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教研管理的现实困惑与发展思考

2018-01-10曾德勇

中学理科园地 2018年6期
关键词:教研活动

曾德勇

摘 要:在中学,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专業化水平的提升的关键在于学校的教研管理水平的高低。而在教研管理方面,学校存在着几个方面的问题:学校整体缺乏活力、定位不当和目标不清晰,所以应该全面的找寻出此类问题出现的原因,从而针对此工作现状,制定出提升学校教研管理水平的策略,以督促教研工作顺利进行,进一步提升师资力量,努力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一个质的飞跃。

关键词:中学教研管理;教研活动;教师专业性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教师的专业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而学校的教研工作管理是促使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升的重要路径,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有效方法。在一个学校走向规范化、现代化、走向优质的过程中,教研管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学校的教研管理水平,是以校长为核心的领导团队办学理念的揭示,是教师团队在解决教学问题的同时提升专业技能水平的展现,也是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所以,如何加强学校的教研管理工作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1 学校教研管理工作的现状

1.1 学校整体缺乏活力

长久以来,学校的教研活动任务大都是上级安排,而并非自身制定的教学活动,由此,就导致学校只重视教研成果而忽略掉教研过程,从而出现真实性的缺失和教师对教研工作的懈怠,一味地去完成教研任务而忽视教研工作的质量。虽然有学校领导团队的督促完成任务,但是领导团队也是单纯的想要完成上级给予的任务,而从未真正地将教研任务中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本质工作中。这种由上及下的任务只会增加老师对教研任务的懈怠和轻视,而且增加了老师的负担,使老师整体丧失活力去应对这些任务。

1.2 对教研工作的定位不当

近年来,学校的办学规模日渐壮大,学校师生人数众多,学校一般都实行了教研组和备课组两者并行的模式。但是其实很多学校都只重视了学校的备课组工作,简单的认为完成了教学任务才是一个学校的工作重点。所以当教研任务和教学工作出现重叠的,一般都会出现教研活动造假的现象。虽然有时教研活动能够在学校开展起来,但其实这些活动都只是在做一些表面工作,并没有什么实质上的意义,这让教研工作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位置。由于学校对教研工作的定位不当,很容易出现教师的专业能力不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质量停滞不前的现象[ 1 ]。

1.3 教研目标不够清晰

一般学校都会有许多的教研任务,但是只有教研活动的目的和过程,并没有保证教研任务顺利完成的制度和要求。所以教研的目标只是停留在教学任务的完成之上。所以教研活动出现了多数学校存在的“通病”,即着重关注教学活动的进度,且教研活动的量大但问题却极少探讨,只是让我们从别人的经验中总结出结果,没有实质研究。长此以往,由于对教学活动的过程没有实质性的要求,弄虚作假的行为也日益凸显。教研活动重教轻研,不能将教学与教研两者相融合,教师也只在乎教学任务是否完成,而忽略掉教学反思,对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存在很大的阻碍,使得教研活动的目的不明,效力过低,制约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2 教研工作的现实困惑

2.1 教研活动形式单一

由于教研活动繁多,且没有确切的主题,所以教研活动通常都是采用教师观摩的方式,这对于教师而言,太过于单一,只停留在了教研活动的表面,对教研活动存在许多的疑问从而有点不知所措。而且对于观摩的方式,老师并不能参与其中,常常是处在一种被动的位置上,知道了此类教研的方法,让人处于一种不求甚解的状态,不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且不是所有的老师都能够参与到观摩学习中。所以无法仅仅通过观摩这一单一的的形式让老师们深入地了解到教研管理的实质性意义[ 2 ]。

2.2 应试心理的形成

由于存在升学、成绩评比等竞争压力,学校、老师和学生都形成了学习只是为了应对升学考试的心理。从而没有时间和精力去配合完成教研工作,所以学校开展的教研活动质量普遍不高。而且在老师眼中,老师的固有理念是用已有的专业知识完成教学任务,而没有提升过自己的专业水平,是教师对工作处于一种得过且过的状态。据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三分之一的教师认为没有必要开展教研活动;三分之二的教师认为教研活动缺乏实质性的意义;大部分教师认为教研活动都是在走形式;五分之四的教师认为研究如何应对升学考试才是教研工作的重点;但也有少部分老师认为应该注意学生个性化发展。从这些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到教研活动的意义和重要性。

3 教研管理的发展

3.1 明确教研管理的目标

对于教研管理的发展,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要明确教研管理的目标,一旦有了目标,教研工作才能够往下开展。而教研工作的目标在于将课程和技能与经验相结合,从而达到知识共享和转化的效果,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和学生的学习品质与态度,提高教学质量。在明确这一目标后,学校应该增加教研管理部门,大力宣传推广,增强学校管理人员及教师队伍教研管理目标的认识,增加教师对学习和研究一致的意识[ 3 ]。所以,明确教研目标是发展的关键。

3.2 增强教师教研管理意识

校领导将教研目标转化为全体师生的共识,让老师和学生可以看到本校与其他学校之间的差距,知道教学研究是学校发展的基础。不容质疑的是学校的教研工作是提升老师专业水平的重要方法,教师专业的发展,不仅仅靠自身的努力,还需要外在力量的督促和支持。学校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让老师去了解教研管理,而并非选取个别老师去观摩其他学校的教研管理活动。还有学校给教师提供开展教研活动的平台,配备完成教研活动的硬件设备,这样有了真实的东西,才会让教师有信心和兴趣去完成教学研究活动,从而让老师增强教师对教研管理的意识。

3.3 完善教研管理制度

教研管理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教研管理制度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完善了相关的教研管理制度,才能更好更加顺利的开展教研管理工作。一个完善的教研管理制度,不仅能够帮助教研活动的顺利进行,还能够提升完成效率,并且对学校的持续发展提供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有许多学校意识到了教研管理的重要性,都开始根据学校的发展状况制定了科学有效的教研管理制度,从而使学校得到全面的发展。通过教研管理制度的完善,可以对教师的专业水平进行公正的评定,首先,让教师看到自己的缺陷和不足,而自主地提升专业水平,其次,学校可以根据评定,对教研任务完成得较好的教师给予奖励,这样,不仅教师在教研工作中更加积极主动并且不断地完善自己,还能够留住好的教师资源。

4 结论

总而言之,在分析了学校教研研究的当前现状,我们找到了里面的许多问题。所以,首先,学校要要明确教研管理工作的目标,对教研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从而更好的宣传教研管理的理念。其次,学校要与时俱进,了解到最新的教研活动,显示学校的教研成果。最后,了解到教研管理的重要性,健全教研管理的制度,克服教研工作弄虚作假的情况,以提升教学质量为目的,督促学校教研管理水平的提高。我相信,如果将教研工作放在重要地位,肯定会让学校的教育教学有一个飞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樊平.加强校本教研管理提升高专教师素质[J].人力资源管理,2010(5).

[2]赵绪昌,王专,龚元光.构建校本教研管理机制的实践与探索[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0(5).

[3]刘海燕.学校教研管理的现实困惑与发展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32(4).

猜你喜欢

教研活动
浅谈小学语文教研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农村学校的语文教育研究活动
基于智慧云录播课堂教学系统的建设与应用研究
提升校本教研品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专题研究:为教研活动打开另一扇窗
基于多元与开放的同课异构教研模式研究
如何提高初中生物教研活动有效性的探讨
新课程标准下教研组工作的开展与思考
浅谈如何提升小学教研活动实效性
谈评课的“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