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自主创业毕业生的调研报告
2018-01-11刘宁宁
摘要:社会经济发展,大学生自主创业是一个趋势,而且缓解了大学生就业压力,一部分大学生通过创业形式实现自主就业,大学生创业逐渐被社会所承认和接受,但越来越多大学生向创业方向发展时面临的很多问题,导致大学生创业不成功。在校大学生在专业学习之余,利用所学专业知识自主创业,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和肯定。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强弱对其自主创业成效会有直接的影响。从现实看,民办高校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相对薄弱,因此,研究民办高校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及其对学生自主创业成效的影响,对积极推进学生自主创业有着重要的意义。本课题希望通过研究,能够有助于推进民办高职院校在校生自主创业的发展,提高自主创业的成效。
这次实践团队成员都对这次调查有兴趣而且激情很高,以商学院、经管专业自主创业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创业者心理素质和创业项目的状况调查,分析创业者应该具备的心理素质和选择创业项目的注意问题,引导和建议学生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和在选择创业项目的问题,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创业项目选择少走弯路,提高学生自主创业的积极性。让学生正确且有方向的选择自己以后创业项目,让更多的学生为以后自主创业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自主创业;自主管理;创业意识
实践背景:
当太多太多创业的名人佳绩出现在眼前,深处象牙塔的学子不愿在一旁观望,跟随着前辈们的足迹,纷纷跳入创业的大潮。可成功是难以复制的,创业初的一腔热血未必就能换来财富与经验。资金的匮乏,管理经验的缺少,市场调研的不全面,社会、家庭的冷眼相对,都不断地对那些毅然走在创业路上的学子们以打击。有人说:“创业的结果半是惨淡的。”更有人说:“创业就是一起玩命,果真如此吗?”
如今创业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当代的大学生也非常关注创业,为响应大学生创业梦想,商学院于2016年暑期安排15名学生对商学院、经管学院近三年毕业学生,以自主创业的学生为主体进行问卷调查,对商学院、经管学院前几届创业成功注册公司的学长进行采访调研,总结有关创业需要的基本条件和具有哪些素质以及什么样的精神。经过几次与学长的初次交流,约定时间地点,先后与商学院、经管学院的18位学长进行了当面交流沟通。其他进行电话沟通和qq,微信等。
实践意义:
实际应用价值:引导学生自主创业意识,让在校学生从在校期间就开始从自身各方面为将来的自主创业做准备,从外在技能到内在心理准备充分。当毕业后,就能把自主创业当成一生的事业来做。
现实指导意义:能够大幅度缓解学生面对毕业后实习期的心理压力,正确对待自己毕业后对工作的盲目性,并且为学院的就业率减轻负担。
实践内容:
本项目主要以调查商学院毕业生通过自主创业实现就业问题为主,并通过创业者具备的心理素质和创业项目选择的问题进行分析,做出符合高职学生应该具备的创业素质和项目选择的方向,提高学生就业率。
1.采取问卷调查法,首先选择2016年毕业生800人进行调查问卷调查,其中自主创业学生或者曾经创业的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最少选120人进行当面访谈调查,利用在线调查。
2.采访不同项目的自主创业者,了解他们认为在选择自主创业中到的主要问题以及心理素质要求的提升。
3.采访自主创业成功者,他们所认为的选择项目的谨慎性和心理素质的要求以及相关建议。
4.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并结合采访与统计结果,研究高职学生在自主创业中遇到心理问题和项目选择的问题进行对策分析,并撰写实践总结与调查报告。
5.主要成果:调研报告。
实践总结:
一、主体
本次调研发放问卷800份,回收问卷80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問卷734份,样本主要分布在毕业生群里,以及商学院,、经管学院大一者,大二自己做电商和微商同学中,从总体上了解大学生创业的相关信息调研具体结果大致如下:
(1)创业深得“民心"
调查问卷显示:49%的学生认为创业是实现理想的一个途径;44%的学生认为创业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但是有一部分同学却反对创业,他们认为在校大学生还是应该以学业为重;除此以外的同学对创业的概念不清楚。包括创业资金来源和心态都有很大影响。多一半人数选择上班打工,有一份稳定工作来证明自己价值就行。
由此可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大多数大学生认为可以创业的。现在的我们已经越来越重视 “社会”这个大家族,已经认同社会与学校的关系密不可分,也注重社会实践,树立比较乐观的创业心态有助于我们更容易地融入这个社会中去。
而且大多数同学认为创业总体来讲还是有很多好处的。32%的同学认为创业可以解决自身就业问题.12%的认为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43%的认为可以提高自己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剩下的13%觉得可以获得经验.以后对自己职业生涯有一定的帮助。
面临现在的就业前景,竞争激烈,想要找到一份合自己爱好的工作更加困难,所以有创业想法的人就会考虑毕业后自己创业,更重要的是成就感,心理的满足,自己愿望的实现。调查问卷了解到有32%的同学在毕业后会选择创业,他们认为创业可以解决就业困难的压力,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提高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获得宝贵的经验……他们中有7%的会在校期间参加创业计划大赛提前为以后准备,l5%的同学会选择读取创业书籍来增长自己的理论知识,为创业做铺垫,更多的同学则是选择在假期去企业实习,增加自己的实践经验。但其中有部分同学具体还没有想过怎么操作,单单只有想的程度而已。有17%的同学不想创业,认为风险大,而且资金,经验,人际关系缺乏,而且父母也不会支持。剩下有50%的同学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他们觉得毕业就踏踏实实工作。
虽然创业的道路中会遇到诸多坎坷,但32%的有创业思想的大学生则充满信心,没有资金可以通过贷款,向亲戚朋友借,或者自己先工作,等足够资金了再创业也可以。对于合作伙伴,可以和同学一起合作,毕竟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这些种种乐观的因素很好的回答了那些不想创业或没想过创业的同学的问题。在一半同学没考虑过(相当于弃权)的基础上,可以看出创业还是深的同学的认可,可以说是“深得民心”。
(2)成功案例采访:
首先进行采访的是商学院11届学长周生峰,周学长自己经过毕业后几年的打拼,自己成立“上海端和装饰设计有限公司”这是一家家族企业给供货基础上成立的公司,在交谈中,学长也特别愿意和我们分享一些创业的经历,在公司进入正轨的生意场上,有人来和你谈谈经历也是非常高兴的,他说:创业,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他先后经过自己的团队解散,员工跳槽,以及公司职工以公司名义私自拉客户,损失了很多自己建立的客户群体,等等,经过一系列聊天,周胜峰学长总结了很多创业有关的精神素质,首先,作为一名创业者,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然后得有对公司掌控的能力,如果和公司的员工太过于关系好,会导致他们不听你的安排,导致公司文化懒散,做事效率不高,这样的公司是不会长久的,也就是说要有很好的沟通能力,不仅仅是对员工,对客户也是,另一个是自己不能以玩的心态来完成自己的创业梦想,生意场上什么人都有,免不了出去谈项目,不能让别人一眼看出你的缺点,或者软肋,最后还得走出去了解一些东西,不能光想,得行动,最后给学弟忠告:创业说难也不难,说不难也不是非常容易,得有一个好的想法,总之得多出去走走,了解外面的世界,你永远不能在高尔夫球场上找到自己的合作伙伴。
然后进行采访的是商学院11届学长邬林,学长经过在校期间创业基地的锻炼,在毕业后几年时间里通过自己的努力,创办了“上海赤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作为一名草根创业者,他没有把盈利作为首要目的,首先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学校创业基地以卖电脑外设为主,维修手机或者电脑,打印东西,认识一些有能力的团队,在2015年11月注册公司,由于刚刚成立公司,盈利也不是太好,正在探索阶段,但他相信自己一定会成功。关于创业他想为在校的学生提一些忠告:首先得诚信,把握时机,要具有创新精神,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加强自身管理能力培养等,学习身边朋友的优点,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学习。
紧接着对商学院14届学长柯鹏越进行采访,该学生在在校时对自己要求高,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在校期间通过兼职,在学校搭起了“好毕业”兼职平台,与2015年初注册“上海业传商务咨询有限公司”,通过自己的经历,他对学弟学妹的忠告是:在飞速发展的网络信息时代,也就是我们发展的时代,我们得抓住机遇,终身学习,多看有关创业的新闻,以及国家政策,多看财经频道,了解创业项目,其实是自身的领导能力,可以从小事做起,严格要求自己,具有坚韧执着的精神和非凡的领导才能,可以在学校参加学生会或者社团锻炼自己,其实创业是自己摸索的过程,别人说的再多都没有自己经历过,理解的透彻,告诫学生有什么想法就去做,做什么事情都是在提高自己。
最后和一位认识的学长赖奇谈了谈创业,他在学校创业基地通过“俺来也”项目的锻炼,现在正在酝酿开自己的一个针对大学生的速洗点,他为此也做了不少的努力,和认识的成功人士谈自己的想法,提建议,做项目,市场调研,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他也会成立一家自己的公司,虽然说他说的都没有之前几位学长总结的全面,也许是自己的经历比他们少一点。
以上还有很多学生的采访案例,目前就举这几个例子。
据采访得知:
(1)大学生创业应该基于一技之长
资金的匮乏,管理经验的缺少,市场调研的不全面,社会、家庭的冷眼相对……只要你有创业的决心与勇气,有自己的一技之长,不必太担心会失败,况且“失败乃成功之母”你不尝试,何来成功与否呢?除了信心之外,还必须掌握过硬的本领,有广阔的知识面,具备强大的专业技能,使自己在行业上做到游刃有余。同时,绝大多数同学选择的创业地点是在自己家乡或东南沿海发达地区,选择西部地区的人是少之又少。
这和同学所学习的专业有着密切的关系。农林管理和物流管理的同学们大多选择回家乡发展自己的事业;学习经济管理或者理工一类的人更倾向于沿海发达地区。他们认为这些地方更有让他们发挥自己专业特长的机会而没有人想过什么专业对于西部地区有优势。大学生认为自身的创业优势是:年轻有活力,敢于拼搏,时机良好,学习能力强,专业素质高。
时机充分,目的明确,软性条件似乎都不成问题。但90%的同学清楚地表明,光有这些还远远不够,严格地说还不具决定性。是什么阻碍了更多的大学生前赴后继地走向创业路?缺乏启动资金首当其冲,“ 资金匮乏,知识欠缺,能力不足,经验有限”俨然已成为了大学生创业最为凶猛的拦路虎。而“父母的不支持”和其他另外因素使得大学生创业先天不足问题紧随其后。
另外,据新浪调查,目前中国70%的大学生仍仅限于自己同学或儿时的玩伴为朋友。社交范围太窄,很难同陌生人交流势必造成了人脉的匮乏。而人脉对创业者来说又极其重要。此次调查中6%的学生表示,其他因素也是影响创业的因素,譬如选择合适合伙人就是当前自己最难的问题。
(2)自主创业.应具备良好的素质
调查显示.大多数同学选择创业是因为想赚钱.但也有部分同学右自己的资源想法与理想,并不局限于狭隘的赢利,通过自己创业,给社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也是对社会做出的一种贡献。所以选择创业首先应具备良好的素质,别让金钱蒙蔽了自己。良好的创业素质是大学生自主创业成功的关键所在!
所以应具备以下条件:丰富的工作实践经验。创业前利用兼职等机会进行大量的社会实践经验积累,对自己今后的创业大有裨益,而这也是所有大学生创业者的一个共同点。
良好的社会人际关系。通过多种渠道认识更多的人,尤其是对自身创业有帮助的人。同时多多接触社会,在学生时期就走进社会中,积累各方面的人脉。
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优秀的管理沟通能力。当代大学生有着丰富的理論知识和科学技术能力,在创业时应抓住自身的优势,做到学以致用;同时也要培养自身的管理能力、和上下级的沟通能力。
当然,还有更多如强烈的挑战精神、良好的心理素质等等。
(3)有自己的创业团队是关键
即使有了良好的人脉关系,组建创业团队仍然是个问题,而且是个关键性问题。在人脉网上,我们需要好的人才,尤其是高级人才。但是,在创业过程中的创业团队,则另当别论。大多成功的企业家认为:组建创业团队的时候,不要倾向于“明星效应”。简单的说,当一家公司成立了以后,创始人如果都是MBA(工商管理学硕士)的话,那么开会决定谁来做公司的CE0就要半年的时间来讨论,难道不做事情了。所以,更多的观点支持于创业起初,队员要选择有责任心、态度谦虚、勤奋无私的人。这样创业的道路才能走的更成功。
通过此次创业问卷调查,我们还可以了解到,创业在大学生的眼中,并非只是狭隘的赚钱的一种途径或手段,它可以提高我们创业初试者的各方面素质,增加经验,锻炼交际能力与独立能力还会提高我们的创新能力,使我们看事物更加全面,而且还历练了我们的胆识与能力,让我们更加肯定“爱拼才会赢”。
二、结论与建议
通过此次创业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很多人认为创业可以赚钱,可以享受生活,同时还了解到,创业在大学生的眼中,并非只是狭隘的赚钱的一种途径或手段,它可以提高我们创业初试者的各方面素质,增加经验,锻炼交际能力与独立能力,还会提高我们的创新能力,使我们看事物更加全面,而且还历练了我们的胆识与能力,让我们更加肯定“爱拼才会赢”。
如今大学生创业是一个趋势,并且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这一趋势肯定还会持续。对这一问题还没有考虑过的同学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也为学校在教育学生时提供了重要依据。尤其在大学期间,大学生的空余时间还是挺多的,为了不荒废学业,虚度光阴,选择创业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且提前与社会接触也会使自己收益良多。
我们这次通过问卷调查首先是为了完成老师的作业,同时也是为了了解大学生对创业的看法,了解大学生对未来生活的期望。在此次调查中,我们从大学生是否会自己创业,去哪方面创业,创业前会做哪些准备,如何来解决创业中的资金问题,以及在校时学校应该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等等。
调查结果是:大部分同学只赞成需要创业,通过到企业实习积累丰富的工作实践经验,保持良好的社会人际关系等为创业做好准备。至于资金问题,大部分选择贷款方式。学校方面,1,学生希望举办创业活动或各类设计大赛来提高自己的能力。2,最好开设一系列创业课程,例如:市场分析,财务预算,营销技巧等。3,有关创业研究方面的知识和案例,第三点一般学校很难实现但是创业发展的一个趋势。并且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这一趋势肯定还会持续。对这一问题还没有考虑过的同学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也为学校在教育学生时提供了重要依据。
作者简介:刘宁宁(1984.11),女,陜西咸阳人,本科,初级,在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从事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