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玩出来:小学数学游戏微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2018-01-10夏杭英
夏杭英
[摘 要]数学游戏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助力数学课堂。以四年级数学教学为例,挖掘数学内涵,融合传统游戏,合理编制规则,适时提炼策略,使游戏有深度、有味道、有魅力、有谋略,让学生玩出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玩出合作精神,玩出求异思维。
[关键词]数学游戏;微课程;设计与实施;发展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35-0011-04
一、缘起
有一次,笔者偶然上了一堂数学魔方游戏的课,课堂上学生兴致勃勃、思潮奔涌,教学效果奇佳。课后发现,学生一有空就拿起魔方练习,并且自行组织小团体进行比赛,玩得不亦乐乎。这引发了笔者进一步的思考:数学游戏有利于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但游戏占时长,而微课以它短小精悍的特征刚好能弥补这个缺陷。那么是否能利用微课程的形式,把数学游戏和数学问题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做游戏的同时既学到数学知识,又发展数学思维呢?
本文以四年级数学游戏微课程中的几个游戏设计为例展开论述。
二、设计
数学游戏微课程的设计从目标、内容、规则、制作四方面展开。
(一)目标定位:有趣味、有思维
数学游戏微课程的设计目标是有趣味、有思维。有趣味指游戏是学生感兴趣的,玩起来是非常有意思的,这样才能吸引学生去玩游戏,去探索游戏的本质。有思维指游戏过程必须是有一定挑战性的,能够促进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思考,引领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有趣味、有思维的微课程均要有利于学习氛围的营造,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内容选择:有深度、有味道
游戏进入课堂,内容需要有所选择。有深度是指游戏承载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需要学生经过思考才能完成。有味道是指游戏能多次反复玩,并且越玩越有味道,乐此不疲。
1.挖掘数学内涵,使游戏有深度
数学游戏是对教材内容的补充和提升,是课程标准要求的数学思想方法的形象与生动的体现。因此,不能只是为了游戏而游戏,要挖掘游戏中的数学内涵。例如,算24点的游戏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算能力,魔方游戏是为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与想象能力,等等。
2.传统游戏出新,使游戏有味道
踢毽子、萝卜蹲、跳绳、跳房子等传统游戏,既有益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又能启迪学生的思维,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如果能够将它们与数学知识融合,改编成数学游戏,就可以使游戏更有味道,让学生玩得乐此不疲。
例如,跳房子的游戏可以和公顷与平方千米的知识融合,改编为“运用图形画房子,每个格子的名字用面积单位表示,相邻的格子代表进率100,按进率数排位,最高的格子的名字是平方千米”的游戏,从而让学生体会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变化,感受图形的拼组与设计,从而发展空间观念。
(三)规则重创:有魅力、有谋略
游戏的规则决定了游戏的玩法,有魅力是指游戏的规则设定能吸引学生主动探究,欲罢不能,一定要玩到结束才罢休。有谋略是指游戏过程中,学生必须有一定的思考才能完成游戏任务,有别于那些反复机械操作的游戏。
1.合理编制规则,使游戏有魅力
首先,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创设游戏背景,如太空、侏罗纪、游乐园等,能马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學生玩的欲望。
其次,以学生向往的模式编制游戏规则,例如挑战任务、竞争合作、胜者为王等。这样的游戏方式极具刺激性,既能够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又能通过学生间的互动增强他们的合作协调能力,还能因为时间的限制制造紧张的游戏氛围,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敏性。
最后,给游戏取一个绚丽的名字,例如“英雄联盟”“打个翻身仗”等,让学生一看名字就蠢蠢欲动,心痒难耐。
2. 适时提炼策略,使游戏有谋略
游戏策略在本文中是指游戏中所涉及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如果没有策略,盲目地玩游戏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帮助不大。如果只是照着游戏策略去玩,学生只能算“操作工”。因此在设计游戏环节时,不能一开始就给学生提供游戏策略,而是要让学生在初步玩了游戏后,能在教师的恰当点拨下找到游戏策略,然后拓展为更深一步的游戏学习。
(四)视频制作:有激趣、有解惑
微视频的最大优点是能重复使用,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它主要承载两大功能:激趣和解惑。激趣的视频一般放在课始,介绍游戏的来源、玩法、规则等;解惑的视频详细阐述游戏策略或难点,一般放在游戏策略反馈环节之后。
对于小学四年级数学游戏微课程的设计,笔者做了以下安排(见表1)。
三、实施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游戏微课程在实施中,在学生通过游戏获得感性认识时,教师要适时点拨,引导学生探索策略,形成理性认识。这一过程是学生思维起航、冲击碰撞、产生火花的过程,也是学生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合作精神和求异思维培养的良机。
(一)策略建模,玩出运算能力
数学建模能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的语言和方法描述现实问题,进而学会解决实际问题。游戏陪伴着学生的成长,在游戏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游戏策略的建模,学生就能在玩中学习,在玩中研究,在玩中发展运算能力。
案例1:“英雄联盟”——四则运算单元
学具:每人准备1~10共十张数字卡片。
【游戏活动一】四人一组,每人同时出一张数字牌,先算出24的赢得四张牌。最后牌最多者赢。式子用综合算式表示,括号不可以用错。如果四人都算不出来的算和局,不需要给对方牌。
策略建模1(微课):可以根据数字往1×24、3×8、4×6、2×12、30-6等方向去思考,这样就能更快地算出来。
【游戏活动二】四人一组,每人同时出一张数字牌,算出结果最大者赢。
策略建模2(微课):最大数除以最小数,最大数乘最大数……
【游戏活动三】四人一组,每人同时出一张数字牌,算出结果最小者赢。
策略建模3:最小数除以最大数,同数相减……
【游戏活动四】英雄联盟。
四个游戏活动的优胜者进行对决,同组其他学生作为对决者的联盟可提供帮助,题目随机出现,计算结果看要求,算得最快的赢。
因为有了策略的建模,第二次比赛时学生的计算速度明显加快,而且学生既学会了小括号和中括号的用法,又进行了运算训练。
这样的活动,能够引领学生从盲目尝试到探究策略,再到运用策略,使学生体会到策略的优越性以及寻找策略的重要性。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很大。
(二)深度探究,玩出推理能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数学游戏不是简单的游戏加学习,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深度探究和思考的过程,这需要教师不断深入地追问,让学生层层推理。
案例2:“打个翻身仗”——独立于教材
学具:每人准备五个杯子,及一张活动过程记录表。
【游戏活动一】探究每次翻三个杯子的奥秘。
问题1:若干个杯子底朝上,每次翻三个最少翻几次能把所有杯子都翻过来?
1.初探游戏:四个杯子底朝上,每次翻三个,最少翻几次能把所有杯子都翻过来?引导学生在下表中记录过程。(如表2)
2.猜一猜:若干个杯子底朝上,每次翻三个,最少翻几次能完成?(4-n次)
3.分组验证:每人选择2个数进行翻杯子验证,四人为一组,汇总数据,验证猜想。
学生发现:3的倍数的杯子数只要除以3,商就是最少翻的次数。对于非3的倍数的杯子数,则众说纷纭,均不能直击重点。
教师点拨:“通过探究,我们知道了杯子数是3的倍数,那么它除以3的商就是杯子翻的最少次数。不是3的倍数的数有没有什么规律呢?你觉得我们还可以怎样来研究这个问题?”学生提出可以选择大数来尝试,采用表格法探究规律,重点从余数这个方向入手探究。
4.学生讨论探究,师生一起填写表3。
通过讨论,师生一致得出公式(杯子数用n来表示)(微课):
余数为1:最少翻的次数=(n-4)÷3+4
余数为2:最少翻的次数=(n-5)÷3+3
余数为0:最少翻的次数=n÷3
【游戏活动二】探究每次翻两个杯子的奥秘。
问题2:若干个杯子底朝上,每次翻两个,最少翻几次能把杯子都翻过来?
学生游戏后发现:单数个杯子,每次翻两个,无法把杯子全翻过来;双数个杯子,每次翻两个,只要除以2就是最少全翻的次数。
教师点拨:“为什么3个杯子每次翻两个,无数次都没办法全翻过来?”
教师追问:“4个杯子又怎么解释呢?”
教师再追问:“你能用这个规律再来解释刚才探索的翻3个杯子的规律吗?”
教师总结:“在科学研究中,能够发现一种规律可行非常可贵,能够发现一种规律不可行更加可贵。在平时的学习研究中,只要大膽猜测,敢于质疑,勇于验证,真相就会在你面前。”
【游戏活动三】系统探究翻杯子问题。
小组选择探究:每次翻四个杯子、五个杯子、六个杯子……又会是怎样的情况呢?
方法总结:先判断能不能翻成功,再计算最少翻几次,最后用杯子或者表单验证。
这节课从游戏操作入手,逐步走向画图研究,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猜想验证,反思方法,调整方案,再进行应用;游戏活动二中,教师通过适时点拨、再三追问,沟通了知识间的联系,提高了学生的推理能力。游戏活动三通过单数个杯子不能翻成功的案例,培养学生质疑的科学精神。
像这样,在游戏中激发学生猜想、验证、迁移、归纳、质疑,引发学生的“高阶思维”活动,才是数学游戏的价值所在,也是学生推理能力发展的平台。
(三)配合默契,玩出合作精神
合作精神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它能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任务。开展数学游戏课,往往需要学生的竞争与合作才能获得成功。
案例3:“王者荣耀”——大数的认识
玩法一:本游戏源于“萝卜蹲”(微课),把全班学生分成9组,每组代表一个数位,教师喊口令:“十位蹲,十位蹲,个位蹲完百位蹲。”喊哪一个数位,相应的组就要快速蹲下,前一组蹲下的学生就要快速站起。未按口令完成动作的学生算失败。
玩法二:学生9人为一组,站成一排,每位学生手里拿0~9共十张数字卡片。学生先站着,每人手里拿着一张卡片,教师喊口令:“个位蹲,千位蹲,千万位蹲……”喊到的学生就要快速蹲下,同时拿出数字卡片,没有被喊到的学生仍然站着,表示为0,然后其他同学把这个数读出来。动作错误的学生算失败,最后赢得最多的小组获胜。
玩法三:学生10人为一组,每组在地上按顺序写好数位。这10个学生每人代表一个数字,教师报一个数,相应的数的学生就要跑到相应数位上蹲下,蹲错位置的学生算输,最后留下的学生算赢,如果有两人同时抢一个位置则两人都判输。游戏结束时,留下人数最多的小组算赢。
这样,将学生比较难记住的亿以内的数位和经常出错的读数写数,通过喜欢的形式玩出来,既巩固了数学知识,又让学生深深体会到数学也是可以玩的。
由于学生之间必须配合默契,相互礼让,玩游戏才能取得胜利。因此,这样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说非常珍贵,“自己一个赢并没有用,必须整个团队赢”的观念支配着每一个学生的行为,这远远比学会解一道题目收获更大。
(四)问题解决,玩出求异思维
数学游戏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以问题解决为主线,多方面、多角度分析问题,从而产生新思路、新方法,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进而培养自身的求异思维。
案例4:“创新达人”——独立于教材
学具:每人准备黄、绿、红、紫、蓝色珠子各10个,彩线一卷,钝头针一枚。
[游戏活动一]按要求串珠子。
1. 选择三种不同颜色的珠子串一串珠链,用这样循环的形式来表示你的珠链:[a.]b[c.](点表示按这样的顺序无限循环)
同桌之间互相算一算:你的珠链的第100个、1000个……珠子是什么颜色?
2.选择四种不同颜色的珠子进行同样的操作。
3.不串珠子,用字母的形式表示你要串的珠链,并且同桌之间算一算:第n个珠子是什么颜色?
小结:珠子总个数÷颜色数=商……余数,商表示循环的次数,余数表示多下来的珠子,按余数数一数就知道是哪种颜色的珠子。
[游戏活动二]排列组合。
1.选择你喜欢的三种颜色珠子串珠链,你有几种搭配方案?
(1)每种1颗循环:abc式6种,(2)每种2颗循环:aabbcc式6种,aabcbc式6种;(3)每种3颗循环的:aaabbbccc式6种,aaabcbcbc式6种……(4)颗数不一样组合的:abbaccabbacc式的、abcbcbcabcbcbc式的等;(5)每一个都不相同的:abbaccbaacbb式的,abbccaabbbbccccaaabbbbbbcccccc式递增的……
2.设计好方案后动手串一串,并且算一算,这样的组合中,第100个珠子会是什么颜色?
[游戏活动三]同中求异。
请你为自己设计一个独一无二的方案,然后串成一条手链,必须要独一无二哦!
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会产生许多奇思妙想,而且材料就在手中,一切想象都可以马上实现。这样的游戏让学生脑洞大开,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每个人都用同样的材料做出了不一样的手链,搭配方案层出不穷,给人惊喜无限。学生在参加游戏活动时,天性被释放,思维被激活,可见游戏是学生创造力萌发的沃土。
四、反思展望
近年来,数学游戏越来越为更多的教师所关注,笔者根据自己一年多的尝试,发现数学游戏实施困难重重;一是数学知识与游戏融合只是有想法但是没有技术;二是数学游戏需要占用数学课时间,开设多了就会影响教材的教学时间。
希望数学游戏和数学知识能系统地融合在一起,编进教材,也希望IT精英能够为小学生设计一些承载着数学内涵的游戏,让游戏能助力学生思维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欧容成. 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探讨[J]. 小学教育, 2016(3).
[2] 王 欣. 挖掘游戏中的积极因素,促进综合实践课程教学[J]. 课程建设, 2016(1).
[3] 陶金成.小学数学教学中微课堂教学策略的应用 [J].中国校外教育,2016(7).
[4] 赵晓云.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游戏资源的开发[J].课程建设,2013(4).
[5] 洪荟春,洪建林. 初探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八大课型的特点、模型及实施要求[J].現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5(9).
【本文系课题《基于游戏活动提升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FG2018012)的阶段性报告。】
(责编 金 铃)