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教研组工作的开展与思考
2016-06-12张金城
张金城
摘 要: 教研组是学科教师进行教研活动和学科竞赛的基本组织,是学校对教师进行日常管理和考核的基本组织,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积极主动;抓好集体备课;注重以老带新,加快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特别是青年教师要缩短成长周期等是优化教研活动的有效办法。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 教研组 教研活动
教研组是学科教师进行教研活动和学科竞赛的基本组织,是学校对教师进行日常管理和考核的基本组织,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与推进,教研组工作将面临极大挑战,本文主要就新课程标准下教研组如何有效地开展教研活动,作如下思考。
一、积极主动、深入地开展教研活动。
新课程要求教师的更新观念,要求教师角色转变,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因此无论是教研组长,还是教研组的组员,都应该主动、深入地进行教研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以研究者的身份和心态,置身于教学过程当中,以研究者的视角和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并在研究中,不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中不断增长知识、增强思考力和感悟力;不断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论证自己总结的新观点与新见解;不断在实践中用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及新理论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学识修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主动做好教学经验的收集、整理和提炼工作,以便使经验成为能够为大家借鉴的法宝,从而通过大家的教研活动促进教研组全体教师整体水平的提升。每一位教师可以经常进行教学反思并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例如关于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和新理念,可以进行诸如“如何组织教学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如何为学生搭建知识探究的平台,使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究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如何进行问题的创设和教学程序的设计,使教师成为学生真正的知识引导者?”等讨论,而后通过这种研究活动,改变纯粹依靠“经验”进行教学的局面,可以彻底改变教研功能萎缩的状况,使得教师自身素质和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得到提高和增强。
二、抓好集体备课,是做好教研组工作的关键所在。
新课程的选文非常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很有时代气息,学生非常喜爱。可是新课程的使用对教师来说难度很大,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在没有任何教参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地发掘教学资源;如何让新老教材顺利接轨;如何开发学生潜能;如何完成这种大容量的教学任务;等等,面对这样一些困难,笔者认为抓好集体备课,是做好教研组工作的关键所在,因为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是无穷的,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那怎样才能抓好集体备课呢?笔者认为,应务实而非务虚,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一)强化目标意识
凡事要有目标,集体备课的目标就是要通过集体备课活动,探索教学规律,建立教学模式,完善教学理论,提高教学质量。具体目标的确立不能脱离实际,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一所学校,一个学科,一名教师,无不应该结合自身实际确定相应教研目标。只是起步可以低些,如集体备课开始时,可以把活动重点仅放在对教材的研究上,然后逐步深入到对教法、学法及某种教学模式的研究上。为使目标具有可操作性,教研组、备课组、教师还要根据各自特点选定适当的课题,作为实施目标的载体。总之,集体备课作为教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校的一项常抓不懈的基础性工作,不能没有目标。否则,它必将处于无序状态,主观性、随意性、盲目性必将困扰活动过程,从而导致活动有行无果。
(二)严格管理组织
集体备课要抓出成效,还必须严格组织管理。首先要建立网络,不但要有明确的目标,而且要有明确的职责,并且要有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来保证。教研组长要沉下去参加活动,在发挥表率作用的同时,发挥监控和调节职能。其次,要增强活动的计划性和目的性,每学期开学前,备课组要集体研究制订本学期的教研计划,确定每单元的中心发言人。以后坚持每单元或每星期进行一次集体活动。每次活动内容要实在,目的要明确,对达成共识的问题,由中心发言人执笔写成教案。教案格式统一,要求统一,一式数份,保证同组教师人手一份。执笔教师在编制教案时,可以在教案一侧留下三分之一的空白,以便执教教师作必要修改和补充,或者记下自己的教后感。
(三)狠抓教案实施
集体备课不能仅满足于得到一个“理想的教案”,倘若如此,流于形式,浅尝辄止的现象将在所难免。实践证明,一个教案设计的是否成功,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所以,集体备课要富有成效,必须狠抓教案实施这一环节。根据我们的经验,在单元的教案设计完毕之后,执笔人必须进行一次公开教学,同组教师参加观摩,课后组织测评反馈,将听课和测评的一些重要感受记录下来,在下一次活动中进行总结交流,吸取经验,摒弃不足。这就是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不断循环往复的滚动发展过程中,教师的经验得到沉淀和积累,教师的业务素质、工作能力,学校的教学质量必将得到提高,从而最终实现教研工作的预期目标。
(四)提高教师素质
集体备课体现的集体的智慧,需要同组教师的共同努力,这就要求教师有三多三少的精神,即:
1.多学习少嫉妒
嫉妒是一种利己主义,也是虚荣心的孪生兄弟,它不仅挫伤别人的积极性,割裂同志间的正常感情,而且给自己带来精神上的痛苦,妨碍自己的进步。同组教师要坚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别人的长处,在工作上做到:有任务勇挑重担,见荣誉让字当先;在学习上应做到:有见解公开探讨,有资料及时交流,相互激励共同进步。
2.多理解少自卑
自卑只会使自己越思越卑,久而久之,不仅提高不了自己的教学水平,而且使自己精神消沉。同组教师,特别是同轨教师要正确对待考试名次、评比先进、教学失误等问题。当自己的工作处于后进、心情处于低谷时,就应冷静地想一想,他为什么比我强?我与他的差距在哪里?同样的工作他能干好我为什么干不好。其他同志也要理解和支持有自卑心理的同志一道搞好教学工作。只有相互理解,克服自卑心理,才能产生强大驱力,形成合力,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3.多协作少唱独角戏
因为协作是搞好任何工作的必要条件。系统论原理告诉我们:团结协作的集体1+1>2,分裂的集体1+1=0,教育乃是呼唤同组教师具有团结协作的美德。集体备课要求教师经常在一起研究教材,探讨教材。要做到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进度四统一,不要怕自己的“招数”被别人学去,也不要怕自己的毛病被别人揭示出来,老教师不能因自己有多年的教学经验而“倚老卖老”;青年教师也不能因自己初出茅庐而自惭形秽,全组教师应互相尊重,团结一心,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切忌唱独角戏,因为“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三、在新课程的实施中,要注重以老带新,加快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特别是青年教师要缩短成长周期。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一个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看这个学校是否有一批高水平、肯钻研的教师队伍。所以学校教研组还承担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培养。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如何培养青年教师,让教育之花长传,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集体加强学习。教研组组织全体组员定期、不定期学习新理念,重温教育理论、心理学,听讲座,并要求全体组员上缴学习心得。同时钻研新课标、考纲落实高考考点探索有效教学的教学方法。
(二)教研组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要发挥引领作用。地理学科在备课组活动中,就可以针对“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及课堂目标的确定、教学环节的选择、学法指导的策略、师生互动的设计,甚至小到一个难点的突破、一个提问的设置、一道作业的选择、一个习题的讲评”等进行新老教师的面对面的探讨和交流,老教师还可以在这种近距离的交流中把自己教学中的成功经验诸如“教学机智、教材处理、地理规律和原理的归纳与应用策略、学生中常见的地理疑难问题的突破方法、经典的解题方法(如日照图、等值线图、区域综合题等的解题方法)及典型的解题思路和创新方法”等传授给新老师,在这种有实质意义的、针对性强的备课组活动中,容易让新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成长。
(三)务实做好师徒结对工作,要求师父手把手、毫无保留地教徒弟,同时要求徒弟做到“三勤”,即:“嘴勤、腿勤、手勤”,重点做好备课与听课两件事。
(四)学校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要有计划,明确师父应该享有的待遇和责则,定期考核师徒结对情况。
(五)给青年教师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同时要有明确具体的任务,即“给场子、压担子”,促使他们尽快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