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钙对血脂正常的老年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
2018-01-11
661000云南省个旧市人民医院双心门诊
临床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冠心病患者常见症状,对患者动脉结构及功能有着很大的影响。由于在人体结构中,颈动脉是处于脑动脉上游的血管,一旦该位置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极容易引起患者脑梗死[1],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极大威胁。本文将以我院患者治疗过程为例进行研究、分析,以供参考。
资料与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血脂正常老年冠心病患者64例,临床检查显示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粥样硬化。6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男17例,女15例;年龄62~82岁,平均(67.2±4.5)岁;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直径平均约(5.94±1.76)mm,斑块厚度平均(2.23±0.71)mm,斑块面积约(26.17±6.48)mm2。对照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62~81岁,平均(67.4±4.6)岁;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直径平均约(5.90±1.77)mm,斑块厚度平均(2.19±0.74)mm,斑块面积约(26.11±6.84)mm2。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比较意义。
病例选取标准:所选取患者均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2],颈部超声检查显示颈动脉存在粥样硬化斑块,血脂检查结果正常。排除存在各种感染以及肝肾功能障碍、血液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疾病患者[3]。
方法:给予两组患者饮食指导与常规的对症治疗[4],治疗方法包括,采用钙离子拮抗剂以及硝酸酯类药物、阿司匹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对患者病症情况进行改善控制等。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的阿托伐他汀钙口服治疗,1次/d,40 mg/次;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口服治疗,1次/d,20 mg/次。两组患者均给予12个月的连续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对比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变化情况,以进行效果分析。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其中,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x±s)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统计显示,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大小较治疗前均有较为明显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斑块厚度、面积以及IMT值改善变化相对明显(P<0.05),患者斑块直径变化较对照组不明显(P>0.05),见表1。
在对治疗前后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数量以及类型变化的统计中显示,两组患者斑块总数量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软斑数量明显减少,硬斑数量则相对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变化对比(x±s,mm)
表2 两组治疗前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数量及类型变化对比[n(%)]
讨 论
冠心病患者临床主要症状表现之一就是血脂代谢异常,并且患者血脂异常状态与疾病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对冠心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治疗中,调脂治疗是常用的治疗方式,并且大多数临床实例验证显示,调脂治疗在冠心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治疗中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有效稳定患者粥样硬化斑块,控制斑块破裂,预后较好。本次研究在对我院收治的64例冠心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治疗中,就采用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结果显示患者治疗前后斑块大小以及形态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稳定了斑块的粥样硬化,具有较好的效果。这是由于阿托伐他汀钙作为一种他汀类药物,能够通过对患者血管紧张素转化还原酶的抑制,促进TC合成,从而降低患者血清TC水平,清除LDL-C,达到较好的调脂治疗效果。此外,他汀类药物还具有较好的抗炎效果,能够通过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来控制血管血栓形成,起到较好的抗氧化作用,从而达到稳定和缓解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还显示,40 mg/d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冠心病血脂正常中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效果要比20 mg/d好,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值得临床关注。
总之,阿托伐他汀钙对血脂正常中老年冠心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治疗效果较好,并且40 mg/d的剂量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陈丹,王哲.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价值研究[J].医药论坛杂志,2013,34(4):119-121.
[2]梁文桂.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疗效及安全性[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7(16):78.
[3]侯旭红,王新武.应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154-155.
[4]赵梦华,宋文奇,刘吉祥,等.多层冠状动脉CT成像粥样硬化斑块与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的相关性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2(3):265-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