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联合早期功能锻炼治疗中风患者下肢痉挛的疗效观察

2018-01-11孔德娟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7年13期
关键词:痉挛患肢中风

孔德娟

句容市中医院针灸科,江苏镇江 212400

针灸联合早期功能锻炼治疗中风患者下肢痉挛的疗效观察

孔德娟

句容市中医院针灸科,江苏镇江 212400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早期功能锻炼治疗中风患者下肢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90例中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采用常规针灸治疗(对照组,44例)与针灸联合早期功能锻炼治疗(观察组,46例)的临床疗效差异,并分别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积分法、Bmnnstmm分期、FCA综合功能评分法进行运动功能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了联合治疗措施后,下肢Fugl-Meyer评分为(30.93±2.89)分,Bmnnstmm 分期为(4.38±1.16)分,FCA 行走功能评分为(7.96±2.97)分;对照组下肢 Fugl-Meyer评分为(25.37±2.87)分,Bmnnstmm 分期为(3.53±1.07)分,FCA 行走功能评分为(5.22±2.17)分;观察组的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因中风引起的下肢痉挛患者时,可采用针灸联合早期功能锻炼的治疗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预后恢复质量,可在临床上予以推广应用。

针灸;早期功能锻炼;中风;下肢痉挛

脑中风也被称之为脑卒中或是脑血管意外,患者在发病后的临床表现主要以脑部缺血或发生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有着较高的致残率与病死率,是目前世界上公认致死率最高的疾病类型之一[1]。在患者脑卒中病发初期采用针灸治疗能够对外周神经起到一定的刺激性作用,加强对中枢系统的刺激,增强脑细胞的兴奋活跃性,有助于缓解局部肌张力,同时辅之以适当的功能锻炼便可实现对患者下肢痉挛情况的显著改善。该文将以该院所收治的90例中风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了针灸联合早期功能锻炼对患者下肢功能的改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90例中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4例)与观察组(46例)。其中对照组:男24例,女 20 例,年龄 46~78 岁,平均年龄(65.7±8.3)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31例,高中9例,大专及以上4例;观察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47~79岁,平均年龄(65.9±8.7)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32例,高中10例,大专及以上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一般统计资料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组间对比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措施,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抗感染,以及采取常规针灸治疗,取上肢尺泽、合谷、极泉、内关、绝骨、阳陵泉、八邪、环跳、血海、足三里、太冲、伏免、三阴交等穴位,持续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早期功能锻炼,具体包括:①配合患者正确放置患肢,协助患者正确摆放体位,与患者下肢外侧垫加支撑枕头,以防止出现髋关节外旋情况。②指导并协助患者开展开支被动运动,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与之相对应的下肢被动运动活动,帮助患者积极开展下肢负重训练,每天持续时间约为20~40 min,具体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适当缩短或延长,以持续锻炼1个月为1个疗程。③对患者进行穴位按摩,确保肌张力能够始终维持平衡状态。30 min/次,每次按摩间隔1 d,持续按摩1个月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采用Fugl-Meyer积分法、Bmnnstmm分期、FCA综合功能评分法对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分别进行分数评价,并予以对比分析。

表1 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比较[(s),分]

组别 治疗前下肢Fugl-Meyer评分 Bmnnstmm分期 FCA行走功能评分治疗后下肢Fugl-Meyer评分 Bmnnstmm分期 FCA行走功能评分观察组(n=46)对照组(n=44)t P 21.23±3.17 21.21±3.19 0.026>0.05 2.35±1.13 2.36±1.14 0.037>0.05 3.65±1.31 3.66±1.29 0.034>0.05 30.93±2.89 25.37±2.87 8.076<0.05 4.38±1.16 3.53±1.07 3.186<0.05 7.96±2.97 5.22±2.17 4.407<0.05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取[n(%)]表示,行χ2检验,以t检验进行组间计量资料(±s)对比验证;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下肢Fugl-Meyer评分、Bmnnstmm分期、FCA行走功能评分等方面的对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下肢Fugl-Meyer评分、Bmnnstmm分期、FCA行走功能评分等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组间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脑中风的临床症状表现主要以脑部缺血及出血性损伤为主,其中后肢痉挛是高级中枢神经系统病症当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并发症状。脑中风患者在发病时往往病程进展快、病死率高,患者的死亡率也会与年龄呈正比例关系,因此对于老年患者更要引起重视。由于临床上针对此病一直没有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关于采用中医针灸与早期功能锻炼相结合的治疗方法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在祖国医学理论中人为机体脏腑会由于阴阳平衡缺失而导致肝肾阴亏、气血不足,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便很有可能会引发中风性肢体痉挛的发生[2]。针对中风下肢痉挛患者实施针灸治疗可以起到通脉活络、疏经益气的效果,能够促使患者的脑部血液循环系统得以正常疏通,有助于加强患者脑皮质内的电活动反应,同时在患肢局部位置采取针对性的针灸治疗还能够实现对患者肌张力的有效增强与改善,促使患者的脑卒中偏袒患肢与运动功能得以增强,增强患肢的功能恢复效果[3]。在该次研究中所采用的中医针灸联合早期功能锻炼治疗方法可依据患者的具体发病原因来选取相应的针灸穴位,对血海、阳陵泉等穴位采取针刺治疗可加强患者的脑部血液供应量,促进对脑组织的血氧改善;对环跳穴实施针刺治疗可起到强健腰膝、祛风化湿等功效;对足三里实施针刺则可起到通风活络、强胃健脾、扶正祛邪等功效;对绝骨穴实施针刺治疗则可起到疏肝益肾之效[4]。

另外,对中风下肢痉挛患者在采取针灸治疗的基础上同时配合以早期功能锻炼能够借助于机体反射作用来实现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活跃性的有效改善,有助于促进皮质功能区的重新构件,改善患者的患肢主动活动,加强对患肢的协调管控,大大降低患者的致残率,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5]。将患者的患肢进行科学、合理的摆放,可确保关节部位保持较为稳定的固定效果,进而也便能够有效预防不正常肌群痉挛现象的发生。在该次研究中表明,采用针灸联合早期功能锻炼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其Fugl-Meyer评分、Bmnnstmm分期、FCA行走功能评分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临床上治疗因中风引起的下肢痉挛患者时,可采用针灸联合早期功能锻炼的治疗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预后恢复质量,可在临床上予以推广应用。

[1]蔡旭.用康复训练联合针灸疗法对早期偏瘫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9(11):26-27.

[2]吴萍.康复训练及针灸对偏瘫早期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15):85-86.

[3]张安邦,姜喜凤,侯惠斌等.康复训练联合针灸对偏瘫早期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4(3):113-114.

[4]霍新慧,赵百孝,周钰等.艾灸配合康复治疗对中风后下肢痉挛状态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14,33(2):105-107.

[5]王宁,李志峰.火针改善中风痉挛性偏瘫患者生存质量临床研究[J].中国针灸,2015,35(11):1105-1109.

R681.8

A

1004-6569(2017)07(a)-0185-02

孔德娟(1983-),女,江苏句容人,本科,主治中医师,研究方向:针灸治疗颈椎病、腰腿疼、面瘫、肥胖症、中风后遗症。

2017-04-12)

猜你喜欢

痉挛患肢中风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预防中风应做到八要八不要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根管治疗意外治愈面肌痉挛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双骨折术后并发患肢水肿的效果分析
头针加舌针联合推拿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痉挛型2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