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力量训练对女子竞技体操教学训练的作用
2018-01-11张娉
张娉
摘要:随着女子体操项目的不断增加,对项目比赛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在女子竞技体操教学训练过程中,核心力量训练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核心力量训练不仅可以充分锻炼女子体操运动员的身体核心肌群,而且还可以充分训练到体操运动员深层的小肌肉。进行合理有效的核心力量训练有助于提高女子体操运动员的整体技术水平,还可以降低女子体操运动员肌肉发生损伤的几率。本文我们主要从核心力量训练着手,分析了核心稳定性、核心力量及其训练的作用,阐述了女子竞技体操运动员用力的技术、力量素质特点及其核心力量训练的作用,并针对女子竞技体操教学训练中提出了核心力量训练的方法。
关键词:核心力量训练;女子竞技体操;教学训练;作用
当今时代,随着女子竞技体操运动的快速发展,其运动的难度也在逐渐的加大,这是对女子体操运动能力的一种新的挑战。为了使女子体操运动员能够积极的去应对这种挑战,我国的一些著名的专家以及学者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的竞技体操训练方法,其中,核心力量训练是被大多数运动员所接受的。由于我国对核心力量训练方法没有过多的了解以及深入研究,仅仅知道表面的意思,所以,核心力量训练方法在我国女子竞技体操训练中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不仅如此,传统体操训练方法的局限表现的越来越明显,使女子竞技体操运动员的身体姿势一直在不断的变化,甚至有时候会出现失衡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很难以使女子竞技体操运动员发挥她们最好的水平。
一、核心稳定性以及训练的作用
(一)核心稳定性
人体的“核心”从我国医学方面的解剖学角度来看主要指的就是脊柱、髋关节以及骨盆,这三个器官所处的位置正好是人体上下肢的结合部位,在人类进行各项运动时,这三个部位的器官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传输作用。至于核心稳定性,指的就是脊柱-髋关节-骨盆着三个器官结合在一起的稳定程度,通俗来讲就是人体核心部位的稳定程度。对核心稳定性的训练就是训练运动员身体核心肌群的稳定、力量以及平衡等等这些方面的能力。核心肌群主要有腹直肌、腹横肌、背肌、腹斜肌下背肌以及竖脊肌,臀肌、旋髋肌、股后肌群等等这些髋关节周围的肌肉也属于人体的核心肌群。
(二)对人体核心稳定性训练的作用
对女子竞技体操运动员进行核心稳定性的训练可以为女子运动员锻炼出一个强有力的核心肌群,使女子运动员在进行训练时加固以及稳定身体的躯干,同时也可以把身体每一个部位的力量进行汇总传递到某一用力部位上。不仅如此,通过对女子运动员进行一些不稳定因素的练习,还可以将身体里面的神经肌肉控制系统充分调动起来,增强核心肌群的力量,提高训练效率。
二、核心力量以及训练的作用
(一)核心力量
核心力量指的就是在人体核心部位周围的肌肉以及韧带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进行收缩而产生的力量[1]。核心力量是一种力量能力,主要以稳定人体核心部位、控制中心运动以及上下肢力量的传递者三项为目的,是人体在运动时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力中心。然而核心力量训练指的就是对人体核心肌群以及深层的小肌肉这两方面对其力量进行的训练。
(二)核心力量训练的作用
每一个运动项目都存在黑暗力量训练,而且每一项运动项目中的技术动作都是以人体中心肌群为核心的运动链,一个强有力的核心肌群,在运动过程中稳定以及支持运动员的身体姿势、运动技能以及各种专项的技术动作。增强对核心肌肉群的训练,不仅可以使身体更加的稳定,提高身体上下每一种姿势的正确性,而且还可以稳定以及强化髋关节和躯干在转换力量时提供能量输出,促使力量传递的更快,减少运动员在运动时所受到的伤害。
三、女子竞技体操运动员用力的技术、力量素质特点以及核心力量的训练作用
(一)女子经济体操运动员用力技术的特点以及核心力量训练的作用
女子跳马、高低杠、平衡木以及自由体操这四项共同组成了女子竞技体操项目,对运动员也有着较高的要求,要求运动员要身轻如燕、宛转优美以及刚劲有力等等。在女子竞技体操的四个项目中,每一个项目都有不同的基本动作以及组合动作,比如在自由体操中,自由体操里面的基本动作就达到十几种,仅仅单空翻类的动作就可以分为前空翻、后空翻以及侧空翻三个不同的方向,这类空翻动作又可以按照人体悬空以后的身体舒展形式分为屈体空翻、团体空翻以及直体空翻[2]。女子竞技体操中每一个技术动作的完成都需要运动员全身肌肉协调用力才可以完成,运动员的上肢或者下肢是发力开始点,然后在有身体躯干对力量进行传递,传递到需要完成技术动作的相应部位,使运动员的身体悬空以后在空中保持着完美的身体姿势。所以,由这些可以看出核心力量的特点以及作用在女子竞技体操技术动作中完全的展示出来,核心力量的训练在提高女子竞技体操技术水平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女子竞技体操运动员力量素质特点以及核心力量的训练作用
女子进行竞技体操项目比赛,其实比的就是女子在体操运动时完成动作的难度以及质量。女子竞技体操运动员所完成的每一个体操动作,无论是高难度还是低难度,都是由身体内力以及外力相互作用而促成的結果[3]。女子体操运动员与男子体操运动员在进行体操运动时的用力是不一样的,女子体操运动员主要是以动力性动作为主,每一个动作的力量大部分都是由身体的爆发力来完成的。克服以及利用自身体重完成动作表现为相对力量、展现良好柔韧性的同时表现出强度力量等几个方面是女子体操力量素质的特点[4]。
相对力量指的就是在力量增加时运动员的身体体重并没有增加,或者力量增加的比例更大一点,这样就使运动员在完成高难度动作时身体体重的限制性因素更小,使运动员更好的完成每一个动作,同时,这也是我国在选拔女子体操运动员时更多的选择身材修长、娇小的原因。在对良好的柔韧性展现的同时表现出强度力量,这一点要求女子体操运动员在发展柔韧性的同时还要对力量素质进行发展。关节活动的幅度就是柔韧性的主要表现,在对其力量进行训练时,为了防止由于关节肌肉以及韧带拉伤限制关节活动的范围,所以我们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常常将力量素质以及韧带素质二者放在同等的位置共同发展。对女子体操运动员进行核心力量训练,可以有效的发展女子体操运动员的相对力量以及强度力量,提高女子体操运动员神经系统对肌肉的调节能力来提高运动员的肌肉力量,使运动员能够更好的完成高难度的体操动作。
四、核心力量训练在女子竞技体操中的训练方法
(一)徒手单人练习
徒手单人练习是核心力量练习中最初始的一个练习,通过这种练习可以使女子体操运动员体会到核心肌群的用力以及核心肌群能够有效的控制自己的身体[5]。核心力量训练最基础的联系手段就是徒手单人练习,这类的练习一般有仰卧挺髋、俯卧撑、单臂俯撑卧腹以及腿臂交叉两头起等等。
(二)在阻力下完成身体躯干伸展以及收缩的练习
我们这里所受的阻力指的就是在教练员或者队员给予的一定的阻力,在这种阻力下,让女子体操运动员向相反的方向以对抗用力使身体躯干完成伸展以及收缩的训练。同时,女子体操运动员的身体躯干在空中伸直以后,在下落的同时还要受教练员或者队员给予的阻力下来完成,激发女子体操运动员的爆发力[6]。
(三)借助稳定器械的练习
在这一方面的练习布置我们应该根据竞技体操器械的特点进行布置,例如单杠的悬垂摆动以及双杠的支撑摆动等等[7]。女子体操运动员通过这些训练可以使她们躯干深层的肌肉也参与到训练当中,而且还能够在训练动作中对屈体进行性控制,使躯体一直保持着正确的运动姿态,进而达到训练核心肌群这一目的。
(四)借助不稳定器械进行练习
女子体操运动员的两脚支撑在相对不固定的物体上,成腹撑、双臂屈伸或者直臂水平压起。这种方式的练习在训练时是相对不固定的,它需要运动员身体的肌肉群协调用力进而对腰腹进行高度控制,这种训练方式是提高女子体操运动员核心力量一种特别有效的训练方法。
(五)借助综合器械进行练习
借助综合器械进行的练习,就比如女子体能运动员单脚或者双脚站在平衡球上,上肢拿着比较轻的器械进行举、推、拉、下蹲以及躯干扭转等等一些容易的动作,坐在瑞士球上做各种各样形式的练习等等。这样的练习难度比较大,女子体操运动员一般都是经历过前面几项简单的训练以后,她们能够控制好自己的身体,并在不同难度的运动动作中使身体躯干一直保持着正确的身体姿势,这种训练方式主要适用于心肌群能力在中級以上水平的女子体操运动员。
五、总结
综上所述,女子竞技体操训练是一项非常复杂而又得长期坚持的训练,要求教练员以及女子体操运动员要多一份耐心,不断地去克服困难。教练员在运用核心力量训练的方法在女子体操运动员进行训练时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不能急于求成,可以先让女子体操运动员从一些徒手单人训练项目开始,进而在阻力下完成身体躯干伸展以及收缩的练习,借助稳定器械进行练习,借助不稳定器械进行练习,然后再借助综合器械进行练习,由简单到复杂,这样可以防止女子体操运动员出现肌肉拉伤等现象,进而达到训练的目的,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女子体操运动员。
参考文献:
[1]刘晶晶.浅析核心力量训练对体操项目及教学的作用[J].课程研究,2016,38(13):190-194.
[2]高丽萍.核心力量训练在女子体操运动运专项素质训练中的应用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5,13(17):241-242.
[3]石玉虎.核心力量训练对优化女子体操运动员动作效果的研究[J].科学训练与管理,2015,23(40):122-125.
[4]郭燕.核心力量训练对竞技健美操难度动作完成质量影响的分析[J].科技信息,2015,15(14):104-106.
[5]王海英,田园园.核心力量训练对女子竞技体操教学训练的作用研究[J].科技向导,2016,26(21):114-118.
[6]王洪磊,马克.试论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关系[J].山西体育科技,2016,30(11):238-239.
[7]孙伟.我国12——14岁少年女子体操运动员转向身体素质训练水平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2015,20(14):221-225.
(作者单位:常德市体育运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