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三产”定位勾勒纺织强国景象

2018-01-11吴存兰

纺织科学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纺织企业

文/本刊记者 吴存兰

开启世界纺织强国建设新纪元,就是要树立“新三产”定位——创新驱动的科技产业、责任导向的绿色产业、文化引领的时尚产业

以“新时代 新平衡 新发展——建成世界纺织强国的战略与路径”为主题的2017中国纺织创新年会2017年12月7日在北京召开。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强调,开启世界纺织强国建设新纪元,就是要树立“新三产”定位——创新驱动的科技产业、责任导向的绿色产业、文化引领的时尚产业。会上所有内容均围绕“新三产”主题展开讨论。

大会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主办,工业和信息化部支持,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和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联合承办,并得到中国纺织服装品牌园、COLORO™、立达(中国)纺织仪器有限公司、浙江宇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凯灵纺织科技研发中心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高延敏、副司长曹学军,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副会长陈大鹏、李陵申、端小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自治区发展纺织服装带动就业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梁勇,深圳市龙华区政协副主席、大浪时尚小镇建设领导小组执行副组长仙新民及行业各领导、专家、企业近500人参会。

《中国制造2025》强调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是国家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在此背景下,高延敏在致辞中强调,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提高创意设计水平是国家“三品”战略的重要内容。同时推进智能制造和协同创新则是加快纺织服装创新的重要途径,发挥产业联盟的作用,调动产业链各环节的积极性,推动协同创新的发展,尤其是跨界的融合发展。通过产业联盟的发展模式,解决行业共性问题。

十九大完成了新时代伟大工程的全面部署,从国家战略高度来看,也为纺织行业实现科学发展提供了全局性和纲领性的战略指引和根本遵循。孙瑞哲在《新时代 新平衡 新发展——建成世界纺织强国的战略与路径》中强调,面对新时代提出的新要求,中国纺织工业在世界经济、国民经济、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新坐标和新的历史方位。

孙瑞哲指出,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纺织价值链各环节的深度融合,积极践行及推广社会责任,促进产业集群升级。树立文化自信,塑造以质量为核心的供给新格局,以共赢为目标的利益新格局,以开放为导向的合作新格局,以可持续为标准的生态新格局,将中国纺织工业打造成为创新驱动的科技产业,责任导向的绿色产业,文化引领的时尚产业。

创新驱动的科技产业

创新年会现场。

“纺织强国战略包括科技创新、品牌文化、人才、可持续发展四个重点,其中科技创新是当务之急。”李陵申在《中国纺织科技强国战略解读》中指出。十九大对科技创新的定位做了新定义,当前科技发展呈现多点突破、交叉融合的特点,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创新模式,也将推动科学技术本身发生深刻变革。纺织工业科技创新要聚焦高技术纺织品、纤维新材料、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领域,关注新科技引发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的变革,孕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经过过去几年的发展和建设,我国纺织科技创新体系逐步完善,实现了全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突破,行业自主创新能力、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开发能力整体提升。在纤维新材料、产品加工技术、印染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成效显著。其中,产业用纺织品快速发展扩大了纺织外延,纺织装备技术和制造水平大幅提升,纺织两化深度融合成为行业新亮点,纺织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

端小平在《原料的平衡与创新》主题演讲中指出,在原料的创新与发展上,绿色发展也是一种创新。就化纤行业而言,原液着色纤维、循环再生纤维、生物基纤维三大品类被定义为现阶段的绿色纤维。此外,纤维流行趋势对行业的拉动作用也十分明显,并且其对科技的关注度很高。总结近两年纤维流行趋势的特点,可以看到:第一、追求极致,纤维做的更粗或者更细,功能更全和更多;第二、人体亲和,跟消费升级完全挂钩;第三、主动响应,例如随着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而变化;第四、绿色环保;第五、工业用高性能纤维;第六、加入新的元素,例如石墨烯等。

作为全球领先的短纤纺纱全流程设备供应商,立达一直致力于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关键零部件和纺纱技术的研发与生产。据立达(中国)董事总经理Mr.Michael Hubensteiner介绍,由立达提供的纺纱智能化解决方案,实现了各工序间的自动运输、打包、码垛、仓储等。同时,智能化管理系统还将纺织车间的各机台运转数据、产品质量信息、设备信息、车间温湿度等数据进行集成分析,减少了人力成本、降低能耗,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过去,全球超过95%的企业在使用颜色时,没有标准的色彩流程和体系作为技术支持。中国纺织信息中心于2001年投入大量资金研发的COLORO色彩体系,为纺织服装企业提供色彩解决方案和工具提供了新途径。中国纺织信息中心色彩创新中心COLORO执行总监Mr.Detlev Pross表示,该体系涵盖了从色彩企划、色彩设计、色彩传递、色彩实现到色彩营销的完善流程,能够满足不同类型的纺织服装企业需求。

高延敏

孙瑞哲

陈大鹏

李陵申

端小平

阎岩

责任导向的绿色产业

“道德消费和责任生产逐渐成为行业趋势,跳开产品看发展。关注产品背后,更重要的是产品用什么样的资源、以什么样的方式、对环境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社会责任正是应对这一趋势的良方。”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社会责任办公室主任阎岩指出,在改善纺织企业绩效、提升企业管理能力和内生竞争力、改善行业国际形象方面,CIC9000T社会管理体系一直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和工具。

阎岩在《CSC9000T新版发布&行业责任发展方向》中指出,“此次CSC9000T(2018版)以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科技、时尚、绿色”的新定位以及顺应“一带一路”倡议致力海外拓展等发展趋势为现实依据,吸纳了过去十余年实施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以及国际、国内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新近发展和良好实践,在确保行业针对性和适用性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了行为准则的要求,并更加强调主动性的管理尽责。”

际华三五四二纺织有限公司始建于1987年,是一家从事棉纱、坯布、家纺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全国棉纺织二十强企业。自成立以来,该公司一直坚持卓越能效的建设,通过实施智能化、信息化技术以及企业设备升级改造,充分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年节约成本448万元。

“一是建立科学能效有效体系,二是选用先进节能的生产设备,三是实施阶段管控,四是用新技术实施改造,五是采用多项措施实施节能绿色发展。”际华公司设备动力部副部长史华刚在《卓越能效助推企业长效发展》中分享了企业在节能减排的体系建设、设备改造、提升能源综合利用效率等方面的经验。作为环保节约型企业,该公司还获得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可持续纺织产品开发-卓越能效奖”。

文化引领的时尚产业

“新时代纺织产业三个新定位的背后,最重要的内涵就是文化。在未来的强国建设中,要让文化赋予纺织强国建设更多的力量。”陈大鹏指出,十九大把文化自信放到了伟大复兴的前提位置,这也强调了文化的力量。增强文化创造力是纺织行业进行供给侧改革的一个重要着力点,我国纺织业在技术、模式创新思维方面比较强,但是人文认知、文化艺术的创造力是短板。因此,我国纺织产业升级发展要走向国际价值链的中高端,就要突破目前由西方文化主导国际时尚的格局,形成以中华文化为基脉的创新模式,加强我国时尚产业的文化引领力和话语权。

Michael Hubensteiner

Detlev Pross

史华刚

曹潇文

杨大筠

高鹏

阎华英

生活与消费方式作为国民文化,也起到了引领纺织服装市场发展方向的作用。中国纺织信息中心流行趋势部高级研究员曹潇文从波动的消费者、生活方式时代和道德消费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她指出,当前消费者的选择越来越不受阶层文化限制,其购买行为也表现出不可预期、不统一和跨界的特点。对于品牌或者是企业来说,如果能够提前了解生活方式以及消费者形态,将这种动向与企业自身发展相结合,将会对品牌的形象建立以及产品销售起到非常直观的作用。

“互联网时代早已到来,线下与线上的深度结合是未来消费市场的必然趋势。新零售将替代纯零售、纯电商模式,成为引领未来新的商业模式。”优他国际品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CEO杨大筠指出,未来的竞争不局限于商品、生产、渠道、技术等。企业要从内到外、从市场到本体的全方位思考,注重创意,做好数字化、网络化和智慧化,进行人、物和场的重构,创建一个能够适应新零售、覆盖多元化需求的新商业模式。

“在高度信息化的浪潮下,消费需求及市场形势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面对生产、渠道、营销等方面的决策时,传统企业倍感压力。通过把传统企业融入数字化,用信息技术通过数据管理体验管理直联客户洞察消费者,能够形成营销对于开发和生产的管理。”上海欣兆阳信息科技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EO高鹏指出,“当把所有的数据聚集并加以分析后,就会找出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1992年创立的广东健业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在多年的发展过程,总结了自己的实战经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过分重视的产品前期的开发和创意产品的高毛利,很容易昙花一现。该公司董事总经理阎华英指出,“企业不仅在产品开发上要快速领先,而且要注重运营中全流程的流通力。通过使用开放组织边界的方法,来提升企业的反应速度,打造快速服务客户的生态圈。员工在与客户不断沟通交流中形成社群文化,建立自己的供应商客户群,从而拓展企业的边界,使企业资源快速吸收和输出,形成倍增效应。”

本届创新年会上,还为“2017年度纺织十大创新产品”、“2017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可持续纺织产品开发-卓越能效奖”以及“2017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品开发贡献奖”、“产品开发推动奖”等多个奖项进行了颁奖。经过对申报企业及产品的审查,北京威克多制衣中心定位提花精纺羊毛西服等十大品类共64件产品荣获“2017年度纺织十大创新产品”称号;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等55家企业荣获产品开发贡献奖;山东岱银纺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荣获卓越能效奖;天竹联盟荣获产品开发推动奖。

猜你喜欢

纺织企业
企业
中国纺织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1-6月纺织服装出口保持稳健增长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RX-润轩纺织办公室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