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侧外固定支架加压治疗肱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疗效观察

2018-01-11张俊周永红

医药前沿 2018年2期
关键词:患处肱骨骨科

张俊 周永红

(剑阁县中医院骨科 四川 广元 628300)

肱骨骨折为骨科中较为常见的骨折,目前最常用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骨不连是肱骨骨折因初次手术操作不当或是术后恢复不良造成,相关报道称其发生的概率超过5%[1]。临床上主要的方法还有传统的钢板固定手术,手术时对骨端软组织造成较大的损害,血液循环受到影响,骨不连愈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2]。另外因操作水平与手术经验的原因,还是存在许多的失败案例,造成近临床上肱骨骨折后不愈合时有发生,现急需寻找一种简单、有效、康复率较高的方法。本探究观察双侧外固定支架压治疗肱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疗效,为肱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现对本院肱骨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进行双侧外固定支架加压治疗,疗效确切,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取不记名选择的方式选取2015年2月-2016年4月期间我院骨科收治的44例肱骨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随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2名。观察组中女性患者11名,男性11名,最小年龄17岁,最大年龄57岁,平均年龄(34.23±2.73)岁,骨不连位置:肱骨上、中、下段分别为8例、8例、6例;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年,平均(6.43±2.01)月;对照组女性患者12名,男性10名,最小年龄18岁,最大年龄58岁,平均年龄(35.11±2.56)岁,骨不连位置:肱骨上、中、下段分别为8例、7例、7例;病程最短4个月,最长1.12年,平均(6.54±2.11)月;所有患者均对本次探究的目的与内容进行了充分了解,表示愿意配合本次探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比较所有患者常规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通过X光片检查诊断骨不连。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均符合肱骨骨折术后骨不连诊断标准;本次治疗前均进行过其他治疗;患者适合本治疗方案;患者或家属对治疗方法知情,积极配合。排除标准:表达与意识出现障碍;患者不认可治疗方案;病例资料不全。

1.4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钢板固定治疗法,各操作方法均按常规钢板固定治疗步骤执行,操作方法均按常规钢板固定治疗步骤执行,选择规格适合的加压钢板,置入皮质骨螺钉,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择适当的骨钉数量,适当增减钢板压力。清理创口残留骨屑或组织残渣,对切口进行有效的清洁消毒,进行严格的止血、缝合,同时给予抗感染治疗。用清洗液仔细清理伤口,手术完成后清除碎屑,止血、缝合。

观察组采用双侧外固定支架加压治疗,取仰卧姿势,局部麻醉生效后,进行常规清洁消毒。在原手术切口进入,注意保护神经,暴露骨折处,取出原现安放的固定物,清理骨折断端间碎屑及坏死的组织,髓腔打孔,尽量少的剥离新生骨膜。骨不连近心端距断端约4cm与8cm处垂直肱骨干由外向内打入直径3mm的钢针,以相同方法在骨不连远心端距断端相同距离处穿入直径3mm的钢针,4枚钢针平行,按要求组装加压双边外固定器,固定钢针与螺丝。用清洗液仔细清理伤口,手术完成后清除碎屑,止血、缝合。

1.5 效果判定标准

手术时间,从消毒开始算起,直至患处缝合完闭后结束,平均时间=手术总时间/手术人数。

术后恢复,将患处疼痛、关节弯曲、下地行走根据视觉模拟(VAS)评分进行判断,共10分,分数越高恢复越差,均取平均值,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参照 Johner-Wruhs评分标准[3],优:骨折愈合,无感染及神经血管损伤,活动正常;良:骨折愈合良好,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活动基本正常,但偶有压痛;中:骨折愈合,轻微并发症不影响预后,行走有疼痛或不适;差:愈合缓慢,无法正常行走。

1.6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都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骨折愈合情况比较

观察组骨折愈合有效率为95.46%,显著高于对照组(77.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骨折愈合情况比较(n,%)

2.2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观察组手术平均用时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h)

2.3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评分情况

经过手术治疗后,两组患者各症状均有所好转,观察组症状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结果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评分情况比较(±s,d)

表3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评分情况比较(±s,d)

组别 n 患处疼痛 关节弯曲 下地行走观察组 22 1.23±0.27 1.12±0.13 1.34±0.32对照组 22 2.34±0.56 2.89±0.46 2.35±0.68

3.讨论

肱骨骨折为常见骨折,手术治疗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骨不连是肱骨骨折因初次手术操作不当或是术后恢复不良造成,相关报道称其发生的概率超过5%。造成肱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原因大致分为两种,因患处缺血造成骨不连,又称为萎缩性骨不连,骨折处血液循环受阻,骨组织与周围肌肉萎缩;血供丰富型骨不连,主要因为骨折端固定不充分,日常活动较为频繁,骨折端能轻易移动[3]。从伤情及手术操作方面对骨不连的原因总结如下:(1)原内固定物规格不合适,例如螺钉进人骨折线、钢板过短或过厚、骨折块采用钢丝捆绑等;(2)患者损伤严重,例如开放性骨折,失血过多,因骨折块游离而骨缺损;(3)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是锁钉时操作有误导致骨折线分离;(4)术中剥离骨膜面积较大,对正常骨膜进行剥离,使骨折端的血液循环受阻;(5)外固定保护较差或未进行保护;(6)外固定架加压作用较差或无加压作用[4-5]。

双侧外固定架加压治疗肱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相较于钢板固定治疗有很多优点:(1)固定牢固,对于愈合不良者还可适当加压,符合生物骨骼愈合原则,保持骨折端的压力刺激均匀,有效加快骨愈合;(2)骨折端不与原来的钢板接触,有效避免了硬质金属对骨组织的损伤;(3)手术伤口小,术中骨膜剥离较少,正常的血液循环不易遭到不破坏,操作快捷,治疗时间短,无需再次手术[6]。(4)压力调节操作简单,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可进行调节。本探究结果表明,观察组骨折愈合有效率更高,各项指标改善明显,提示双侧外固定支架加压治疗效果更佳。观察组手术时间更短,提示其操作较常规钢板固定更为便捷。

综上所述,双侧外固定支架加压治疗肱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疗效确切,相较于传统钢板固定,手术时间更短,患处疼痛、关节弯曲、下地行走等指标均较优,患者术中和术后所承受痛苦较轻,值得作为成功方案向各级医院推广。

[1]吴敏,官建中,肖玉周,等.钢板联合皮质外骨桥技术治疗肱骨干骨折术后萎缩性骨不连[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7(1):1-4.

[2]管涛.锁定加压钢板联合自体松质骨植骨治疗肱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疗效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1, 40(22):1148-1149.

[3]王军强,赵春鹏,龚晓峰,等.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结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肱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2, 14(2):127-131.

[4]刘俊雄,苏秀君.外固定支架治疗肱骨骨折术后骨不连[J].骨科,2011,02(3):143-144.

[5]尹海磊,蔡锦方,刘立峰,等.髂骨瓣钢板内植骨有限内固定置入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肱骨术后骨不连13例[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14(4):714-717.

[6]刘越,田学忠,张伯勋,等.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7,30(23):3-5.

猜你喜欢

患处肱骨骨科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
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选择:保守治疗,切开复位还是肱骨头置换?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治斑秃
骨科临床教学中加强能力培养的探讨
2016年《实用骨科杂志》征订启事
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进展
肱骨髁上突1例报告
骨科术后应用镇痛泵的护理与观察
3D打印技术在创伤骨科中的应用
鸡眼的中医外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