用的发挥,因此,精简语文实践活动虽是必须,但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问题。

二、口语与写作融合

“出口成章”这四个字足以说明口语交际能力与好文章之间的不解之缘,事实上,良好的口头表达确实能够帮助学生提升书面表达的能力。不过,我们有心留意教材的编排不难发现,口语表达训练与写作训练之间必要的勾连却是匮乏的,写作的难度自然也就增加了,那么,这两者之间应该如何协调与融合呢?

首先是对现有口语教学内容的科学调整。教师可以将朗诵、辩论、演讲等形式安排在写作之前,以说带写并因此提升学生写作水平。比如,八年级有一题为“电脑领我走进新天地”的记叙文写作训练,教师可以将对话式的主题班会形式搬进自己的写作课堂,让学生展开对话式口语训练的同时积累写作的素材,两大系统的真正融合最终使得学生在合理安排文章结构的同时还能做到“言之有物”。

其次,口头作文训练版块可以单独安排,并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地推进训练的实施。初一可以从一句话新闻、小故事等简单一点的内容开始,使得课堂氛围始终能够保持相对轻松的状态,学生的兴趣也会更加高昂。初二应该将口头作文与书面作文进行适当的结合训练,使得两者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初三应将中考作文的相关要求落实到整篇文章的口语表达中,可以将学生进行合适的分组,小组每位成员都应针对文章题目口头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连缀成篇,然后经过全组成员的仔细阅读与修改后交给教师批阅。教师在学生的分組口语表达训练中应提出分层目标,比如:要求口语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发言时必须具有一定的创意和个性;要求口语表达能力一般的学生更根据教师的目标设置负责任地发表出个人的见解;要求所有学生在演讲中将自身观点鲜明地表达出来,并能利用一些材料适当作出佐证;要求学生将内心所感、所想都能真实地表达出来并因此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同时,教师在学生的演讲中还应积极引导学生形成竞争的意识,激发学生将自身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这样的训练使得借助于声音的口头作文与依附于文字的书面作文相辅相成,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口语表达的准确性都得到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作文水平在相互融合中也得到了共同的发展。

三、专题作文素材的准确呈现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所设的“专题”版块最终要求学生能够学会撰写研究论文,这已经完全属于研究性学习的范畴了。笔者认为,写作应该得到此版块中所设材料的全面服务,也就是我们初中教师在写作教学中通常所说的写作任务驱动专题学习。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一研究“长城”的专题典范,此专题很清晰地囊括了阅读·参考、讨论·研究、写作·评价这三个组成部分,其中阅读·参考又包括了文章选读和参考资料的阅读。专题中的写作·评价这一部分一共设计了四条题目,要求学生选择其中的一到两题进行思考与练习。第一题中给出了学生明确的作文题目:我心目中的长城。要求学生在文章中说明长城的建筑艺术或者论述长城的价值,等等。内容自选,题目自拟,文体自定。学生要高质量完成这一写作题目,首先必须对阅读·参考中“文章选读”部分的内容进行仔细的阅读与分析,教材在这一部分精选出了罗哲文的《万里长城的构造》与吴祖光的《万里长城断想》这两篇有意义的文章。前者正是展现长城建筑艺术的描写,城墙的墙身、顶部、台子、烽火台的结构特点等在此文中都有详细的描写;后者对万里长城的实用价值展开了犀利的讨论,发人深思。此外,参考资料中《我还没有见过长城》、《赵长城》等文章对长城的价值又从不同角度展开了引人深思的论述,学生的写作也因此有了更多的借鉴。值得关注的是在讨论·研究这一部分也列举了为写作服务的活动,比如对“构造简单长城的艺术价值”的讨论使得学生的思考更具方向性和思想性,长城的构造、价值、影响等各方面内容都得到了有意义的讨论,学生在写作时也会感觉容易很多。第二题是一篇题目为“刘雨田还在继续着的梦”的想象作文,参考资料这一部分呈现的是刘雨田的《长城万里行》,讨论·研究这一部分要求学生针对“法国人与美国人走完长城的梦想均未实现,但刘雨田这一普通公民却能徒步走完长城”这一事实展开讨论,学生的想象作文因此有了更多的素材。三、四题则侧重学生之间的佳作交流与评论。此专题的设计对于学生的写作来说是极为有价值的。由此看来,专题作文素材的呈现对于学生写作训练来说是极为有价值、有意义、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魏本亚.构建人文主题语文教材的探索与反思[J].中学语文教学,2015(05)endprint

猜你喜欢

整合策略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小学数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整合策略浅析
谈小学作文教学方法的整合
例说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整合策略
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整合策略研究
英语阅读策略与课堂教学的整合研究
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高中数学教学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