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人文的清泉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尽情流动

2018-01-11李星

文理导航 2017年34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高中语文策略

李星

【摘 要】语文是实用性最强的学科,学生在任何阶段都涉及语文学科的学习,同时高中语文也是培养学生民族意识和传承民族文化使命感的重要课程,高中教师应该注释语文教育中的人文精神,为学生的价值观培养指明正确方向。本文主要对高中语文教育中的人文渗透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人文精神;策略

语文是最贴近生活的可实用性学科,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也通过一点的的实践加以巩固和提高,然而,目前的高中语文教育中的人文精神体现严重不足。人文精神本应该是语文教育的核心,作为汉语使用者,以汉语为载体的人文素养应该是与后天汉语学习者相区别的显著特点,然而,由于高中阶段的学习直接关系到高考成绩,因此高中语文教育中人文精神比较缺乏。如何将人文精神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中是高中教育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提升教师自身的人文精神层次

教育之所以被称为教育是因为在知识传递的过程中还包括精神的生化与相互影响,教师以知识为载体净化学生的心灵、提升其精神层次。语文教育始终是所有学科中承担精神教育的主导学科,在语文课堂上,学生通过学习、模仿和创造达到精神学习的目的。这需要教师自身的精神层次较高,拥有较为深厚的语文学科素养和人文素养。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广泛阅读学科资料,不断积淀自己的人文精神素养。由于历史悠久,我国的语文教学素材选材丰富、涉及范围广。例如,文言文的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进行文言文的教学时不仅仅是要教授学生古文的语法、通假字和古汉语的含义,更重要的是要将文章中的人文精神详细剖析,让学生了解历史人物的精神。这需要教师对古文涉及的任务实际和时代背景有较为完整的了解并能向学生准确传达,让学生能够站在当事者的角度思考历史事件,以史为鉴,积淀自身人文素养。

二、营造平等自由、轻松愉悦的语文课堂氛围

人文素养是一种较高的“以人为本”地精神表现,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上不能将自己置身于领导者和主宰者的高度,让学生感到压迫与束缚,这对于精神传递十分不利。高中学生叛心理较强,同时心理成熟度较低,这需要教师以平等的朋友姿态对学生的精神世界加以引导。首先,需要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这需要平等的师生关系为载体,高中语文教师要白兔教师身份的约束,以平等的角色走进学生生活,了解学生的精神状态才能找准方向。其次,高中语文课堂氛围容易沉闷枯燥,学生往往昏昏欲睡,教师无法专注学生的注意力,何谈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渗透。因此,教师需要尽力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心情愉悦的状态下学习语文知识,在潜移默化中提神人文精神。

三、以实践为载体让学生体验语文中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的实质是一种虚拟的精神状态,对学生来说较为抽象,仅靠课堂的口头讲解联系和单纯的知识传输很难达到精神层面的提升,因此要借助新型教学模式中的有效形式——课堂实践。课堂实践能够为学生提供一種身临其境的状态,便于学生设身处地的站在当事人的角度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其做出的抉择。例如,教材中《罗密欧与朱丽叶》一部分的教学,由于生长环境和文化的差异,学生对主人公的选择理解起来难度较大,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话剧表演,让学生通过自己查询相关资料或者通过对原著的通读选择合适的角色,并预留适当的排练时间,在正式教学之前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堂展示,并发表自己对相关问题的见解。实践证明,参与表演的同学对内容的理解和人物心理的掌握比为参与表演的同学更加深刻,学习效果也更好。

四、加深对教材中人文内容的挖掘

语文教学的主要素材就是语文课本,语文教材是经过专家多年的研究与改进编排的素材精华,可以说,教师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训练所需要的素材基本都可以在语文教材中找到。但教师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对教材内容的挖掘程度不够,造成教材内容的浪费和资源利用不彻底。例如,诗歌作为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考试的重要命题点,教师一般根据自己多年的实践总结和对考试情况的预测挑选重点章节讲解,并按照答题套路总结所谓得分点,这种教育方式只能让学会以应付考试的心理背诵答案,即使是有涉及作者精神和心理的内容,学生也只是口头背诵,无法达到精神共鸣,无法真正体会作者的心境。这是人文教育素材流失的主要表现。

五、采用人文性的评价方式

评价是教师进行自我审视、了解学生学习效果以及学生了解自身学习状态的重要途径。传统的评价方式都是教师但相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点评。为了在语文学科中渗透人文精神,评价方式也需要体现人文特点。首先,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进一步学习,因此教师的评价用语要注意激励性和尊重,评价要以肯定性用语为起点,客观支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另外,教师也要接受学生的评价,体现人文性。

六、结语

总之,语文学科本就是进行人文教育的主阵地,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培养,弱化应试教育影响,在学科教育中融入民族使命感,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促使学生吸收民族文化精髓。

【参考文献】

[1]李倩.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对策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5(28):283-284.[2017-09-14]

[2]李字海.浅论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渗透问题[J].求知导刊,2014(09):36.[2017-09-14]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高中语文策略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如何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培养人文精神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自信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Passage Four
背负十字架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