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能获第一名真是意想不到!”

2018-01-11吴存兰

纺织科学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长丝职业技能纺织

文/本刊记者 吴存兰

2017年全国纺织行业“盛泽杯”长丝织造职业技能竞赛上,来自恒力集团及其下属企业的选手脱颖而出,分别包揽了三个工种的前三名

“我在织布岗位已经工作五六年了,还是第一次来参加这种全国性的行业实操比赛。”在2017年全国纺织行业“盛泽杯”长丝织造(织布工、捻线工和浆纱工)职业技能竞赛全国决赛的织布赛休息区,一位准备参赛的当地选手告诉记者,参赛名额来之不易,此次公司总共有5位参赛工人,都是公司经过选拔培训推荐来的。在记者感叹这位看起来非常年轻的工人却有如此长的工龄之余,她接着说,“在我们工厂,有的织布工都已经在岗位工作十多年了。”十年如一日,这些默默工作在一线的纺织工人,终于在职业技能大赛上大显身手。

2017年12月1日-3日,2017年全国纺织行业“盛泽杯”长丝织造(织布工、捻线工和浆纱工)职业技能竞赛全国决赛(以下简称“技能竞赛”)在江苏举行。大赛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共同主办,中国长丝织造协会、盛泽镇人民政府承办,江苏省行业主管部门、工会、产业集群地以及恒力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协办。

据悉,此次职业技能竞赛的参赛人员共96名,其中织布工41名、倍捻工27名、浆丝工28名,分别来自长丝织造主产区的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和安徽等5省。

纺织强国需要高素质技术型人才

2016年我国纺织纤维加工总量达5450万吨,其中化纤4943万吨,化纤长丝3000多万吨,大约60%用于长丝织造。长丝织造已成为纺织产业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目前全行业拥有高速无梭织机60万台,其中喷水织机是主要机型,约占90%,全行业从业人员达30万人。

中国长丝织造协会会长、纺织企业技术进步咨询服务中心主任王加毅指出,“高素质人才是建设纺织强国的决定性力量,国家也高度重视技能人才的培养,技术人才作为企业重要资源,需要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和认真培养。”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人才发展的指导方针是: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同时对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发展也提出了具体目标:适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以技师和高级技师为重点,形成一支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织造工比赛现场

本次大赛正是响应了国家人才发展、弘扬大国工匠精神的号召,激发长丝织造行业广大职工学知识、学技术的热情,提高职工技能和整体素质,推动全行业群众性岗位培训,操作练兵、技术比武活动的蓬勃发展,提高产品质量,促进产业升级。职业技能竞赛为战斗在长丝织造企业第一线的广大职工展示自身操作技能、实现自身价值提供一个大舞台,为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一个机会。

开创长丝织造技能赛先河

“今年是我们第一次在长丝织造行业举办职业技能竞赛,而且同时举办了三个职业(工种)的竞赛。”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纪委书记王久新说道。本次比赛对行业内乃至全社会营造崇尚技能、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起到了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自中国长丝织造协会成立以来,首次举办的操作技术竞赛活动,填补了协会技能大赛工作的空白,在长丝织造行业开创了职业技能赛的先河。

“由于长丝织造产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又是纺织工业中快速发展起来的一个产业,在产业中普遍存在着操作技术与管理方法多种多样,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其中有不少先进的操作技术与管理方法需要总结挖掘出来,加以推广,促进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这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行得通,而通过组织全国性大赛是将这些先进经验挖掘出来的有效途径之一。”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化纤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指出,通过举办全国大赛,在全行业总结出一套新的更高要求的全行业统一的操作规程与管理方法,提高操作与管理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激发长丝织造行业广大职工学知识、学技术的热情,推动全行业群众性岗位练兵活动的开展,培养出一大批技能合格的生产技术工人队伍,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此,中国长丝织造协会集行业力量花了三四年的时间编写《长丝织造操作技术指南》,总结了行业内先进的操作技术与管理方法。该书已于今年年初由中国纺织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举办职业技能竞赛也是推行这些先进技术的有效途径。

据悉,本次竞赛分别以《织布工》和《浆纱工》国家职业标准的高级工标准等为依据,根据中国长丝织造协会编写的《化纤长丝织造操作技术指南》中与喷水织机织布工、倍捻工和浆纱工相关的应知应会知识为具体内容,适当增加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新技能等相关内容,分理论考核和实际操作考核两部分进行。

“实操比赛是计时制的,优胜者不仅要用时最短,而且产品的质量也要保证。每位参赛者都有十五分钟的赛前准备时间,他们需要在这十五分钟内为后续的正式比赛做充足准备,包括机器的调试、使用材料的瑕疵检验等。”一位倍捻赛区的裁判人员说,这种实战比赛,对参赛人员的操作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

操作技能的提高,没有捷径可走,唯有实打实的苦练。据了解,企业在赛前都为此做了充足准备。恒力集团的负责人说,其下属公司吴江化纤、博雅达纺织、德顺纺织、德华纺织都精心挑选参赛选手,并通过强化训练、集中培训、一对一理论辅导、模拟考试等方式,全力提高选手竞技能力。

理论知识是一线工人的短板

经过两天的理论考核和紧张有序的实践操作竞技比赛,最终决出了各个工种的名次。全国纺织行业技术能手、全国长丝织造行业操作能手、全国长丝织造行业技术能手、竞赛优秀奖、机下打结、突出贡献奖、团体优胜奖、优秀教练员、优秀裁判员、最佳裁判员、优秀组织奖、组织奖等获奖名单随之揭晓。恒力集团及其下属企业的选手脱颖而出,分别包揽了三个工种的前三名。

总体来说,本次大赛有很多值得肯定的地方:一是编制培训教材,统一操作方法,为大赛打好基础;二是加强练兵,强化基础,迎接大赛;三是制度规范,组织科学合理,确保大赛公开公平公正;四是培训了过硬的裁判员队伍。中国长丝织造协会副会长廖梦虎在技术点评时指出,“从实操部分的结果看来,大多数选手准备比较充分,操作熟练、速度快、质量好,表现出了行业的最高的技能水平。但是,理论考试出现两极分化,简单题目能答出的,复杂题目也能答出来;简单题目答不好的,复杂题目也没答好。其次,名词解释和简单题普遍答得不好,反应了部分企业重视操作而忽略了理论知识的培训。”

赛前准备。

“平时都是在一线工作,理论知识相对比较欠缺。”在对前三名全国纺织技术能手的获奖者采访时,来自博雅达纺织、荣获长丝织造织布工冠军的姚国英告诉记者,“这次竞赛最大的收获就是学到了很多操作技能和知识,理论知识得以全面系统的强化。此外,也为我们和其他公司的工人进行技术交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工人调试机器。

“这次能获第一名真是意想不到!”德华纺织的捻线工冠军张丽说道:“在摇纱环节用时12分24秒,相对于其他选手来说并不算快,但是我的操作规范、质量高,我想这主要归功于我们公司平时非常重视我们的操作规范和产品质量。还有就是心态好,我们德华纺织内部、以及恒力集团各个织造公司之间经常举办操作比赛,所以我一直能以平常心看待这次比赛。”

来自吴江化纤的浆纱浆染工冠军沈文文说:“我在平时工作中牢记‘一个中心和三个基本点’的操作步骤,确保套筘不能偏离筘的中心,切忌并、空、断。‘并’就是在操作时一个筘齿内放不止一根丝,这样会出现开口不清;‘空’就是在操作时不能空齿,空齿会导致张力不匀;而‘断’就是我们在撕去粘贴的胶带时不要用力过猛,否则会把经丝弄断。”

猜你喜欢

长丝职业技能纺织
精梳棉锦纶包芯包缠纱的纺纱实践
澳洋纺织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长丝织造装备迈向高速智能化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中国长丝织造产业集群加快发展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