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士分层培训在岗位管理中的应用

2018-01-11周怡涂国芳刘育池钟镇霞王文娟

医药前沿 2018年2期
关键词:考核成绩层级分层

周怡 涂国芳 刘育池 钟镇霞 王文娟

(成都新世纪妇女儿童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15)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下发的《关于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护士培训要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突出专业内涵,注重实践能力,提高人文素养,适应临床护理发展的需要[1]。有研究显示[2],常规护士培训已不能满足不同层次护士的需求,制约了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

研究表明对护士分层培训表示赞同,认为实施分层培训是护士职业生涯及护理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3],因此运用护士分层培训模式尤为重要,我院从2015年1月开始,根据临床护理岗位、不同层级护士的工作要求及成长需求,对实验组护士进行分层培训,取得良好效果。

1.研究对象及岗位设置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6月-12月新进护士100人,年龄21~50(24.5±6.32)岁;学历有中专、大专、本科;层级结构有N0级、N1级、N2级、N3级、N4级。依据相关资料,根据护士的职称、学历、经验、能力等分为5个层级,见表1。

1.2 岗位设置

按照卫生部相关要求,科学设置护理岗位,实行按需设岗、按岗聘用。我院明确各护理岗位任职条件,具体见表1。

表1 护理岗位设置及任职条件

2.研究方法

2.1 实施方法

2.1.1 分组设置 将该100名护士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人,两组护士在性别、年龄、层级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培训。实验组根据岗位设置采用护士分层培训模式。

2.1.2 分层培训方法 成立教育小组,由护理总监等共11人组成,制订年度计划、实施方案,建立培训构架:实行院级、护理部、科室护士培训三级培训体系。针对实验组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三个层面。

2.1.2.1 新进护士培训 分为三层:院级层面由医院培训部负责新员工入职培训,以培训医院文化与民营医院的发展;创立护理班,管理体系:①管理模式:采用班级管理模式。②课程设置:包括管理政策、礼仪规范、条例、健康教育、基本操作等内容。③人文关怀:建立联络群;科室岗前培训以培养岗位胜任力为主。

2.1.2.2 在职护士分层培训 分为两层:护理部层面充分考虑不同岗位的各层级护士对知识的需求;科室层面以专科知识培训为主,制订相应的科室培训计划及具体方案,目的在于培养护士的专业能力。

2.1.3 具体培训方案 理论培训与操作培训交叉进行,培训者由护士长或N2级以上的科室带教、护理骨干来担任,年终进行理论及操作考核。

2.2 效果评价

2.3.1 理论及操作考核 由教育小组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

2.3.2 护理质量评价指标 由护理质量委员会对科室进行评价,每个季度考核1次,其评分标准依据四川省二级妇产医院护理质量控制标准,均实行百分制。

2.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两组计量结果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结果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护士考核成绩比较(分,±s)

表2 两组护士考核成绩比较(分,±s)

分组 n 理论考试 操作考核 护理质量评分对照组 50 72.83±9.59 85.03±2.86 82.36±6.45实验组 50 89.80±7.92 94.00±2.33 90.21±6.02 t值 -14.07 -8.86 -11.60 P值 <0.05 <0.05 <0.05

3.结果

3.1 护士考核成绩

实验组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表2),护士理论考试合格率高于对照组(表2),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 护理质量水平

实验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表2),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患者关系部报告,分层培训实施的两年期间,患者不满意案例共147例,与护理相关的有49例,其中对照组33例,占22.4%,实验组16例,占10.9%,实验组投诉率低于对照组。

3.3 护士离职率

根据人事部数据统计,实验组护士离职率低于对照组(表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护士理论考试合格率及离职率比较

4.讨论

4.1 护士岗位分层培训有利于提高护士综合水平

根据需求,合理组织培训内容,注重每层次培训相互协调补充[4]。我院护士资质参差不齐,以年轻护士居多,在结合岗位管理对实验组护士进行分层培训后,不仅帮助N0、N1级护士掌握更精深的基础知识与技能;还可以巩固N2、N3级护士的专科知识、临床带教及科研能力。研究表明实验组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说明护士岗位分层培训模式更有利于护士专业水平及整体素质的提高。

4.2 护士岗位分层培训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

护理工作是医疗卫生工作的的重要组成部分[5]。根据不同岗位对应层级不同,进行分层培训,以提高岗位胜任力。对照组缺乏科学的培训模式,护理质量评分失分较多;实验组经过系统的护士分层培训,针对薄弱环节对不同岗位的护士进行强化培训,既充分的发挥了不同层级护士的工作能力,也让护理质量得到保障。本研究实验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投诉率低于对照组,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6]。

4.3 护士岗位分层培训有利于稳定护理队伍建设

民营医院人员流动性大。本研究中,增强人文关怀;建立兴趣小组,组织丰富的人文活动;注重个人发展,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护士离职率低于对照组,与国内外岗位管理对护士工作影响的评价研究[7-8]一致。

4.4 小结

结合岗位管理的护士分层培训是以岗位胜任力为目标,探索建立以提高护士专业素养为核心,有利于护理队伍发展的科学护理培训模式。该培训模式刚起步,在课程设置与评价指标上需进一步完善,并加强对培训效果的追踪评价,因此在制定培训计划时,应根据培训需求的调查结果,并结合临床科室的反馈意见,不断地完善、优化培训课程,为培养符合岗位需求的护士奠定坚实基础。

[1]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2012.

[2]于卫华,宋江艳,何小兰,等.我国临床护理人员分层培训研究现状[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1):57-59.

[3]蒋丽,金昌德.护士院内培训常用方法的研究现状[J].全科护理,2011,9( 9):2420-2421.

[4]陈海花,毕越英,顾媛媛,等.护理人员职业生涯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应用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10):691-693.

[5]王静,施雁.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单病种护理质量评价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21) :2594-2596.

[6]蒋蓉,温贤秀,谢彩霞.临床护理岗位管理的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5):419-422.

[7]胡雪慧,闫沛,张美霞,等.岗位管理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J].护理学杂志,2015,30(16):72-74.

[8]Lu H,Barriball K L,Zhang X,et al.Job satisfaction among hospital nurses revisited:a systematic review[J].Int J Nurs Stud,2012,49(8):1017-1038.

猜你喜欢

考核成绩层级分层
骨科临床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法联合情景体验对教学质量、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的影响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教学模式在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对综合考核成绩的价值
军工企业不同层级知识管理研究实践
基于OSCE的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技能结业考核成绩分析
基于军事力量层级划分的军力对比评估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协作式见习带教模式在护理本科生中的应用效果
任务期内多层级不完全修复件的可用度评估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