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羽毛球教学中心理素质的培养

2018-01-11赵彬彬宋扬

体育风尚 2018年2期
关键词:羽毛球教学心理问题心理素质

赵彬彬?宋扬

摘要:在现代体育课程中,羽毛球运动得到越来越多学生的喜爱,如何提高羽毛球教学水平成为一项重要教学任务。在羽毛球教学中,学生容易出现焦虑、紧张等心理,给教学效果产生不利影响,所以,加强对羽毛球教学中心理问题的分析,做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对羽毛球教学进步有着积极作用。

关键词:羽毛球教学;心理问题;心理素质;问题;培养

羽毛球作为一项竞技运动,具有对抗激烈的特性,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特别是在比赛当中,如果心理素质存在问题,比赛结果就很容易受到心理变化的影响,出现失败。心理素质包括多个方面内容,比如情绪、情感品质以及意志品质等,在羽毛球教学中,做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一、羽毛球教学中心理素质内容与问题

(一)内容

心理素质对个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属于人体素质的范畴,主要包括智力素质、非智力素质两方面,具体到羽毛球教学中,需要具备的心理素质内容包括:

一是人性心理特征。一般来说,羽毛球教学对个性心理并没有限制,基本都可以参与到学习中,但个性心理特征会影响到技术掌握水平、打法风格。

二是运动意志。羽毛球运动需要持续较长时间,在激烈运动过程中,体能被大量消耗,特别是在双方技术水平无较大差距的比赛中,意志品质会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1]。

三是运动情绪。羽毛球是具备较强对抗性的,与荣誉、利益等有密切联系,这些会让运动员情绪出现变化,加上其他人员方面因素,运动员可能会出现心理障碍。

四是球感。球感包括手感、球拍感与球性感,是羽毛球的基本心理素质,其中,手感是在羽毛球技术动作中感知肌肉、关节活动的;球拍感是对球拍各种特性、球拍与人间运动和时空特性的感知;球性感则是对羽毛球自身特性和各种状态下运动特性的感知能力。

(二)问题

羽毛球教学中的心理问题反映在各个方面,具体来说,主要有:第一,训练心理问题。羽毛球技术动作数量多,需要通过多种项目的反复练习才能准确掌握,这些训练项目大多是较为枯燥单调的,这种练习需要进行成千上万次,容易产生厌烦、无趣等心理,训练兴趣不高,心理疲劳情况较为普遍。同时,在羽毛球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不合理,一味强调动作技巧的训练,急于求成,要求可靠,会引发运动员焦虑、紧张等心理问题。此外羽毛球教学大多是在室内开展的,一些室内条件并不理想,空气不流通、闷热等环境也会影响到运动员心理,产生抑郁与较大的情绪波动,训练积极性降低。

第二,比赛心理问题。羽毛球作为一项竞技项目,比赛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比赛与教学有很大不同,运动员会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具体有:(1)赛前心理障碍,由于畏惧、担心比赛,会在赛前出现过度紧张和焦虑的情况,形成心理障碍;(2)在比赛过程中,受到场地、灯光、天气等客观环境因素的干扰,出现注意力不能集中、反应变慢等心理状况,甚至会丧失斗志;还有一些会由于误判、观众影響等出现暴躁、愤怒等不良心理;(3)赛后心里障碍,比赛的胜利或者失败都让运动员心理出现失衡,前者会造成盲目自信、自大、懈怠等心理问题,后者会导致信心丧失、自暴自弃的心理问题[2]。

二、羽毛球教学中心理素质的培养方法

(一)提高教学的趣味性

在羽毛球教学中,有许多教学内容是枯燥乏味的,这会对学习、训练兴趣产生负面效果,导致羽毛球教学事倍功半,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对此,需要提高教学的趣味性,贯彻兴趣培养,改变教学方式,羽毛球知识、技术动作的讲解要变得生动形象,而不是直白地阐述概念,将单调、机械的训练项目改为丰富多彩的趣味性活动,在达到相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让运动员心理状态始终保持良好,提高其心理素质。

(二)加强注意力的训练

羽毛球运动的特点之一就是速度快,如果注意力不集中,无论是学习还是比赛,都会出现不良后果,所以,加强注意力的训练也是心理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因此,在羽毛球教学中,可以设置各种干扰情境,比如选择在有严重外界干扰的环境中开展教学与训练,通过长期的训练让运动员做到注意力高度集中在羽毛球上,对无关事物充耳不闻;同时,还需要运用科学方法来培养注意力,比如冥想、入静等。

(三)强化意志力的培养

意志力是羽毛球运动中争取胜利的重要因素,在羽毛球教学中,意志力的培养措施有:第一,采取反向练习法,增加羽毛球训练的难度,比如逆光场地、多打一、天气恶劣的室外环境以及身体疲劳状态等,通过不断克服种种困难,来促进意志力的提升。第二,适应性比赛训练,羽毛球比赛中经常会出现不如人意的情况,比如裁判员的错判、漏判或者大比分落后,气候条件不佳、对手打法相克等,在训练中设置这些场景,增强对这些情况的适应能力,进而培养出坚强意志[3]。

(四)比赛心理的培养

比赛心理问题是羽毛球教学中最为普遍的,在心理素质培养中,需要充分重视此点,具体措施有:第一,学会调节赛前心理。在赛前,可以通过自我暗示、他人暗示等方式,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心态,消除紧张、焦虑或自大等不良心理,还可以采取音乐调节、呼吸调节的方式,保持心态的放松,解决赛前心理障碍问题,形成良好的赛前心理状态。第二,比赛过程中心理调节,给予各种不同比赛过程情况的训练,有效避免外部因素给心理状态造成的干扰,无论是领先还是落后,始终保持沉着冷静。第三,赛后心理的调节,羽毛球比赛对体力、精力的消耗是较大的,心理、生理都较为疲惫,可以采取泡温泉、听音乐等方式来转移注意力,摆脱比赛引发的情绪,让心理状态恢复正常。

三、结语

综上,羽毛球教学并不是简单地传授相关技术、技巧,心理素质的培养也是十分重要的,关系着羽毛球教学的效果,所以,加强对运动员心理素质问题的研究,采取有效的心理素质培养方法,对羽毛球教学工作质量提升有着极大帮助。

参考文献:

[1]李莉.羽毛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训练探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36(01):186-187.

[2]黄杰.羽毛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3(08):176-177.

[3]穆鹏.论羽毛球运动员心理素质培养[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27(02):124-125.

(作者单位:赵彬彬 沈阳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宋扬 东北中山中学)

猜你喜欢

羽毛球教学心理问题心理素质
羽毛球教学中提高大学生观察力的方法研究
武汉市中小学羽毛球课程开展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游戏教学在羽毛球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关注学生的心灵花园
浅谈高职体育课羽毛球教学方法内容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活动中的有效实施研究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