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护理模式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心脏不良事件的影响

2018-01-11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36期
关键词:心脏冠心病高血压

443700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人民医院

高血压和冠心病为临床常见及多发病。高血压是冠心病的一种常见合并症,可加重患者病情,加之患者会由于心肌缺血而导致心力衰竭,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需在临床上积极实施有效护理措施[1,2]。2014年6月-2017年6月收治冠心病并高血压患者68例,分别采用不同护理模式,对效果加以分析,现将本研究内容做如下报告。

资料与方法

2014年6月-2017年6月收治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68例,均与冠心病、高血压临床相关诊断标准相符合[3,4]。本方案均得到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所有入组患者均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首次入院,需排除合并肝、肾功能严重不全的患者。按照不同护理模式分两组。对照组34例,男19例,女15例;年龄44~80岁,平均(60.25±2.10)岁;病程4个月~4年,平均(2.30±0.11)年。观察组34例,男20例,女14例;年龄44~79岁,平均(60.23±2.09)岁;病程5个月~4年,平均(2.33±0.14)年。两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方法: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包括护理人员向患者耐心讲解睡眠知识,合理安排其作息时间。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系统化失眠护理。具体如下:①护理人员给患者营造良好的病房环境:保持病房干净、整洁,定期开窗通风,降低光线和减少噪音等,且于熄灯前备好所需物品,按照患者需求选择软硬合适的床垫,分离失眠与打鼾患者。②护理人员详细记录患者睡眠情况:由责任护理人员全面观察患者,值班护理人员每隔0.5 h进行查房,做好相关记录,针对需药物治疗者,遵医嘱采取助眠药物。③避免患者于睡前服用对睡眠质量产生影响的药物,且强化患者心理护理,主动和其交流,给予心理安慰,对其不良心理情绪进行及时疏导,尽量满足其需求,减少外界刺激。④护理人员于患者睡前对其穴位进行按摩、借助大拇指的指腹按印堂,逐渐向太阳穴移动,双侧拇指对晴明穴加以按压,来回轻揉患者上下眼睑,按压三阴交穴与足三里等部位,持续10~20 min/处。

观察指标及评判标准:对两组心理状态情况、睡眠质量、心脏不良事件(心律失常、再发心绞痛、心肌再梗死)进行观察和比较[5,6]。按照SPIEGEL量表评判患者睡眠质量,包括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醒频次、睡眠深浅、做梦情况和醒后感觉等。采取5级评分方法,分别计7、5、3、1和0分,总分为各得分之和,得分越低说明患者睡眠质量越佳。依据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评判患者心理状态,提示有焦虑、抑郁心理存在的标准是≥53分。

统计学方法:借用SPSS 21.0软件分析,正态计量资料利用(x±s)表示,对比正态计量数据的组间情况采用t检验;n(%)反映正态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对比计数资料情况,P<0.05为差异有统计意义。

结 果

两组睡眠质量对比:观察组睡眠质量总评分较对照组低(P<0.01),见表1。

表1 两组睡眠质量对比(x±s,分)

两组心脏不良事件对比:观察组心脏不良事件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χ2=4.220 7),见表2。

表2 两组心脏不良事件对比(n)

两组心理状态对比:观察组焦虑、抑郁心理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1),见表3。

表3 两组心理状态对比(x±s,分)

讨 论

冠心病属于临床常见心脏病,亦被称为缺血型心脏病。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的动脉压增加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为引发心脑血管病、肾脏病死亡主要危险性因素。伴随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冠心病和高血压发病率不断上升,需强化临床医师和患者重视度[7,8]。为寻求冠心病并高血压临床有效护理方法,本研究收治患者68例,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对照组)和应用系统化失眠护理(观察组),对两组睡眠质量、心脏不良事件及心理状态进行对比分析。

通过分析两组睡眠质量和心脏不良事件,结果显示,观察组睡眠质量总评分(7.75±1.50)分较对照组低,心脏总不良事件发生概率5.88%较对照组低,和汤生娥文献研究结果一致性较高[9]。提示冠心病并高血压者应用系统化失眠护理具有的效果显著,能对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改善,且能使心脏不良事件降低。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焦虑、抑郁心理评分较对照组低,说明冠心病并高血压者应用系统化失眠护理能改善其负性心理。观察组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病房环境,减少强光等外界因素干扰,且确保床垫软硬适宜等,能增加舒适度和保持良好心情,从而便于夜晚入睡,帮助患者长时间处于深睡状态,促进其睡眠质量改善。责任护理人员等对睡眠状况予详细记录和实施严格查房制度,及时发现问题和处理,加之睡眠质量得到改善缓解其病情,从而保证患者预后安全性,降低其心律失常等心脏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护理人员按照医嘱让患者服用助眠药物,且注重对患者进行穴位按摩护理,利于改善睡眠质量。护理人员将打鼾和失眠患者分离,积极、主动和患者交流、沟通,给予心理支持和及时疏导其不良心理情绪,改善其不良心理情绪。基于样本例数、时间等因素影响,本研究未分析患者选择系统化护理后的满意度情况,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临床对冠心病并高血压者应用系统化失眠护理的效果较常规护理更佳,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焦虑、抑郁心理和睡眠质量,而且能够降低其心律失常、心肌再梗死等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概率,具较高安全性,临床应用、推广价值较高。

[1]田颖,邱海叶.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的监测及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21):2682-2684.

[2]胡新宇,刘秀红,林梅.跟进式电话随访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效果评价[J].中华护理教育,2016,13(11):855-858.

[3]张蒙,李颂兵,张雪梅.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多中心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34):4939-4943.

[4]原露露,李小寒,高玉琴.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6,13(7):518-522.

[5]杨清风,田洪榛,汪奇,等.正念疗法对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围手术期睡眠质量干预效果研究[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5,17(2):89-93.

[6]马士容.PCI围术期舒适护理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及预后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11):1866-1868.

[7]林晓黎,梁秋霞.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10):1637-1638.

[8]王晓红,刘柳英,姚笑璋,等.情境体验式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社区干预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4,11(4):249-253.

[9]汤生娥.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2):174-176.

猜你喜欢

心脏冠心病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心脏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
中医干预治疗高血压4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