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慢性病关爱家园管控高血压效果的前瞻性研究

2018-01-11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36期
关键词:慢性病家园血压

252000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柳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科

慢性病健康关爱家园是一种以社区服务为核心,对慢性病管理模式及卫生资源配置可以进行更好的调控,是一种新型的慢性病防治工作平台。在本次临床资料调查过程中,专门针对社区慢性病关爱家园管控高血压效果的前瞻性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高血压患者182例。观察组患者91例,男45例,女46例;患者年龄51~78岁,平均(61±2.1)岁;患者由社区慢性病关爱家园进行管理。对照组患者91例,男46例,女45例;患者年龄52~82岁,平均(63±2.3)岁;患者由家庭医生进行管理。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诊断标准,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有可比性。

方法:在本次临床研究过程中,对182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降压治疗。对照组患者91例由家庭医生进行管理,家庭医生采用定期问诊随访的方式,对患者的血压情况进行检测,同时测量患者的体重指数、四肢动脉搏动和神经系统体征,观察患者面容以及心肺情况,判断患者是否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性突眼征或下肢水肿,从而对患者进行高血压管理和血压控制。观察组91例患者由社区慢性病关爱家园对患者进行管理,在这个过程中,社区慢性病关爱家园会采用评估软件对患者高血压疾病情况进行检测,对患者管理过程中的健康风险因素进行评估,从而以此为出发点,帮助患者制定健康干预方案;利用中医辨识软件,借助软件的协助,让患者增强自我管理意识[1];除此之外,社区慢性病关爱家园还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采用心理咨询、自助式健康体检、知己健康管理等方式,给予患者人文关怀和特色服务,从而更有效地对患者的高血压进行控制。

临床观察指标:本次临床研究中主要观察指标为两组患者管理前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对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对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管理前血压的情况比较,见表1。

两组患者管理后血压情况比较,见表2。

讨 论

高血压是临床医学中最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临床将收缩压≥140 mmHg与舒张压≥90 mmHg的患者定义为高血压患者。产生高血压疾病的原因有很多,如生活习惯、药物影响、遗传因素等等。>50岁是高血压的高发期,而高血压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会对患者的心、脑、肾等器官功能造成一定的损坏。随着近些年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饮食的改变,高血压发病率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高血压疾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疾病控制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因此能够对高血压患者进行长效监控十分重要。但是从现有的慢性疾病治疗方式分析,目前仍以药物治疗为主,疾病管理控制观念比较薄弱,导致慢性病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出现惰性,这影响了高血压的控制效果[2]。

表1 两组患者管理前血压情况比较(x±s)

表2 两组患者管理后血压情况比较(x±s)

慢性疾病健康关爱家园是一种建立在社会服务上的新型慢性病防治工作平台,分为健康关爱室、专家指导室、心理关爱室、中西关爱室、康复咨询室、健康教育室6个组成部分,并且还运用了相关的软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聘请当地的慢性病治疗专家走入慢性疾病健康关爱家园对患者进行问诊,对慢性疾病管理模式及卫生资源配置进行了更好的调控。在给予患者人文关怀的同时,为患者实施了特色化服务。为了能够进一步验证社区慢性病关爱家园管控高血压的前瞻性效果,笔者专门进行了临床资料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在管理前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区别并不是很大,但是经1年的管理控制后,观察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更好一些,且两组间舒张压和收缩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这证明了社区慢性病关爱家园管控高血压具有很好的前瞻性效果。除此之外,通过本次临床资料调查研究还发现,由社区慢性病关爱家园进行管理的观察组患者疾病知识有所增加,并且患者治疗依从性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这样患者就可以对自身的病情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以乐观的态度配合医师的管理计划,这无疑是患者提升疾病控制效果的保障[3-5]。

综上所述,高血压是临床医学中最常见的一种慢性病,严重威胁到患者的身心健康。现有的慢性病治疗方式以药物治疗为主,疾病控制效果并不理想。慢性疾病健康关爱家园是一种建立在社会服务之上的新型慢性病防治工作平台,可以给予患者人文关怀和特色化服务,具有较好的高血压控制效果,因此在今后要注重社区慢性病关爱家园的推广建设。

[1]张玉琴.高血压慢性病管理模式对于预防并发症价值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7,15(3):112-113.

[2]杨钢.社区高血压慢性病管理模式影响并发症的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6,(34):176.

[3]张玉辉.老年高血压管理中应用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的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5,(24):3322-3323.

[4]何红.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与慢性病管理护理体会[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2):332-333.

[5]陈倩岚.某社区高血压慢性病管理模式对于预防并发症的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8):792-793.

猜你喜欢

慢性病家园血压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家园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稳住血压过好冬
寻找失落的家园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十年增一倍
绿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